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胡立教的任期是最短的,只有1年零8个月。
但实际上,在担任央行代理行长之前,胡立教就已经是一位资历甚老的红军战士了。
1928年,年仅14岁的胡立教参加红军,成为了一名“红小鬼”,从此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之后,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还跟随毛主席历尽千辛万苦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参军后的胡立教一直从事的都是对空侦察工作,但在长征途中,为了应对当前局势的需要,他毅然改行在红军总部二局做通讯情报工作,任副局长。
抗战期间,胡立教被安排在新四军军部通讯科工作,他当时领导的情报部门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胡立教部队”。
1954年,大区撤销后,胡立教再次彻底改行,出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委员,这一干就是四年。
1961年10月,胡立教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
胡立教走马上任后不久,就面临着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改善国家当前的财政状况。
在历时近3年的“大跃进”过程中,由于其国家的计划管理、财政管理和信贷管理权力的下放,导致其基本建设的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在此期间,为了更好、更大力度地支持生产,银行信贷基本原则和有效管理的规章制度,也都被当做“绊脚石”被悉数废除,从而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信贷失控。
如果此时不加大力度进行管理、调控的话,那么国家财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困难。
胡立教在担任央行副行长后,对此事极为关注,并对此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皆取得一定成效。
1964年10月底,胡立教正式转正升任党组书记、代理行长,成为央行历史上第三任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胡立教连续几年的努力,在1964年后,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各项经济指标也都得以恢复,有的甚至还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最好水平。
可由于长期的积弊,当时国内还是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才思敏捷的胡立教,他经过仔细研究后,向中央建议大力抓生产。
最后,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形势终于逐渐趋于好转。
不过,胡立教并没有在央行代行长的岗位上待得太久,1966年,胡立教受到冲击,被免去了央行代行长的职务,一直到1973年9月才出来工作。
然而,尽管他在这个岗位上待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曾做过一些与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不符”,甚至是可以说是“相悖”的大胆举动,当然,那也是他一生中颇为自豪的3件事。
一是大量购买黄金,进行资金周转。他在金价低的时候大量购入,价高时再卖出,每周转一次,便增值一次,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二是用外汇在香港投资房地产,结果又为国家大赚一笔;
三是积极支持购船事业。当时,交通部组建了我国远洋运输船队,胡立教对此表示极为赞同,并予以大力支持,一下子就购买了上千万吨船,而且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收回了买船的成本。
事实证明,胡立教的这些举措都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的“大胆”,才稳定了当时国家财政的状况。
1973年9月,胡立教复出后,被安排到河南工作,先后担任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兼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胡立教在河南工作长达近8年的时间,1978年被任命为河南省委第二书记,1981年后前往上海,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胡立教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而上海则是当时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因此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格外关注。
从1988年到1994年,邓小平在上海度过了7个春节,而胡立教每一次都陪他考察。
2006年7月3日,胡立教在上海病逝,享年92岁。
纵观胡立教的一生,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而努力,他坚持求真务实、敢于讲真话、勇于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他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然而可惜的是,他的儿子并没有继承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反而走到了违反犯罪的道路上去,最后被判处了死刑。
胡立教的亲生儿子早年不幸夭折,于是便将其妻姐的次子过继过来,由胡立教夫妇领养,即‘胡晓阳’。
然而,由于胡立教整日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加之妻子又过分宠爱孩子,导致胡晓阳从小就很叛逆,最后走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上。
1986年2月19日,胡晓阳因犯强奸、流氓罪,被判处死刑,次月执行枪决。
当年同时被执行枪决的,还有原上海市委思想工作小组副组长陈其五的公子陈小蒙,以及一位高干子弟葛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