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宋末年,光州有个团练使姓孙,骁勇有气节,在元兵攻城时悍勇卫国,不幸“援绝城陷”,他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妻子的姐夫张某,恰巧在光州,可怜小外甥,就把孩子带走,返回家乡,“鞠为已子”,遂冒姓张。
张姨夫并没有隐瞒孩子家的情况,因此,这个被姨夫抚养长大的孩子,在娶妻生子后,把儿子取名叫张启孙,以表示纪念孙氏。
后来张姨夫没儿子,就由这个孩子继承张家。
等张启孙成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他就考虑把长子留在张家,而令次子张明德复姓孙。
但事未成行,张启孙就去世了,而他的长子也很快亡故,复姓之事,遂不果。
这时候,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颁布冒姓者允许复姓归宗的诏令。
张明德就很纠结。
他要不复姓,他孙家就断绝香火。可他要是复姓归宗,对孙氏来说是幸事,但对绝嗣的张氏来说,却是不幸的。
该何去何从?纠结万分。
思来想去,他决定在儿孙中选择最贤德的一个留在张家,以报答张氏的恩德,剩下的其他儿孙都复姓归宗,改姓孙。
他的朋友刘崧听说后,对他的解决方案很不以为然。
刘崧认为:
当光州危难倾覆之际,是张君奋不顾身保护你孙氏遗孤并抚育长大,人家的初心就是为了你孙氏的遗泽不绝,而不是为了他张氏考虑的。只是不幸张君死后无子,才让你陷入两难之地。
如今你想择儿孙中贤德者留在张氏,岂不是重蹈覆辙?等那个孩子以后再折腾着复姓?
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在张氏族中选择立后,如果张氏实在无人,那就奉张氏袝于你孙氏之祠庙中,孙、张合享。
或者另外为张氏建祠专门祭祀,并世守张氏坟墓,告诉万世子孙,不能忘记张氏恩德,如此一来,你孙氏传承能有多远,人家张氏之义就能流传多远。
孙明德听了,欣然从之。
(2)
明朝初年,有个给事中邹杰,本姓孙,祖父叫孙福谦,是陕西人,在嘉兴做官。
正逢元朝末年,江南大乱。至正十九年(1359),孙福谦就带着一大家子五十口,坐船直奔山东避乱,到登州时,遭遇飓风,他们的船被拍成齑粉,一家子人都死于海。
唯独14岁的孙杰,抱住一块薄板漂流到岸边,侥幸得活。
面对家人横死大海的惨事,孙杰悲痛不已,凄惶的在荒野号哭。
当地人邹义看他实在可怜,就把他带回家,从此,孙杰成为邹家的养子,改姓邹。
等大明建国后,邹杰出仕,还成为天子近臣,“获被恩宠”。
他考虑到孙氏已经没有其他族属,只有他一条根,还姓了邹,孙氏先祖已经沦为若敖氏之鬼,无人祭祀,就想申请复姓。
于是,就在朱元璋闲暇之余,向皇帝诉说衷肠。
朱元璋听了来龙去脉,很认可邹杰归宗复姓的想法,表示:朕为亿兆生民主,凡有袭人姓氏者,必令归其宗。
遂允许邹杰归宗复姓孙氏,朱元璋还叮嘱孙杰,不要忘记邹氏对他的恩德,毕竟如果没有邹氏,也没有你孙杰的今天。
复姓后的孙杰还特意请大V宋濂,为他写文记述复姓缘由,宋濂在写文时也再三提醒他,慎毋忘报邹氏之德。
(3)
有个叫黄秀的人,他舅舅薛子良因为没儿子,就过继他做嗣子。
黄秀从此变成薛秀,他的子孙自然也都跟着姓薛了。
但薛(黄)秀对自己的姓氏一直念念不忘,到他的孙子薛瑛,曾任江西庐陵县县学教谕,就申请复姓,但没被官府允许。
不清楚薛瑛复姓归宗失败的原因,但他没能实现先辈还宗复姓的愿望,心中很是郁闷。
某天晚上,薛瑛和妻子董氏夜坐乘凉,郁郁寡欢的说起复姓之事,恰巧被他才8岁的孙子薛宗明听到。
薛宗明就暗下决心,等他长大后一定要实现祖父的愿望——归宗复姓。
正德九年(1514),薛宗明登进士第,上岸后写的第一份奏疏就是请求复黄姓,获得允许。
从此,薛宗明就变成黄宗明。
他,就是后来大礼议中支持嘉靖帝朱厚熜的新贵之一。
黄宗明复姓了,那抚育他老祖宗的薛家怎么办?
