前面我们在《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描述过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中提到,利率与通胀是经济的温度计,也是我们识别经济周期的关键指标。今天,我们就具体来聊一聊通胀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
1,通胀——混乱之源
通胀,全称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现象;与它对应的是通缩,全称通货紧缩,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下跌现象。
如果经济体发生通货膨胀之后,会发生什么呢?通货膨胀意味着的购买力下降,原来10块钱买10个鸡蛋,现在可能只能买9个了,未来有可能只能买8个、6个等等,这意味着老百姓的财富在缩水。
这个时候,老百姓就会想要避免财富缩水,老百姓的做法是什么呢?
第一,越涨越买。购买一些具有抗通胀属性的商品或资产,来保障自己的财富,比如房产、股票等等,这就会导致资产价格上升,往往又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从而形成通胀螺旋。
就算的老百姓,可能也会觉得下星期要涨价,也会多囤积一些商品,比如鸡蛋之类的,这就会造成需求被人为放大。简单来说,越涨越买,越买越涨~
第二,资本外逃。如果控制不了商品的价格上涨,其他人就不愿意持有的货币,就会导致货币会不断贬值。货币贬值,又会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涨。
如果没有其他的办法控制通胀,大家就会换成外币,保护资产,特别是当国内资产价格已经比较高,缺乏足够安全垫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生大规模的资产外逃。
资本外逃,就会导致国内资金紧缺,要么利率上升,要么货币贬值,对经济的上海都很大。
为了防止资本外逃,央行又不得不加息,利率就会上升,而加息对于投资和消费活动,又将会产生严重的遏制作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权衡的问题了。两害相权取其轻,考验执政者智慧的时候到了~
如果出现更加剧烈的通货膨胀,问题就更大了,整个经济秩序都会被破坏,社会陷入混乱。因为通货膨胀的过程也是剥削的过程,受损最严重的是普通老百姓。有钱人基本上都有财富管理,可以通过金融手段躲避通胀的侵蚀,而穷人没有门路,也不懂,贫富差距就会快速拉大。
但,这并不代表穷人没有办法反抗,当老百姓买不起东西,贫富差距拉大,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什么秩序、底线全部都将成为浮云,甚至会出现颠覆政治的革命。
纵观人类历史,基本上每一个王朝的末期,或者是重大的政治革命之前,通常都会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以,通胀可以说是混乱之源,任何政府,对于通货膨胀都是非常警惕的。因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信号,不仅是经济危机的信号,也是政治危机的信号。
2,通胀——雷神之罚
通货膨胀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其实,本质上不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通胀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就像人生病了一样,发烧并不是生病的原因,而是生病的症状。同样的,通胀不是危机的种子,而是危机的症状。
就像医生看病一样,我们得搞清楚发烧的原因有哪些,然后才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识别病因。有时候,发烧可能只是感冒,这种发烧就没啥事儿,有时候,发烧是癌症的伴随症状,这就有很大问题了。
那么,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其实,直接原因是供不应求,消费大于生产。但有时候是供给出现了问题,比如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暴涨,又比如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中断,也有可能是自然灾害导致通胀上涨。
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长期性的因素导致通胀压力一直很大。比如当人口中年轻劳动力的比例下降,也会导致一些中期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等等。
但,更多的时候是需求过度,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过度放松银根,信贷严重扩张,创造了很多本不存在的需求。又比如,疫情期间,美国政府过度财政扩张。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供需都出现问题。
因此,可以认为,通胀是对过度消费本身的一种雷神之罚,限制社会的过度消费情况,让整个社会回归供需均衡状态。就像人干了坏事,就会有雷神在天上盯着,过度了就给上一锤子。
社会过度消费也分为很多种。
第一种,信贷过度宽松。
前面在《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中,我们提到决定个人投资与消费行为的因子主要是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越低,消费欲望越强。那么,这个时候,资产的构成部分,包括工资性收入、交易性资产和信贷。
当市场过度乐观,信贷过度放松,就会导致很多人会借钱消费,同时,钱也会流入资本市场,股市、楼市大涨,让人形成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
最好的例子就是2007年次贷危机,金融机构为了做业绩,把贷款贷给那些没有能力偿还的人,短期来看,金融机构赚到了钱、房地产商赚到了钱、经纪人也赚到了钱、甚至连流浪汉也有了房子,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结果,事件暴雷了之后,谁的损失最大?当然是那些高位买房子的人,又没有收入,甚至连少的可怜的一点儿首付,都亏进去了。那些金融圈、房地产圈的人,都属于雁过拔毛,才不会吃亏。
其实,中国疫情期间也有这种情况,我还记得借呗的额度突然给我提高了很多,想必这不是一个个例。虽然当时解决了不少人的问题,但过度借贷的人,可能现在也在还债。
第二种,政府过度开支
社会支出,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支出,另一类是政府支出。
在某一个时期,政府出于某些目的,可能会增加一些支出,加杠杆,增加赤字。短期来看,可能就会创造一些收入,但由于供给是相对确定的,很容易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
政府过度开支的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的建设,比如中国此前每年都有政府主导的大量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GDP占比一度高达50%,这一类属于直接支出。在直接支出中,战争往往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支出选项。
另一类是间接支出,比如政府可能大量减税、提供一些补贴。要么增加支出,要么减少收入,本质上都是一种财政扩张行为,人为创造信贷。因为政府本身没有钱,无非就是通过发债印钱。
比如,2018年美国通过了减税法案,后来又有了通胀法案、芯片法案、生物法案等等补贴行为,这也是过去几年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
3,通胀之果:百味春秋
为什么有的国家出现了一些通胀没问题,有的国家就出大问题呢?为什么同一个国家,某一个阶段有问题,某一个阶段又没有问题呢?
