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初年的武都地震造成万人伤亡,影响范围颇广

史海撷英 2024-07-01 11:27:43

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1879年7月1日),甘肃武都、文县一带发生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2000公里外的新疆乌鲁木齐也有震感。此次地震仅文县就有1万多人死亡。武都、文县和四川汶川相距200公里左右的地方,竟然都发生了大地震。这两次大地震间有没有关联呢?它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呢?

灾难发生在凌晨

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1879年7月1日)凌晨4时左右,“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向沉睡中的人们扑了过来。又一阵隆隆声从地面上滚过,沉睡中的人们被惊醒了,此刻大地在颤抖,房屋摇晃,水缸倾倒……

“地震了!”有人惊醒了,但已有些晚了,大地已经开始崩陷了。顷刻之间,房倒屋塌,死伤惨重。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1879年7月1日)寅时,发生在甘肃武都、文县之间的8级大地震是甘肃地震史上为数不多的8级地震之一。

武都地处青藏高原的东侧边缘,这里山大沟深,地形情况极其复杂,是甘肃唯一的具有河谷亚热带气候及其生物资源的森林景观区,境内的白龙江是我国地理上南方和北方的天然分界线。这里也是地震多发区。这场地震的震中在文县的桥头、屯寨一带,地震时山谷中响起了隆隆的声音,土雾漫天,片刻间已经房倒屋塌了。

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地震消息传播得非常缓慢。农历八月《申报》、《字林西报》等报纸才有报道。

八月初三的《申报》报道:“甘肃至关陇一带,三十余厅州县,同时大震,自五月初十至二十二凡十三日始定。期间伤人口、伤牲畜、坏城郭苑囿,屺衙署民宅不可胜纪。”八月初九的《申报》报道:“东至西安以东,南过成都点以南,纵横近两千公里。”实际上据资料,远在2000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也有震感,因为当地的史料记载了这次地震。

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再,甘省东南各厅州县地震情形,业经臣于六月二十二日具折奏报后,复据署阶州直隶州石本清禀称:地震之后,山裂水涌,滨城河渠失其故道,上下游各处节节土石堆塞,积潦纵横。五月二十九、六月初一等日,大雨如注,山谷积水,复横决四出,将州城西南隅新筑溃口冲塌,并灌入城,淹倒南门城楼迤东一带城身宽、长约计七八百丈,城中游击衙署及民屋数百所并遭淹没。阶城地势低洼,居民于地震时已移避高处,故淹毙尚少。”“前据巩秦阶道谭继洵禀陈:阶州及所属西固州同、文县震灾较重,先由厘金项下提银一千两解交该州,办理赈恤。又以新任知州文治人地生疏,禀派卸署知州石本清会同筹办赈务。臣与杨昌濬商于甘肃厘金项下提银三千两,以裕经费。杨昌濬复以卸署宁夏道、甘肃候补知府龙锡庆前曾署巩秦阶道,熟悉情形,居心恳恻,会委赴甘南,先将阶、文、西固被灾较重地方督饬印委各员妥速筹办,冀臻周密。惟阶州续经水患,城身及民间庐舍坍塌甚多,现催饬该印委等加意抚恤,一俟疏消积水地段涸出,始便修葺。应用经费,俟估勘完毕,酌量划提,以应急需。”

文县万余民众遇难

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极其惨重,各处山石飞走,地裂水出。阶州死9881人,文县山崩水涌,城垣倒塌,死10830人。当时,武都文县人口密度很低,这样的死伤足以给这个地方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据武都地方史料记载,当时,阶州(今武都)城外的万寿山玉皇宫、龙兴寺等众多寺院被毁。山崩水涌,滨城河渠被迫改道,上下游各处都被土石堆塞,积水四处流淌。而阶州城中被震起周长达两里的小山(突起土阜周围两里许)。

按照地震烈度划分,受地震影响地区划分为极震区、重破坏区、轻破坏区。地震中心的武都、文县是极震区,所遭受的损失最大。其次,重度破坏区。重度破坏区包括了甘肃西固(今舟曲)、礼县、西和、天水、秦安、徽县、清水和南坪(今四川九寨沟县)等地。四川的平武、广元、昭化、罗江、松潘、绵阳、阆中、巴中等地属于轻度破坏区。

川西北房倒屋塌

光绪五年(1879年)地震损失最大的是武都、文县,四川损失最大的是南坪,其余地方损失都比较轻。

南坪在平武县北面200余里处,与甘肃文县接壤,也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距离成都不远的四川绵阳,地震时间持续40分钟之久,当时“城郭摇动,房屋倒塌,大树被拔倒,禾苗掩没”。

南坪城中房屋倒塌非常多,汤珠河的河沟被坠落的山石堵塞,后来集聚的河水将山岩冲开形成了洪水,水势汹涌,河北街民房全部被淹坏,人员死伤众多。汤珠河以下至柴门关坍塌杉木板房2960间。城乡附近及其周边损毁房屋4053间,死伤300多人。地震造成的断层陡坎虽然经百余年的风化剥蚀而面貌全非,但在杨家山至椿树坪之间仍可见到。陡坎一般高2到4米,长数十米。地震形成近10处堰塞湖,规模不等。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40余个厅、州、县均报有灾情,2万余人死亡。

1985年,在甘肃文县屯寨乡洋汤寨天池庙的大梁上,发现了一条关于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1879年7月1日)武都8级地震的历史记载。该记载表明,武都8级地震在这里的地震烈度至少达到了Ⅹ度。天池庙大梁上记载:“自道光二十年,文城举人张培兰皈依法名圆觉,同天池庙主持僧宗法名广觉……众姓捐助,重建修立大雄宝殿两厢,到诸佛菩萨圣像雕齐,功果乐俊,未能完满,及自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寅时地震大摇,佛殿一并倒塌无形,圣像受难,有本庙主持僧唐本德、王觉慧,发心修立右边佛祖殿宇,徒米昌明助钱四千文雕圣像丘,胡启逢。”

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山区位于南北强震构造带的中北段, 同时又处于中国中西部地貌梯级过渡带, 地震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该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甚至大地震。

对于这次地震,前人曾开展过不同程度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早在1960年,李善邦在编著《中国地震目录》时,根据当时所收集到的地震历史资料初步圈定了本次地震的极震区、重破坏区、轻破坏区和有感区范围, 并确定其震级为8级。1966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曾对本次地震进行过短期实地考察, 认为武都、文县、南坪等县城的影响烈度不足Ⅺ度,因而将其震级降为7级,震中烈度定为Ⅹ度。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对光绪五年(1879年)武都南地震的影响场再次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根据考察结果将其震级恢复为8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并初步绘制了地震等震线图。这一修改结果被以后各版本的地震目录所采用。

0 阅读:1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