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伴随着准噶尔部的崛起,瓦剌四部中的其他三部的生存空间遭到了严重的挤压。其中土尔扈特部便带着族人从漠西蒙古一路向西迁徙,抵达了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与此同时,沙俄的势力范围也扩张到了伏尔加河下游。这么一来,土尔扈特部自然需要和沙俄打交道。
按照土尔扈特部自己的说法,他们只是和沙俄结成同盟,并没有加入沙俄。而沙俄方面却认为土尔扈特部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是他们的地盘,因此土尔扈特部自然也成了他们的一部分。那么沙俄出兵打仗,土尔扈特部自然得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土尔扈特部对此却毫不理睬,沙俄也曾经打算用武力征服土尔扈特部,结果却被人家一顿揍。
阿玉奇汗时期,土尔扈特部曾帮助沙俄对付瑞典沙俄如果举全国之力,未必不能搞定土尔扈特部,但这么一来,自身也会损失惨重,反倒是会让其他虎视眈眈的邻居有机可乘。
为此,沙俄对这个战斗力强悍的土尔扈特部采取了怀柔政策。他们希望该部能够名义上臣服于沙俄,也就是给沙俄一个面子,那么沙俄对他们的自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土尔扈特人认为罗斯人过去不过是蒙古人的奴隶,凭什么现在要凌驾于他们土尔扈特部之上?为此,土尔扈特部丝毫不给他们面子。
沙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既然不能动手,沙俄便采取了其他策略。首先,沙俄开始花钱办事,打算用金钱贿赂部分土尔扈特部的贵族,妄图分裂土尔扈特部,从而彻底掌控这一战斗民族。这一招往往都很奏效,肯定会有部分贵族抵挡不了金钱的诱惑。其次,沙俄与欧洲的接触更多,自身商品丰富。而土尔扈特部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是皮毛产品。为此沙俄将丰富的商品以高价卖给土尔扈特部,再以较低的价格买走他们的皮毛,导致土尔扈特部入不敷出。
对此,土尔扈特部的阿玉奇汗也不惯着他们,他表示,土尔扈特部和沙俄是平等的同盟关系,因此土尔扈特部没必要执行沙俄的无理要求。为了回击沙俄,阿玉奇汗曾经多次与当地的少数民族,诸如巴什基尔人以及诺盖人合作,一起对付沙俄。
即便后来阿玉奇汗名义上臣服于沙俄,并且保证帮沙俄守卫南方疆土时,土尔扈特部对沙俄的命令依旧是爱理不理。沙俄对此也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战斗力摆在那里。
不过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阿玉奇汗却一反常态,答应彼得一世的要求,借了3000人马给沙俄,帮助沙俄对付瑞典王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彼得一世为何能拿捏阿玉奇汗呢?
阿玉奇汗多次与东方取得联系阿玉奇汗虽然身在伏尔加河畔,但心却在东方。他知道他的祖先带领族人们跋山涉水,从遥远的东方迁徙到了这里定居,他们的根在东方。因此,阿玉奇汗曾多次派人与东方取得联系,曾经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派了一支500人左右的队伍去西藏熬茶礼佛。康熙四十年(1701年),阿玉奇汗又派了一支人马前往东方,结果却被准噶尔汗国给灭了。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
这事儿被彼得一世知道以后,沙俄立刻得知了阿玉奇汗的软肋在哪里。只要不断阻挠阿玉奇汗与东方取得联系,那么阿玉奇汗必然会就范。毕竟土尔扈特部战斗力再强,也未必能挡得住半路上的偷袭,漫长的旅途中,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偷袭,这谁防得住呢?
