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小米SU7 Ultra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跑出2分9秒944 的成绩,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官方认证圈速纪录。
雷军表示,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更是新传奇的开始。在官方发布这一消息后,保时捷官微转发了相关微博并点赞。
保时捷表示,恭喜小米汽车新圈速,此刻点赞中国制造,也致敬所有心怀梦想的挑战者和探索者。

这条微博发布后引发热议,网友称赞“保时捷有大格局”,相关话题还冲上了热搜榜。
小米汽车收获的是保时捷的认同,保时捷收获的是所有路人的点赞,这就是双赢。保时捷这一波确实是拉好感了,也给自己拉了一波流量。
对于SU7 Ultra,雷军指出,性能只是小米SU7 Ultra魅力的一部分,小米SU7 Ultra的设计初衷,就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

“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这就是小米SU7 Ultra的目标。
保时捷的日子,如今也不好过。近日,保时捷开启了一项全球裁员计划,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再削减1900个工作岗位,其中位于德国西南部斯图加特-祖文豪森和魏斯阿赫的主要工厂职位数量将减少15%。

此前,保时捷已在2024年宣布不再续签1500名固定期限员工的合同,另有500名员工合同即将到期,如今裁员名单还将再增加1900人。
数据显示,保时捷2024年全球累计交付31.07万辆,同比下滑3%,其中中国市场的跌幅达到了28%,全年累计交付只有5.68万辆。

要知道在2024年,除了中国市场以外,保时捷在全球其他主要单一市场均保持着增长趋势。
“不降价”曾是保时捷的底线,但2024年其部分车型终端优惠超10万元,但销量仍在下滑。
2022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尚有9.33万辆,但此后三年连续下滑,2024年直接腰斩至5.69万辆,对比巅峰时期跌幅高达39%。
曾经,保时捷在华的全球销量占比能到30%左右,那时全球每卖出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销往中国。

过去一年保时捷主要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更换保时捷中国一把手,其二是裁员以及减少经销商门店数量。
保时捷为完成销量目标向经销商压库存,导致后者资金链紧绷,甚至联合抗议“逼宫”德国总部要求补贴。
此外,保时捷开启中国区裁员,包括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其中正式员工裁员10%,外包员工裁员30%,赔偿或按N+6的标准执行。

再说几句
对保时捷来说,中国市场是一块超级大肥肉,正是拿下了中国市场,保时捷才站稳了豪车品牌的头部位置。
如今,保时捷的很多性能尤其是爆发力已被电车平替,舒适性被电车超越,油耗被混动完虐,没有了这些优势的保时捷,只剩下品牌溢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