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妃显圣录》
早在南宋时期,有《明著录》。元明间,有《天妃明著录》《圣妃灵著录》,皆或散佚,或缺损。明朝末年,林尧俞意外收到旧本,便自行整理后,再将稿本送给湄洲祖庙住持僧照乘。后来,照乘于康熙十年(1671)刊行。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博物馆购置《天妃显圣录》刻本一册,后移交总督府图书馆典藏,故书既上博物馆购书日期,又有“台湾总督府图书馆藏”印痕。台湾光复后,该书归台北“国立图书馆台湾分馆”收藏。1970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此本点校铅印,编入《台湾文献丛刊》第77种,始传为妈祖故里人所熟知。
二、林清标《敕封天后志》
清乾隆年间,惠安教谕林清标以编写妈祖“信书”为己任,搜集到大量的丰富的资料,然后进行分类梳理,遂于乾隆四十三年编成《敕封天后志》(上、下卷)。
三、《天后圣母圣迹图志》
在清代,有多种“图说妈祖”的绘画作品,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有《天后圣母圣迹图志》(简称《圣迹图志》)与《天后圣母事迹图志》(简称《事迹图志》),尤以《圣迹图志》为珍贵,有中国古典木板连环画开山作品之美称。现有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镌本,书名《天后圣母圣迹图志全集》。

《天妃显圣录》

清·林清标《勅封天后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