在沙俄几次伏击阻挠过后,阿玉奇汗终究还是选择了妥协。当时沙俄正在与瑞典王国打大北方战争,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彼得一世要求阿玉奇汗出兵相助。阿玉奇汗答应借3000人马给沙俄,但前提条件是,沙俄不能再阻挠土尔扈特部与东方取得联系。阿玉奇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清朝的帮助,合伙对付准噶尔汗国,从而打通他们前往东方的道路。
事情十分顺利,阿玉奇汗派遣的使者抵达清朝以后,很快得到了康熙帝的接见。康熙帝有感于土尔扈特部的思乡之情以及爱国情怀,因此也派了一帮人前往土尔扈特部与阿玉奇汗取得联系。
阿玉奇汗
阿玉奇汗见到清朝使者以后,不禁潸然泪下。因为过去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和金发碧眼的罗刹打交道,都有点怀疑人生了。这回看到故乡来的人,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同类。这也坚定了阿玉奇汗想要东归的决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贡路被策妄阿拉布坦断绝的情况下,阿玉奇汗派使者萨木坦等假道俄罗斯,表贡方物,康熙皇帝派内阁侍读图里琛回访,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到达了土尔扈特部,受到了热情接待,在宴会中阿玉奇汗公开表示“我虽外夷,然冠服与中国同。俄罗斯乃嗜欲不同、言语不通之国也”。
不过彼时的阿玉奇汗已经年迈,虽然将土尔扈特部带向了巅峰,但依旧不足以和准噶尔汗国相抗衡。再加上沙俄的百般阻挠,阿玉奇汗这一生都没能看到东归的那天。
阿玉奇汗曾将领土深入到北高加索既然短时间内无法东归,阿玉奇汗所能做的,自然是尽可能将土尔扈特部发展壮大。为此,阿玉奇汗开始向诺盖人、巴什基尔人乃至车臣人的地盘扩张。
当时的土尔扈特部的确太强,虽然和准噶尔部比起来差了点,但在东欧来看,除了沙俄、克里米亚汗国就属他们了。为此,阿玉奇汗的领土一度达到了北高加索地区。当地的车臣人看似战斗力彪悍,可面对土尔扈特部时,也不得不认怂,选择将贵族女子送给阿玉奇汗当媳妇儿,这才平息了这场战乱。
那时候沙俄都没考虑进军北高加索的事情,阿玉奇汗却提前办到了。要不是车臣人采取了联姻的方式平息了战火,说不定阿玉奇汗能够在北高加索站稳脚跟,打出一片天下。
土尔扈特部西迁和东归示意图
雍正二年(1724年),阿玉奇汗去世,第二年彼得一世也跟着去世了。虽说两位君主先后离世,可土尔扈特部和沙俄的发展趋势却完全不同。
由于土尔扈特部过于保守,没进行像样的改革,逐渐开始变得落伍。反倒是沙俄,在彼得一世的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过后,逐步走向了强盛。
一个停滞不前,一个不断发展壮大,那结果自然很明显。阿玉奇汗去世后,沙俄开始压缩土尔扈特部的生存空间。而且每次俄土战争,沙俄总是想着将土尔扈特部的青壮年送到最前线。这个时候的土尔扈特部已经无力和沙俄继续抗衡了,除了东归,别无出路。
流浪140多年,土尔扈特部终究还是回来了正当土尔扈特部发愁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从东方传了过来,准噶尔汗国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被清朝彻底给消灭了!
当年土尔扈特部之所以离开东方,就是因为准噶尔部的欺压,这回准噶尔汗国被灭,那么土尔扈特部在东方自然就有了生存空间。毕竟从阿玉奇汗时代开始,土尔扈特部和清朝就有着紧密的联系。
渥巴锡
为此,当时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再次联系上了清朝,约定带着部族东归。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待了土尔扈特汗敦罗布拉什的使者吹札布,吹札布不仅控诉了土尔扈特部饱受沙俄压榨之苦,而且还表示“俄罗斯因谓为其属,然附之,非降之也,非大皇帝有命,安肯自为人臣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1月,渥巴锡带着17万部族开启了东归之路。
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此事,立刻派兵出击,在路上多次与土尔扈特部交战,但始终没能中断他们东归的步伐。最终17万多人,回来时只剩下了6万多人。
在土尔扈特部刚刚到达伊犁时,俄罗斯就通过外交手段交涉清政府,要求其不能接受土尔扈特部进入国境,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命人回复沙皇:“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谁知叶卡捷琳娜二世又提出了交涉,威胁清高宗若是不将土尔扈特部交出来就不惜发动战争,乾隆皇帝听到俄罗斯的这种话语勃然大怒,立即回复:“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谁也不是吓大的,最终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没有因为这事儿与清朝交战,可见她也不敢轻举妄动。
除了这部分回归的土尔扈特人,还有一部分生活在伏尔加河西岸的土尔扈特人,他们没来得及动身,就被沙俄给包围了起来。这部分人也就是如今俄国境内的卡尔梅克人。突厥语中,卡尔梅克就是残留、留下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