据霍韬给黄宗明写的神道碑文可知,黄宗明有另建别祠,来祭祀薛氏祖先,这举动还被霍韬夸赞“礼也”。
(4)
苏州府长洲县人李恕,家居葑门庄渠,娶妻金氏,生了四个儿子。
金氏的姐姐嫁给昆山县的魏士珣,无子。
两家商量一下,李恕夫妻就把二儿子李琳过继给姐夫魏士珣。
出继给姨妈的李琳,从此变成魏琳。
后来,魏士珣纳了个妾,生了一个庶子,身为嗣子的魏琳也没有归宗,他这一支子孙就居住在昆山。
由于魏琳没有给儿子说过本姓,他的儿子魏钟,两个孙子魏奎、魏璧,就根本不知道他家本姓李,还和昆山李氏结婚。
后来,长洲李氏修族谱,寻到魏奎家,魏氏兄弟才知道自家的本源。
魏奎就申请复姓,但未果。
等魏奎的儿子魏校,魏璧的儿子魏庠都登第后,“皆有籍于朝不敢轻改”。
嘉靖二年(1523)五月初十,魏奎病故,在京城做官的魏校接到讣文,丁忧归家。
为了满足老父亲的愿望,魏校特意上《复姓疏》,把他的家世源流上达天听,申请复姓李氏,以求“不昧本原”,但依旧未能获准。
两次乞求复姓都失败,魏校兄弟又忧虑又无奈。魏校的儿子魏续,在中举人后,就先从李姓,叫李续,但这并不合法。
嘉靖二十四年(1545)十一月二十四,魏校卒。
嘉靖三十三年(1554)五月初四,魏庠卒。
嘉靖三十四年(1555),魏庠的儿子魏希直中举人,在礼部具牒复其姓,终于获得允许。
历经五代、三次申请,魏家才成功复姓李氏。
(5)
郭缙夫之子郭幼安,因为做了孔氏的赘婿,就变成孔幼安。
幼安生子孔季诚。
季诚生子孔祥叔。
祥叔生子孔士贤。
士贤生子孔肃。
身为赘婿玄孙的孔肃,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姓,在功成名就之际,到底成功复姓郭氏,回归本宗。
(6)
林万原之子林昊生,因入赘到樊氏,改名樊昊生。
他生了两个儿子,樊异良、樊光荣。
光荣生子樊汶。
汶生子樊宗礼。
樊宗礼一直图谋恢复本姓,但未果,在临终之际,把父辈传下来的林氏谱图,授给儿子樊廷选,叮嘱儿子在显贵后,一定要复姓归宗。
成化十七年(1481),樊廷选举进士,进入仕途,一路腾达。
遂在弘治六年(1493)上疏朝廷申请复姓,获得允许。
(7)
长洲朱天民,本姓沈,外祖父朱廷礼无子,他的父亲就做了沈家的赘婿,生了朱天民兄弟,皆姓朱。
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初一,还只是生员的朱天民,就报给学官,请求复姓,改名沈民望。
为了安抚朱氏,沈民望在朱氏宗族中选择外祖父的再从侄,承嗣外祖父家。
他还请大V文征明为他写《沈氏复姓记》,在记文中表示,如果不能复姓归宗,就是“斩先世之泽,贻辱先人”。
······
(8)
提到“三代还宗”,大家都是鄙视的,觉得这行为是超级缺德。
复姓还宗不外乎以下四种:
异姓过继子、义子螟蛉儿、随母改嫁子、赘婿。
这四类归宗者,值得称赞的,就是随母改嫁子的复姓归宗行为了。
比如范仲淹、杨士奇等名臣,都是幼年随母改嫁,而从继父之姓,知道本姓后复姓归宗。
受讥讽最轻的则是义子螟蛉儿。
这种义子多不继承养父家产,只要不忘记养父恩德,复姓归宗倒也无可厚非。
本文前两个例子,张明德复姓孙氏,邹杰复姓孙氏,都有他们的不得已,也算有情可原。
第三、四例,则都属于异姓亲属过继。
过继给亲舅舅的薛秀,对本姓黄念念不忘,到孙子薛瑛试图复姓失败,再到玄孙薛(黄)宗明复姓成功。
过继给亲姨妈的魏氏,从第三代魏奎知道本姓后,就谋求复姓归宗,失败也不气馁,到第四代魏校,继续求复姓,未果,直到第五代魏希直复姓成功。
从这两家历经五代也要复姓归宗的行为,足见古代男性对姓氏有多执着!
