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出来散步消食,看到南开公能实验学校的几位小学生围在一起,天南海北畅谈。
我围观片刻,按捺不住讨论欲,也就参与了进来。原以为只是轻松闲聊,可孩子们思维的活跃、知识涉猎的广泛,着实令我这个以写文章为生的过来人大为惊叹。他们从游戏聊到职业,从动画谈到影视,又从历史谈到地理,还探讨了文学诗歌,甚至涉及一些生活科学和社会议题,每一个话题都展现出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满满的好奇心。
这让我恍惚:如此高质量的辩论谈话,这真的是一群小学生?
一瞬间,我的思绪回到100多年前。那个时候的南开就有这种风气,南开学子周恩来、邓颖超、马骏等人,经常组织、参与各种社团,激辩时代风云。
我辈虽未亲见,但透过各种历史资料碎片,想到前辈们的风姿,总是悠然神往。
没想到时隔100多年,南开遗风,还能传导到今日的学子身上。如果张伯苓、严修泉下有知,该多么欣慰。
当晚我写了一些聊天笔记,这两天进行了整理,今天分享给大家。
1、游戏与职业:电竞梦想背后的现实考量
一开始,我和孩子们就聊起了职业电竞,我觉得这个话题好切入,总比聊AI大模型和小米发布新车要好。
在他们眼中,职业电竞选手是个相当光鲜的职业,收入高得惊人,能达到百万级别。其中一个孩子一脸憧憬地说:“职业电竞选手打比赛赢了能拿好多奖金,要是成了明星选手,赚的钱更多,感觉好厉害。”
可当话题深入,他们也意识到其中的难度。有个孩子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哥哥,特别喜欢打游戏,就想去打职业,结果去试了一段时间,发现根本不行。每天都要训练好久,比上学还累,而且竞争特别大,最后没办法,只能回来继续上学,他说还是学习简单点。”我也和大家分享了近期的“京东电竞成网瘾治疗机构”这个热梗,这让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似乎都在思考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谈到家长对孩子打电竞的态度,现场就炸开了锅。我作为过来人,不认为游戏和电子竞技是洪水猛兽,我支持孩子适度游戏,可以益脑益智。在他们看来,虽然电竞是新兴行业,但也不能盲目,这项运动不适合多数人,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孩子们的讨论让我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游戏与职业,以及家长该如何理性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2、动画与影视:国产动画的魅力与对本土影视的偏爱
话题很快转到了动画上,《哪吒》《熊出没》《喜羊羊》《猪猪侠》等国产动画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孩子们对动画角色的设定如数家珍,比如谈到《哪吒》,一个孩子兴奋地说:“《哪吒2》里有些反派后来洗白了,这种反转特别有意思,让角色更丰富了。” 另一个孩子则提到了《哪吒》结尾有《西游记》相关的梗:“如意金箍棒可厉害了,还有裂空爪,我在好多动画里都看到过。” 让人意外的是,他们还会把中西神话元素混合起来讨论,“奥丁、雷神索尔也超酷,不过我还是觉得咱们自己的神话故事更有意思。”
对他们的神跨越,我赞赏地点了点头,这种激辩一方面体现出孩子们对不同文化元素的接纳与融合,一方面也彰显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说起影视明星,孩子们立马来了精神,纷纷列举自己喜欢的中国影星,周星驰、成龙、刘德华、周润发等名字脱口而出,还能说出他们的经典作品。当对比漫威电影时,孩子们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还有人说“漫威垃圾”。
我觉得这也不能怪他们,比他们大一些的孩子,就是已经步入大学生的这些青年。他们那个时候看到的漫威电影是《美国队长1--3》《复仇者联盟1--4》《钢铁侠1--3》这种兼具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精品,而现在的小孩看到的是迎合各种LGBT群体和政治正确的黑人美国队长、女性黑豹等等电影,甚至隔壁的《白雪公主》也已经变成了黑人。
在他们眼中,国产电影不仅有精彩的剧情,还能传递很多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这种对本土影视文化的偏爱,反映出国产影视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以及对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
3、历史与地理:文明的传承与国际政治的思考
不知怎么,话题跳到了历史领域,孩子们对四大文明古国十分熟悉,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中国,他们说得头头是道。
但说到夏朝,却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有的孩子说:“国外有些学者质疑夏朝的存在,觉得没有足够的考古证据。” 另一个孩子立马反驳:“我们中国有很多古籍记载,而且考古也发现了一些线索,夏朝肯定是存在的,大概有3500年历史呢。”
