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5句人间清醒诗词,助你告别迷茫惆怅

香巧浏览文化 2025-02-23 04:43:07

01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唐·朱庆馀《归故园》

竹林间的小径,时常任由被风儿轻轻地打扫着;柴门紧闭,日子在平淡中流淌,无忧无虑。岁月静好,不过如此,一抹淡泊,几许悠然。这般闲适,像极了周末关闭手机的日子,任朋友圈热闹非凡,我自阳台种花,厨房煲汤,享受"慢半拍"的从容。

0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当行走至溪水尽头,却并未止步于困境,而是悠然坐下,欣赏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象。王维教我们要以垂钓者的耐心等待转机,真正的智慧,往往在看似绝境处悄然生长。

03

半篙春水一蓑烟,抱月怀中枕斗眠。

——宋·黄春伯《绝句》

撑篙行于春水之中,一蓑烟雨相伴,怀抱明月入梦,枕着北斗而眠,一幅淡泊宁静又充满诗意的水上生活场景。这意境是露营帐篷外的星河,是农家院竹椅上的瞌睡。所谓诗意,不过是给寻常生活添点浪漫滤镜。

04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 先秦·佚名《六韬引谚》

这十六字道破人间名利场真实的剧本,你若置身繁华市井,目睹众生忙忙碌碌,你就感叹世人纷纷攘攘,往来不断,不过是为了一日三餐,然后衍生的各种追逐利益。

05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孟郊笔下的大丈夫志气如剑,光芒四射,意指英勇之人不仅胸怀壮志,更能在关键时刻彰显力量与锐气,这份锋芒,在文天祥《正气歌》里化作星辰,在秋瑾诗句里凝为霜刃。

06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借飞鸟思念林泉,池鱼怀念深渊,寄寓自己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与回归本源的渴望。每个人乡愁如候鸟迁徙的本能,是根植血脉的呼唤。就像江南人总惦记青团艾香,塞北客难忘莜面滋味,这份眷恋是灵魂的指南针。

07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子美虽有纵览江海的宏图壮志,但也选择了洒脱随性的生活,伴着日升月落,岁月更迭,体验生活的跌宕起伏。既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的执着,又得庄子"相忘于江湖"的通透。不愿拘泥于世俗功名,悠然度日的人生哲学,堪称绝妙。

0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留下的处世锦囊,唯有淡泊名利,才能使志向明晰;只有心境平静,方能抵达长远的目标。修身养性、静水流深的人生境界,才能达到内在修为与外在成就的和谐统一,颇有警世劝人之妙。

09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司马迁《陈涉世家》

司马迁借陈涉之口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挑战了世袭贵族的特权观念,点燃了民众追求平等与公正的热情。这一掷地有声的反问,犹如冲破束缚的霹雳,唤醒了无数不甘命运摆布的灵魂。从陈胜到洪秀全,从黄巢到孙中山,多少改写历史的火种,都源自这句冲破桎梏的呐喊。

10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东坡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坎坷后,回首过往,一切困顿与挫折已然释然。他以超脱的心境告诉我们,无论经历过怎样的人生风雨,只要乐观面对,一切都是浮云。富有禅意,有如见过三峡险滩,历过洞庭风浪,方知人生起伏不过船头浪花,经历过打磨之后,一切都看和淡然与豁达。

1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的静心术,构筑小屋于喧闹人间,却似置身世外桃源,无闻车马嘈杂之声。如同苏州园林的漏窗:任墙外车马喧嚣,自有竹影清风入怀。只要心灵深处的超脱,只要内心远离尘嚣,便能在任何地方觅得一方清静之地。当你追求精神自由、摒弃世俗纷扰,就会选择方寸之地以栖息灵魂。

1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八个字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图腾,在金秋之际,闲适地采摘菊花于东篱之下,不经意间,那秀美的南山映入眼帘。如同老农歇锄望云,孩童扑蝶逐香。以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这般悠然,在齐白石的写意画里舒展,在沈从文的边城故事中流淌。

1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手握竹杖、脚踏草鞋,以此轻盈装备替代骑马出行,轻轻松松;身披一身蓑衣、一生风雨,毫不畏惧,乐于接受生活的种种考验。这是饱经风霜之后炼就的豁达人生观的写照,粗茶淡饭养精神,风雨无阻自从容。

14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宋·周敦颐《对莲》

调侃那些沉醉于红尘荣华者,自己则独对莲花,超凡脱俗,成为了一个世外仙人。周敦颐的莲花,是出淤泥的君子,更是照见本心的明镜。这般超然,在朱自清荷塘月色里荡漾,在季羡林《清塘荷韵》中亭亭。

15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宋·杨万里《又自赞》

春日里,醉倒在绚烂的落花之中。抬头望向天空,只见繁星点点,眼前的宇宙都为我铺开了一张温暖的床榻。以天为衾,以地为枕,沉醉在这无边的夜色与花香之中,大抵是人间之大美。人间最奢侈的享受,往往都是免费的。

16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近现代·毛爷爷《七律 登庐山》

这双冷眼如井冈山上的望日亭,既看穿风云诡谲,又怀抱赤子热忱。他老人家目光审视国际风云变幻,热烈的情感如同狂风暴雨般激荡着祖国的江山大地。领袖人物胸怀天下、矢志不渝的革命激情和崇高理想,令后世人代代尊敬他老人家。

