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像我们如此重视亲情的国家来说,除了春节之外,中秋节就是另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了。
但就是在这一天,广州番禹区一个女生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十天后,女生的遗书就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其中内容我看了一下。
太让人唏嘘了!
遗书中通篇是在表达歉意:
“妈妈,当你看到这张纸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妈妈对不起,女儿没能给您尽孝,女儿只是太累了,想睡一个觉……”
在内容中对于作业繁重、学校排名、疯狂补课、家里的债务这些本不是自己的问题上,她内心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妈妈,要是没有我,你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对不起妈妈,都是我的错,我只能现在让你止损了……”
我在想,孩子认为自己的存在是父母的负担,甚至觉得自己离开世界是对妈妈的“止损”,可怜的孩子却从来没发现,也许错的不是自己,而是这个世界呢?
写到这里,我在想我们的教育到底是真的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危险呢?
越懂事越抑郁在自己都快绝望想要放弃生命的时候,心里还想着自己没有帮父母尽到孝道。
还有什么“妈妈,我用了您太多的钱,真的对不起”。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我的一大堆来访者常说的话:
对不起;
都是我的错;
如果不是因为我......
这些看似礼貌自责的话背后,殊不知压抑了多少无助和痛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长大后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就越大。
之前看到一本书是这样说的:“懂事,可能是深度无助”。
书中这样解释:
我们社会所赞许的“懂事”,可能是一种陷阱——一种让人主动灭掉自己活力的陷阱。当真是这种情况时,这种懂事就会是一种深度无助。
太多懂事的人,因为小时候不被接纳,或者总是被挑毛病。成长之路上为了避免被讨厌,所以常常伪装成被人期待的样子,可这样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和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里曾说:“讨好型人格对于温情和赞赏有极度需求”。
自体心理学指出,此类孩子在很早之时便丧失了“内核自体”,因而这些所谓的“乖”与“懂事”,皆是建立在以失去活力作为代价的基础之上。
他们不敢抒发自身的真实感受,安全感与爱严重匮乏。
还记得李玟天生左腿有缺陷,两岁的时候就被送进医院做手术,可这手术没成功。医生拿一根很粗的铁棒穿过她左脚的脚跟,腿上还打上了石膏,她整个人都动不了啦。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自己隐瞒疼痛,从来不和别人说,要知道这个时候她才是个几岁的女孩。
那时的她该有多么恐惧,多么难受,但又是多么懂事,为他人着想。
在咨询中,其实最难处理的就是过度“懂事”的孩子,因为他们会自我攻击,常常因为找不到发泄口而崩溃。
所以越懂事的孩子越抑郁,也越危险。
别让孩子再愧疚了“我见过您因身上的债务而烦躁,我也见过那些有钱人的夸张……”
“妈妈你经常说我用了你太多钱,要是没有我,你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您不再给我花钱了,也不用那么累了。”
遗书中的这段是最让人难过的。
很多父母习惯把自己的压力和责任往下一代传递,我时常在想孩子如果反过来想就好了:
“妈妈既然选择生了你,无论从法律还是伦理道德,养你就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做的好并不是高功颂德的事情,做的不好相反是自己没尽到义务。因为这是父母选择的,孩子在这件事上是无法选择的,本身从出生这件事上就是“不公平的”。
遭受“苦难霸权”的孩子,难以坦荡地享受快乐,这致使孩子形成了缄口、顺从的习性,进而使得孩子被愧疚感与羞耻感所包围。
这些愧疚感就是孩子“抑郁症的种子”。
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你怎么看待爸妈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这样的说法”。其中有个高赞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曾经做过孩子的父母一定也不希望自己曾经父母这样PUA自己吧,可为何却把这份痛苦带给自己的孩子呢?
从心理动力学来看,的确有其缘由,那就是为了让孩子理解当初的自己。
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次父母在为孩子祈福时总把健健康康,快乐成长放在第一位。
但愿未来,我们能知行合一,真正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