鄙人作为现代人,委实是不能理解这种心理。
按理说,当你第一代被过继时,就意味着亲生父母把你的姓氏权剥夺了,让渡给你的嗣父母了,嗣父母把你教养成人,为官做宰的,你却对一个被亲父母剥夺的、虚无的姓氏铭心刻骨,一心二心想归宗复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疾)神(病)啊?
当然,要是严格按照律法,历代朝廷都禁止异姓过继的,所以,一旦过继来的异姓子孙申请复姓,基本都能获得成功。
并不许乞养异姓為嗣以乱宗族。
禁无子立异姓者,而凡冒姓者许复其本宗。
因为按律法,异姓过继是违法的。
但但是,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着大量的异姓过继事例,基本属于民不告官不究,像黄、李这样执着几代也要归宗的,还是很少见的。
复姓归宗最令人诟病、唾弃的,就是赘婿还宗了。
上面的三个例子,郭家、林家是五代还宗,沈家是两代就还宗了。
沈家尤其无耻,还好意思说什么不复姓就是斩先世之泽贻辱先人,你爹当你外公赘婿时,咋不说羞先人呢?这会儿倒是有志气了。
再看林家,你个赘婿居然还偷偷搞谱图,在子孙中传承,就为了避免儿孙忘记本姓,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此时此刻,还是那句话应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过继异姓子、招赘婿,真的是为白眼狼做嫁衣!
有人说,不想过继同宗族,是为了避免孩子和亲爹妈藕断丝连,所以才过继异姓。
但如此一来,就会有过继来的子孙复姓归宗的风险。
你看魏校家,过继子魏琳确实不想本家了,也没给儿孙讲自己的本源,但偏偏就遇到本源修族谱,然后他孙子魏奎血脉中的姓氏执着基因就被激活了······
遇到这种白眼狼,被吃绝户的家庭属实是倒霉。
还好这些都是少数,但即便少数,也有人支持呢,明初的周是修就曾说过:
复姓。古礼也。孝德也。士君子之善行也。知古礼之不可违。孝德之不可失。士行之不可薄者。则虽蒙鞠于他族。承祀于他族。受业于他族。成名于他族。姓固不可以不复也。
老周表示:异姓之子就算被他族抚育、承祀他族、继承他族家业、成名他族,也不能不恢复自己的本姓,让异姓子复姓归宗,并不是忘恩负义,而是让那些养异姓子的家族“姓纯一而不乱也”,是遵守古礼、成全孝德的大义行为呢!
把背信弃义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也实在是令人作呕。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表系作者自制。
参考资料:
霍韬《渭厓文集·黄宗明神道碑》
魏校《庄渠遗书·复姓疏》
归有光《震川集·魏庠墓志》
宋濂《文宪集·邹氏复姓孙氏序》
刘崧《江西通志·书孙氏复姓文后》
王直《抑庵文后集·郭公子齐墓表》
郑岳《山斋文集·林廷选行状》
文征明《甫田集·沈氏复姓记》
周是脩《刍荛集·郭从陵复姓卷跋》
我从不试图说服别人,只不过诉说自己的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