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国家所处的情况不太一致,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消费大于支出是结果,但原因是多样性的,有时候是因为支出过度,但是还有的时候,是因为收入没有达到预期。
比如,原来经济增速6%,我们按照6%的增速进行支出,结果经济增速下降到了3%,问题就很严重了,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
很多时候,政府会认为目前的下降只是短期行为,它们会倾向于维持这种支出,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也就是说,支出是线性思维,更像债务,相对固定,收入是波浪式,更像资产,不好掌控,受经济周期、生产力周期的影响。
另外,有那么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同样,政府增加开支容易,削减开支难。
所以,通胀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也是正常现象。出现通胀不是啥大问题,关键是不能持续的高通胀。
一般来说,面对通胀,政府都会采取新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措施就是财政收缩或者加息。
到这里,我们就要着重引出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关系。
实际利率=名字利率—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大于0才是正常现象,否则就会出问题,大家不会要看着自己的财富贬值。
所以,通胀上升后,一定会伴随利率的上升。否则资金就会逃跑,不会乖乖等在那里被收割。
有人经常夸大美联储的作用,似乎它具有掌控经济规律的神奇力量,一加息,经济就不行,一降息就复苏。这是颠倒了因果关系,这让我想起了《三体》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被农场主喂食。火鸡中的一位科学家观察了这个现象,并得出了一个“定律”:每天中午,食物就会降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定律”似乎总是成立,火鸡们开始相信这是宇宙的真理。
然而,在感恩节的前一天,这个“定律”突然失效了。火鸡们发现,食物并没有降临,而是农场主来抓走了它们。
映射到利率上,加息降息是通胀的果而不是因,美联储也是通胀的傀儡,或者叫做提线木偶。
如果可以的话,我相信美联储会想要0利率,因为美国可以一直以极低的利率在全世界借钱,可现实绝不是这样,美联储也没那么大权力。
4,利率之矛盾——债务准绳
我们要知道,决定一个个体支出决策或者政府支出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债务,而利率决定了债务的成本,从而对于限制债务规模,具有极强的作用。
当利率比较低的时候,大家会倾向于多借钱,因为成本比较低,在这个纸币时代,低利率负债自然很划算。如果我以3%的利率借钱,然后去股市赚50%,或者是买债基赚个5%的利息,都是可以的,这就是杠杆的魅力。
由此,社会总支出就会增加,因为通过信贷创造了原本并不存在的需求,而社会供给相对有限,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相反,当利率比较高的时候,债务成本高,大家就会倾向于少借钱,债务规模降低或者增速放缓,支出降低,而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
由此,经济就会出现收缩,需求减少导致供给过剩,价格下跌,通常会表现为通货紧缩、经济下行。
总结下来,加息会导致消费和投资下降,经济通常会下行,而降息往往会带来刺激,经济会复苏。这就是为什么,每一次经济下行,市场就对降息的消息就像如饮甘露。
看法这,可能有人就会说了2023年美国利率挺高的,为什么反而经济挺好的呢?这不是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吗?
因为利率只是决定债务规模的因素之一,却不是唯一的因素。举例来说,当你的亲人做手术要钱的时候,15%的利率和5%的利率区别不是特别大,核心在于亲情本身。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也有可能愿意付出更高的利率,来维持自己的债务和支出。
就像美国一样,美联储在加息,同时美国政府也在非常积极的扩张债务,这就导致一边私人投资因利率提高而收缩,另一边因政府债务扩张而扩张(2019-2024债务总额从22万亿增长到36万亿美元),相互抵消,因而加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结果也很明显,通胀也没有下来。
那么,为什么,政府要在高利率的时候仍然借钱呢?