17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汉·佚名《生年不满百》

古代诗人感叹生命短暂,然而人们却常常忧虑千年之事。千百年来,人类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一直都有不可调和的茅盾。读书人害怕典籍散佚,真正的智者总为文明传承夙夜忧心。

18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唐·白居易《赠吴丹》

身为官员,却能在繁忙的公务中保持恬静淡泊,居住之处也随之显得幽静宜人。虽身在仕途,仍自律地寻求生活中的雅致与悠闲,的确是一位很亲民的官员。这般境界,在郑板桥"衙斋听竹"中回响,在汪曾祺"随遇而安"里生根。

19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劳作于田野之间,衣物被露水沾湿也不足为惜,只因所做的一切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既然选择了归隐田园、躬耕自给生活方式,那就由衷热爱与坚定信念。这般坚守,在袁隆平的稻田里抽穗,在敦煌守护者的面庞上刻下沟壑。

20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唐·白居易《船夜援琴》

人在弹奏古琴时体悟到,内心平静,则琴音亦显清淡,古人今我共融于同一片音乐的宇宙之中。以音乐为媒介,阐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相通与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白居易笔下琴声如西湖平湖秋月,既映照当下心境,又连通千年悲欢。

2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的赤子之心如同山涧清泉,未曾沾染市井尘埃。这骨子里倾心于山水田园,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自由、亲近大地的纯粹,天然去雕饰,最是动人。

22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骏马骨骼强健,力量已蓄,它的志向在那遥远的万里之外。以千里马比喻胸怀壮志之人,生动展现他们具有无比潜力和凌云之志,渴望驰骋疆场,实现宏伟抱负,字里行间满满的正能量,直击人心。

23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唐·白居易《香山寺二绝》

空山之中,万籁俱寂。独自漫步在这幽静的山谷之中。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云朵在天空中悠然自得地飘荡着。还有什么红尘俗世比此时更加清新明丽。这般境界,是退休教授的山居笔记,是护林员的日常巡山,还有什么比如此境界更奇妙动人?

24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唐·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

谪仙人李白立下宏大志愿,致力于创作传承千古的文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让光辉流传千载,照亮后来者前行的道路,这就是诗仙对文化传承与文学贡献的豪情壮志,让盛唐气象永驻人间。

2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借沉舟与病树象征过去的挫折与困顿,但在它们身旁,无数船只扬帆起航,生机勃勃的新绿覆盖原野。这就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生命哲理,如同野火后的草原,焦土之下,新芽正破土而出。

26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在这秋日江边,独自一人的诗人一边高歌,一边举樽畅饮,静静地垂钓于浩渺江面。极致孤独而又充满诗意的情趣,是文人仕大夫的标签,他们寄情山水、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多少人难以企及。

27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人生短暂,应当把握当下,在有酒可品时尽情尽兴,因为死后纵有万千遗憾,也无法带至九泉之下。既如此,不如及时行乐。我们总说"改天相聚",却不知最该珍惜的,是此刻窗外的晚霞与手边的热茶。

28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明·唐寅《桃花庵歌》

醉卧花间,醒来又在花前静坐,反复循环,把酒言欢与花香鸟语相互交融,很是逍遥自在、醉舞花间的诗意生活,这是独属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超脱世俗、随性洒脱的性格特点。唐伯虎的洒脱,是文青打卡咖啡馆的古代版。区别在于:今人拍完照就走,他却把灵魂种在了桃花树下。

29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选择驾一叶扁舟,消逝在茫茫江海,将自己的余生寄托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人生历经世事沧桑后,就会向往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的生活态度。东坡的江海梦,是现代人向往的"数字游民"生活,不必豪宅名车,只要笔记本与网络,便能将办公室安放在洱海边、雪山脚下。

30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唐·韦应物《简卢陟》

手中仅有一瓢佳酿,却足以慰藉旅途中的风尘仆仆。以酒喻情,寥寥数语传递出一份对朋友的关怀之情和对人生的温暖感悟。瓢酒是寒夜便利店的关东煮,是异乡街头偶然听见的乡音。最深的温暖,往往藏在最简单的关怀里。

31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他选择了洒脱应对,设想明日披散头发,乘舟而去,摆脱束缚,任意江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不屈从现实的傲骨风姿。李白的叛逆是中年辞职学画,是白领转身开民宿。不是逃避,而是懂得:真正的成功,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32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自我歌唱、舞蹈,尽情释放心怀,不受任何约束与阻碍,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词人追求个性解放、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对逍遥人生境界的赞美。真正的自由,从接纳"他人眼光不过耳旁风"开始。

3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硬骨铮铮作响,不屈于权力之下,一个游侠剑客,怎么可因权贵而对别人点头哈腰呢。诗句如烈酒烧喉,这是他独立人格的高贵与率真,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有一份不可侵犯的坦荡笑容。

34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唐·白居易《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白居易以磅礴之势投身于浩渺烟波,胸襟开阔、心境超越尘世喧嚣的豪情壮志,他的豁达如钱塘潮涌,既包容宦海浮沉,又涤净俗世尘埃。这境界恰似登临泰山之巅,俯瞰云卷云舒,天地辽阔,何必困守方寸得失。

35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白居易《花非花》

人生如春梦般短暂无常,来时如同花开刹那,去时又似朝云瞬息消散,难以追寻其踪迹。白居易的时光感怀,如同老照片泛黄的边角,那年桃花的绯红,那夜酒香的醇厚,终究化作记忆匣底的沉香,愈久愈显珍贵。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18

香巧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