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五十周年:家族的挽歌

解毒时光 2022-07-09 18:05:56

前两天,美国演员詹姆斯·肯恩在洛杉矶去世,享年82岁。让观众对他印象最深的,要数《教父》中柯里昂家族中的桑尼,也就是初代教父的大儿子,二代教父的大哥。印象中他在《教父1》中还是一副年轻的模样,再仔细想想,1972年上映的第一部《教父》距今已经五十年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个系列电影,一直被称为黑帮史诗,男人必看的成长教科书,里面既有欲望,也有爱情;有背叛,也有忠诚;有低谷,也有复仇。更难得的是,一般三部曲都会出现质量下滑的情况,但《教父》可以说各有千秋,甚至更加精彩。

在这样的背景下,时隔五十年再去评论电影的细节,已经失去太多意义,其实这部影片,除了展现上个世纪几代人的成长经历之外,本身还有着一种为某一个时代落幕唱响挽歌的韵味。而这个在20世纪逐渐衰落,到了21世纪已经确定无法重振荣光的故事,就是“家族时代”的衰落。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一直觉得,意大利跟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全世界只要中国人能去到的地方,就一定有中餐馆,而有意大利人的地方,也一定有披萨店,中国人和意大利人对餐馆的热爱,简直是深入骨髓。

在国家的特点上,意大利人吃苦耐劳,却又斤斤计较,没什么大的商业眼光,却能把很多手工艺做到很好,城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但骗子小偷非常多。特别是自驾从法国进入意大利的时候,就像是突然被从油画里拽出来,塞进中小学课本的插画中。这些如果对照着来看,意大利和中国,可能还真的是一东一西的兄弟。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而这两个国家,还有个出名的特产,在西方叫做黑手党,在东方叫做帮派。其实这并不能就此说,这两个地方的人崇尚暴力,但的确反映出一种社会的特性。特别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意大利可能成了古罗马,而中国也就回到了当年那个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古中国。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西边的故事,可能还是要从古希腊开始说起。希腊城邦一直是一种传奇的存在,很难想象在几千年前,存在着一种“民主制”的城市,公民在广场上畅所欲言、参政议政,哲人畅想着人类的种种可能,并框定了两千多年来的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范围和核心内涵。

但如果深入进去,就会发现,那种繁荣景象的背后,还有着另一些东西隐藏了起来。亚里士多德就曾把人分为三种:公民、非公民、奴隶。其中公民就是自己不用做任何劳动,有奴隶供养,可以去研究哲学或谈论政治自由人;非公民就是必须要自己劳动才能养活自己的人,他们不能去参与政治;奴隶就是为公民劳动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现代意义上所共识的基本权利。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古希腊,呈现给后世的是一个公共的社会,即自由的公民充分参与政治生活的社会。但它也隐藏起来了一个私人的社会,那里,奴隶和女人被当作财产,在一个个家庭中负责完成一些生活所必需的劳作,以支持公民有足够的自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古希腊的自由,在消极层面,就是对抗生存的必须,即人为了生存都需要获取一些资料,当不再为了基本生存发愁的时候,就实现了自由的第一步;而在积极层面,古希腊的自由就是当一个公民不再需要劳动之后,积极投身到公共事务当中去,在公民的人群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那种自由。

可以说,古希腊的公共领域里公民有多自由,在私人领域里奴隶以及家人就要多辛苦。显而易见的是,在生产力并不是很发达的时代里,一部分人的自由,一定建立在更大一部分人的辛勤劳作基础之上。

就这样,自由的城邦不但孕育了公共领域的那种民主政治,同时这种民主也是踩着在私人领域,也就是在每个公民家庭里的专制制度或家长制才能站稳脚跟。可以说,在公共领域内,没有权威,只有公民,在家庭中,公民却成了一家的权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随着古希腊的式微,古罗马取而代之。虽然古罗马帝国非常尊重希腊的文化,但并没有照搬照抄,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的那种政治体制的割裂,即公域和私域、民主和专制是非常严重的,同时也不适合形成更大的帝国不断发展,而只能保持一些小的城邦。

