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祖宗常说,人多力量大,可现在咋回事呢,人越来越少了?”
这两年,中国人口数据像坐过山车一样,突然从稳步增长变成了“掉头向下”。
小时候听大人们唠嗑,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可是咱的底气啊。
可现在呢?负增长,出生的娃娃少了,老年人却越来越多,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让人心里犯嘀咕。
到底是咋回事?咋就从“人挤人”一下变成了“人少了”?
一、中国人口变化
说起中国人口的变化,咱得从1949年建国那阵儿开始讲起。
那时候,、全国人口才5亿出头,日子过得苦巴巴,没几年国家安定下来了,人口就跟吹气球似的,呼呼往上涨。
到上世纪70年代,人口增速太快,国家都慌了,赶紧推出了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娃”成了主旋律。
这一管就是几十年,人口增速慢了下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咱国家人口到了13.4亿,2020年第七次普查,这数字涨到了14.12亿,还是全球第一。
可谁能想到,就这两年,数据突然变了脸。
2022年的统计显示,中国人口负增长开始了,新生儿才956万,比死亡人数少了85万。
这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头一回人口减少!到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负增长208万,日子还长着呢,未来几年,人口还得往下掉。
按照专家们的推算,两年后咱的总人口要跌回13亿,14年后甚至可能只剩12亿,照这个趋势下去,20年后我国人口数量还会继续下降。
这不是小事儿,人口少了国家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影响。
问题来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凭啥突然就不生娃了?
二、为啥年轻人不愿意生娃了?
老百姓有句老话,“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可如今生娃这事儿真不是光看粮食够不够的问题。
现在年轻人一提起生孩子,脑子里冒出的全是“房贷、奶粉钱、教育费”。
尤其是房子,哪个城里人敢说不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
一套房子首付几十万,月供几千块,光养自己都费劲,更别说养孩子了。
再说教育,娃一出生,花钱的地方就开始了,看病、上幼儿园、小学、中学,还得报各种补习班。
现在随便一个课外辅导班,一个月花个几千块很正常。
父母不光要拼钱,还得拼命陪娃上课、写作业,搞得身心俱疲,就这样的生育环境,年轻人当然打退堂鼓了。
三、疫情加速了人口负增长
2019年那场疫情,像一把刀子捅进了全世界的经济,也让咱中国的生育问题雪上加霜。
这几年,很多行业不景气,工厂关门、工人失业,不少人生活都成问题,还哪有心思要孩子?
虽然疫情是暂时的,可它暴露出的经济问题却是长期的,比如制造业回流国外、国际贸易不顺畅等等,这些都让老百姓的荷包瘪了下去。
而且疫情期间,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抵抗力差,病了就扛不住,死亡人数连着几年创新高。
新生儿少了,老年人多了,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就更明显了。
四、老龄化社会越来越严峻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接近3亿,平均寿命从1960年的43.7岁涨到了2020年的77.93岁。
这说明医疗条件好了,老年人活得更长了,可问题是,养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现在一个老年人靠10多个年轻人交的养老金维持生活,等以后年轻人少了,养老基金还能撑得住吗?
一旦养老金发不下来,别说老年人,连年轻人都得愁得睡不着觉。
五、政策调整效果有限
国家也不是没想办法,什么二胎、三胎政策都放开了,还鼓励年轻人生孩子,可效果呢?不咋地。
为啥?因为根本问题没解决!房价高、工作压力大、教育成本贵,这些才是挡在年轻人面前的“三座大山”。
再加上现代社会的观念变了,很多年轻人觉得,结婚、生娃不是人生的必选项,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
就算政策再宽松,也很难改变这种心态。
结语
说实话,人口负增长这事儿,谁看着都犯愁。
年轻人不想生,老年人越来越多,国家政策跟不上,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有人说,未来中国可能会学日本,甚至韩国,搞什么“给钱生娃”政策,可真能行得通吗?
其实光靠补贴没用,得让老百姓看见希望,知道生孩子不是给自己添堵,而是让生活更幸福,否则再多的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