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韭菜的朋友可能发现,最近几年韭菜的口感怎么越来越不对劲了。
滋味没以前香,也没以前脆生,反而有些干巴巴的。
一般来说,种植韭菜的土地、大棚许多年都不会变的。
你经常买到的韭菜,产地都大差不大。
为什么明明来自同一片土地的韭菜,却没有以前好吃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国家在2023年提高了韭菜的农药残留标准。
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不允许韭菜残留那么多农药,可标准一实施,韭菜就可以残留更多的农药了。
根据国家2021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杀菌剂腐霉利在韭菜种的最大残留量不能超过0.2毫克/千克。
杀菌剂腐霉利是什么?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农药残留专家会议的结论,腐霉利是一种低毒杀菌剂,主要用来防治灰霉病、菌核病、黑星病等病害,是标准板正的农药。
然后,到了2023年2月底,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抬高了农药残留量的标准,杀菌剂腐霉利在韭菜种最大残留量提高到5毫克/kg。
(来源:澎湃新闻)
足足提高了25倍!
也就是说,现在你吃的韭菜,农药残留比过去多了足足25倍!
不是这样的,哪怕是这个标准没有实施以前,韭菜的农药问题都是很严重的。
农业农村部官网的数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对2020年农产品进行抽检,发现韭菜的不合格问题最严重。
腐霉利、4-氯苯氧乙酸钠、毒死蜱等农药残留超标非常严重。
尤其是腐霉利,超标共352批次,都是从韭菜种检测出来。
所以说,韭菜的农药残留问题,从来都是很严重的。
首先,2021年以前,根本没人知道韭菜残留多少农药最合适。
现代的种植业,大家都知道,想吃到毫无农药的蔬菜基本不可能。
每样蔬菜或多或少都有农药残留,不过部门有严格规定,残留量不允许超过一定标准,不然会危害健康。
而韭菜当时的标准是0.2毫克/千克,问题就在于,这个标准当时没人知道对不对,好不好。
因为我国大部分蔬菜农药残留标准,都是参考《国际食品法典》(CAC),
有意思的是,国际法典根本没有关于韭菜的农药残留标准,因为西方人根本没有吃韭菜的饮食习惯。
无可奈何,当时我们只能勉强用洋葱的标准来当作韭菜的标准。
就这样持续了很多年。
但是实操下来发现,这标准定的太低了,随随便便就抽查出不合格的韭菜。
于是后来经过多方研究,才终于敲定了合适的标准,也就是5毫克/千克。
抬高了农药残留的标准,很多农户开始放飞自我了。
以前标准严格的时候,他们还比较忌惮,哪怕超标了,也不会超太多。
现在标准提高了25倍,那岂不是随心所欲。
反正只要不超过5毫克/千克就行,我放4.9毫克/千克又怎么样呢?
所以,农药残留增多,韭菜口感直线下滑。
我们都知道,农药虽然防病防虫,但是太多农药也会让韭菜变硬、纤维增多,影响韭菜的风味物质合成,香味大大减弱。
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韭菜越来越难吃的原因。
还有,因为你能买到的韭菜,供货源都是比较固定的。
这些韭菜都是从同一个田地、大棚里出来的。
农药用多了,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然后韭菜的本身结构也都变了。
胖东来是河南许昌的一家连锁超市,在全国算是一家网红大品牌。
最近有很多人冲到胖东来,把韭菜抢购一空。
原因就是——胖东来因为农药问题,一直都没有出售韭菜,而是自己弄了一个田,自己种韭菜,保证农药安全,然后再拿出来卖。
一上架,韭菜就被抢购一空。
而很遗憾的是,也许只有许昌人才能获得这种“优待”,外地人只能望之莫及。
可见,韭菜的农药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大家渴望天然质优的韭菜已久了。
虽然说韭菜的农药残留量放宽了25倍,味道也不如以前好吃,但也不用太过担忧。
根据中国膳食消费数据和世界腐霉利病毒学的风险评估,腐霉利残留量在30毫克/千克以上,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现在的韭菜农药残留都在5毫克/千克以下,远远达不到危害健康的标准。
而且, 之所以订立5毫克/千克的标准,主要还是参考日本、韩国这两个跟我们饮食习惯相近的国家,他们也是这个标准,施行了很多年,效果十分平稳,我们也就采用了。
另外,这只是腐霉利的残留标准,不代表所有农药的残留标准。
除了腐霉利,其他农药残留标准暂时没有出现变动。
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只是,客观事实已经显示,韭菜的口感、风味大不如前了。
要吃到过去的那种韭菜,也许真的要自己动手才能实现吧。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一个关注,后面我继续带来种植的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