所以,事情发生了反转,古罗马渐渐的将古希腊人认为的私人领域搬了出来,也就是仿造家庭的一些特性,将老人设立为权威,建立了元老院,同时实施专制的统治。实际上,古罗马的帝制就是将古希腊家庭中的结构和动力搬到了整个国家,并加以修正。有趣的是,同样的事情,在东方也同样在进行着,自从儒家独大之后,家国天下、君臣父子,看似皇帝是奉天承运,其实不过是翻版的家族首领。

人类,殊途同归地在两个古文明中,确立了“家族时代”的到来。从大的封建帝制,到街巷邻里关系,都渗透着一种家族的特性——家长专制、信任血缘、首领分配、忠诚为重等等。由此回到黑手党和帮派的问题,它们呈现的不是暴力,而是规则,不是威胁,而是家族式的稳定,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一点,在《教父》系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说是黑帮首领也好,“教父”也罢,实际上,就是一个家族的族长,这个家族的核心圈,是血缘关系所构成的,向外扩散由忠诚和信任编织起来的一张关系网。

“教父”有绝对的威严,有生杀大权,但又要表现出一种权威,在家族内部处理好关系和分配,而在外部,要为家族争取利益和荣耀。如果族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那么族长就要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为家人争取公正,亦或是报仇。

这也就引出了整个《教父》系列的开端,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影史最佳的第一句台词“I believe in America”,一个受“教父”庇护的人,请求他为女儿主持公道。在“家族时代”,社会的运转,并不是靠什么明文规定,真正的法官和裁判,就是一个个的家族首领。

费孝通在研究中国基本的社会结构的时候,提出了“差序格局”,即一个人的社会存在发生于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东西方两个古老文明的遗产,正是被费孝通描述出来的“差序格局”所代表的家族式的特征,意大利也好,中国也罢,都是以家族血缘为中心的人情社会,这也就让这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在很多层面都有着巨大的相似性。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但绵延了数千年的“家族时代”,随着工业时代到来,将人与土地、血缘的深度关系打碎之后,逐渐走向了终章。《教父》三部曲横跨了大西洋之间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把旧世界和新世界、家族与个体、手工与工业之间的更迭,通过一个黑帮家族呈现了出来。

打败家族的正是家族自身的限制,正如费孝通描述的,差序格局是一种中心化的向外扩散,内部能量强,越往外能量越弱。就如当年的罗马帝国,作为唯一的神圣的罗马,是帝国的都城,也是全部力量的集中,越往外控制力越弱。

这种结构适合一种固化的,缓慢的社会发展情况。一旦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对于全球化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固化的家族式的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工业的发展,在传统与发展之间,社会自然选择了发展的一面。

于是人们有意无意地,打破了原有的家族束缚。劳动分工、个体意识、城市化进程等等,都加剧了家族力量的衰落以及个体意识的增强。可以预见的是,这股浪潮必将席卷整个世界,以至于家族的力量,最终被社会的体制所代替,更加现代化的社会组织方式配合上原子化的人,完美适应了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生产需要。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教父》三部曲,表面上是黑帮的兴衰,实际上则是为家族时代表演了一出落幕剧,这首挽歌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新旧大陆移民潮中开始,在20世纪初新大陆的开拓中渐渐展开,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达到了高潮,仿佛家族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体制和工具,但最终,还是被现代化资本的力量打的粉碎。

老迈的第二代教父把权力交了出去,这次交接给所有的观众带来一种必然的衰败感,家族的分崩离析,人心的绝望,都在无可挽回的社会潮流中翻涌,而后又被迅速吞没。

新形式的社会结构,以法律为基本规则、以利益为人际关系的特点已经确立,家族的血脉联系,逐渐被压制在感情生活层面,而在社会事务中,家族不再享有它的神圣和权威。人在脱离家族控制享受到部分自由的同时,也越来越孤独,失去了家族和家人的支持,独自在这个世界上飘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教父》系列还有个有趣的地方是,每一集都以一场盛大的宴会作为开场,却以一种落寞作为结尾。这仿佛家族时代从热闹到衰落,也好似一个人在啼哭中热闹的在人生登场,却又在孤独的暗暗落幕。

时代如此,人生亦如此。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