他们对民族历史的关注和多维度看法,不仅仅让人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更让我这个中年人感到汗颜,因为在我那个时代,只会背诵“夏商周”历史朝代顺口溜。
接着,孩子们又聊起了国际政治与冲突,俄乌冲突成了热门话题。他们支持俄罗斯,一个孩子分析道:“美国减少军事援助后,北约其他国家就接手了,感觉俄罗斯压力还是很大,但俄罗斯很厉害,不会轻易被打败。”
我再次赞赏的点头,倒不是认同他支持的对象,而是赞赏他的新闻敏感度。这段时间,美国确实威胁不再支持乌克兰,而欧洲国家又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援乌计划。
谈到冷战,他们也能说出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东西德分裂等重要事件,这让我很惊讶,没想到他们对国际政治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而在台湾问题上,孩子们虽然知道党派林立,但也明白收复台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
在地理与文化方面,孩子们对中国的景点充满向往,杭州西湖、雷峰塔、黄鹤楼、三星堆遗址,每一个地方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还能和《哪吒》电影联系起来,“三星堆里的青铜面具好神秘,感觉和电影里的一些元素很像。” 他们还谈到了方言和饮食文化,说起孝感话,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对川渝辣食和辣条更是赞不绝口,“辣条太好吃了,我每次都能吃好多。” 这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对家乡文化和地域特色有着深深的热爱。
4、文学与诗歌:对经典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较真
诗词是孩子们绕不开的话题,李白成了他们的首选偶像,《静夜思》《将进酒》等经典诗作,他们信手拈来。
一个孩子背诵《将进酒》时,气势磅礴,让人仿佛看到了李白的豪放洒脱。谈到杜甫,孩子们也毫不逊色,《春夜喜雨》《绝句》等作品同样熟悉。他们还对唐宋八大家展开了讨论,有人提出疑问:“李白这么厉害,为什么没入选唐宋八大家呢?”
我本想插话,给他们科普常识。没想到他们很厉害,还会自我修正,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他们明白了唐宋八大家侧重散文方面,而李白以诗歌闻名,这才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多音字的发音也很较真。“将进酒” 的 “将” 到底读 “jiāng” 还是 “qiāng”,“远上寒山石径斜” 的 “斜” 读 “xié” 还是 “xiá”,大家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显然,这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严谨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依然对传统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深入学习和探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5、其他杂谈:科学、社会议题与孩子的独特视角
孩子们的思维天马行空,一会儿又聊到了科学与生活。在生物知识方面,他们讨论尿液的营养、益生菌的作用,虽然有些观点还很稚嫩,但充满了探索精神。一个初一的孩子自豪地说:“我现在身高都1.75米了,比好多大人都高。”引得其他孩子一阵羡慕。
谈到社会议题,孩子们的观点让人忍俊不禁。说到公益捐赠,我开玩笑说要不把你们的零花钱捐赠出去吧,有个孩子调皮地说:“要不捐空气吧,反正空气到处都是。” 这看似玩笑的话语,却反映出他们对公益的懵懂认知。
在民族问题上,他们讨论犹太人、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还提到了爱因斯坦,从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正在努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认识社会。
这场与孩子们的深夜谈话,就像一场知识的盛宴。他们的知识跨度之大(我只是做了稍加引导),涵盖游戏、影视、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领域。而且还有很强的现实关联性,从职业选择、学习压力到国家认同等议题都有涉及。
我特意问了他们的年级,这些孩子大多五年级或者四年级,最大的一位是初中一年级。真乃后生可畏,让人欣喜。
写在最后:总有人和我说,00后和10年是沉迷网络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是集体无意识的一代。但通过这种交流,我真的很欣慰,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他们的交流,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思考是多么重要。
总之,如果还有人说00后和10后是垮掉的一代,请把我的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