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英文名称由“BAIC BluePark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变更为“BAIC ARCFOX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北汽蓝谷表示,此次更名旨在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主业,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契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北汽蓝谷是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子公司北京新能源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2018年,北汽蓝谷通过资产重组成为A股主板上市的唯一新能源整车企,它背负着北汽集团新能源转型的重任。
熟悉北汽蓝谷的网友都知道,该公司过去曾依赖于B端市场,连续七年登上国内纯电动车销量冠军宝座,就连刚进入国内的特斯拉都要避其锋芒。

到了2020年,伴随着国内新势力的崛起,和其他传统车企的介入,再加上B端市场开始逐渐饱和,北汽蓝谷遭到了迎头痛击,在市场丧失了竞争力。
北汽蓝谷也在谋求转变,2018 年 7 月5 日,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极狐汽车是北汽蓝谷旗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因极狐承担着北汽新能源战略转型以及冲击高端的重任,北汽为极狐投入大量资源。

极狐汽车先后与麦格纳、华为等业内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其与华为的合作要比赛力斯、阿维塔等品牌更早。
与同行业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极狐汽车一直手握“好牌”,但在2024年之前并未将牌打好。
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年销量为113860辆,同比增长 23.53%,其中极狐作为主力军,销售总量达81017辆,同比增长170%。
在市场上“蹉跎”了数年之后,作为“大厂新能源”之一的极狐汽车,终于在2024年扳回一局。

2024年销售表现,虽然大有起色,但是亏损依旧巨大。话说回来,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还是亏损为主,北汽蓝谷也不是个例外。
1月24日,北汽蓝谷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5亿元至69.5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54亿元。
一个公司这样亏,显然没钱早玩不下去了。北汽蓝谷牛的地方就在于作为上市公司,它的融资能力真是强,此外,还有北汽集团的强大背书。

再说几句
北汽作为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此前过度依赖于B端市场、网约车市场,没有真正面对消费者市场,错失了良机。
从本次改名来看,北汽蓝谷包括极狐并没有选择躺平。只是市场留给北汽极狐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最近爆火的电影哪吒,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北汽蓝谷改名后能逆天改命吗?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扶不起的阿斗 害了广大股民
试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