第一种情况是应急,如果遇到战争面临生死存亡的阶段,借钱算什么?这个时候,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利率是其次的事情。
比如,美国认为好像是中美竞争的关键时刻,应该给予企业足够的补偿,所以才有了减税、补贴各种政策。毕竟,在美国看来,这是国家安全问题。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觉得也并不过分,因为美国国内产业高度空心化,依赖一些高利润的产业,一旦在AI领域落后,那么支撑美国的社会系统在贫富差距之下,可能会坍塌。
当然,应急场景下,有时候经济不好,保就业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通胀也需要让步。
相比较而言,通胀可能只是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以前一天吃三顿,现在变2顿,但失业是会饿死人的。人在饥饿和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做事情是没有底线的。
所以,基本上,每个政府都努力在通胀和就业之间运输一个平衡。
第二种情况是乐观预期。
当一个国家对未来,有比较乐观预期,那么他们就能接受更高的利率。
当一个国家发展非常迅速的时候,通胀是难免的,就像当年的中国,通货膨胀也挺高的。
所以,很多时候,通胀也是经济繁荣的一种特征。当市场上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资本稀缺,利率自然会上涨,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举个例子,你预期未来收入会增长10%,这个时候你就会接受5%的利率。
前些年,中国房贷利率一直挺高的,6%以上都有,仍然有很多人接受了,因为大家的预期很高。现在4%的利率都嫌高,因为收入预期不一样了。
所以,通胀不一定是坏事,伴随着经济增长的通胀是好事,单纯的通胀才是坏事,只有自己通胀的通胀是大坏事。
前面,我们提到的这种应急而扩张的情况下,会出现滞胀的局面,也就是经济停滞与通胀并存的局面。
后面这种情况,一般是良性的,通过加息适当控制一下节奏就行了,问题不是很大。只要就业不出问题,都没啥大问题。
5,资产配置与通胀
最后来聊一聊资产价格与通胀、利率的关系,这也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买卖决策。
资产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利润的增长,二是流动性的扩张,带来的估值扩张。经济逐步复苏,有时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有的时候可能只是因为前面过于悲观,带来的利润修正。但不管怎么说,企业利润增长,带来赚钱效应,流动性涌入市场,提高估值,资产价格飞涨。
当资产价格飞涨后,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就会迅速优化,原来100万股票、80万负债,可能瞬间变成200万股票、80万负债,立马就变阔绰了。
但问题来了,供给没有改变,资产价格膨胀反映的是企业未来10年甚至更多年份的利润。比如企业今年多赚10亿,乘以20倍估值,财富增长就变成了200亿,可供给增长并没有那么快。
因此,就会产生供不应求,通胀就来了,一开始的时候,通胀并不令人担心,因为产能利用率并没有打满,增加的需求很快就得到满足,价格上涨的速度很慢,温和的通胀反而让人信心大增,资产价格持续上涨。
当资产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多出来的财富进一步刺激需求,反过来又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形成了一个闭环。赚钱——花钱——赚钱。
当需求超过一定程度后,现有的产能已经不再可以满足供给,这个时候,企业就会扩产,扩产就需要借贷购买设备,这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股票市场走向繁荣,通胀愈演愈烈。赚钱效应,又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市场价格越来越离谱。
当人们可以轻松在股市上赚钱,人力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贵,而且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通胀越来越严重,企业的利润也开始面临被压缩的风险。
通胀引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会导致需求下滑,同时扩产的产能开始落地,产品从供不应求走向供给过剩,利润大幅下滑,资产价格暴跌!企业开始裁员或者是降低将近,员工受到工资和股票的双重暴击,就会开始收缩开支,
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因而资产价格的暴跌,通常并不会很快结束。政府会采取很多措施救市,但到后来你会发现,所有的救市措施,都无法扭转趋势,这一轮通缩行情,注定需要时间来消磨。
以上,就是资产价格波动的过程,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
① 通胀上升,而市场估值相对较低的时候,往往就是一种经济复苏的信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可重点加大消费等板块的投资。
② 3%的通货膨胀率是一个关键的红线,低于3%的情况下,可以放心持有,往往表明经济热度较好。
大多数央行对通胀的目标设定为2%,但会有一个点的弹性空间,2-3%之间,央行可能会关注,但不太可能采取行动。
所以,低于3%,我们就不用担心央行会加息。但,一旦高于3%,央行随时都有可能采取加息政策。
另外,健康的经济,通常也并不容易出现大于3%的通胀,大于3%,往往说明经济有可能过热。
③ 市场的顶部往往并不是出现在加息开始的时候,而是出现在通胀见顶的时候,所以,当通胀掉头向下的时候,往往就已经很危险了,等市场加息可能已经太迟了。
④ 尤其要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的阶段,加速上涨往往是资金推动虚假行情,伴随着高通胀,而高通胀就是市场的顶部区域。
⑤ 降息并不一定立马就会见底,甚至有可能继续跌,因为降息预期往往已经计价。靴子落地,可能会迎来落袋为安。
而且,降息恰恰是经济不好的阶段,否则就没必要降息了。这一点在中国这两年的降息历程中看的很清楚。
⑥通胀向上,股票向下的机会一定要重点关注。往往代表实体经济效益比较好,资金反而被抽离资本市场。
⑦ 下降趋势中,每一次反弹,都是卖出的机会,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⑧ 一轮行情通常会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大多数企业的扩产周期,都在1-2年左右,等到产能落地,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万事俱备,厮杀时刻就开始了。
PS:通胀是经济繁荣的副产品,亦是过度透支的警告。政府需在保就业、控通胀、稳债务间精密平衡。对个人而言,理解通胀与利率的共生关系,方能穿越周期迷雾——通胀初期大胆布局,过热时果断撤退,方为财富长存之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