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张照片让冉光辉迅速在网络走红,十年后,他又一次成为大家讨论的中心。
依旧是重庆这座城市,依旧是他熟悉的身影,肩上扛的是生活的压力,手里牵的却是对未来的希望。
他就是重庆“棒棒”冉光辉,两次走红网络,两次触动人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为了时代的关注点?他身上,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故事呢?

重庆被称为8D魔幻之都,因为高低不平的地形,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职业——“棒棒”,一根竹棒,一条绳子,他们用肩膀扛起货物,也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2009年,为了告别贫困,为了让妻子和三个孩子过上更好的日子,快四十岁的冉光辉带着一家人,告别了熟悉的垫江县农村老家,来到了热闹的重庆打拼。
信源:再访“重庆棒棒父子”:我的爸爸是超人2024-12-25新重庆-重庆日报

但是,现实比他预料的更艰难,因为学历不高,年纪也大了,他找工作四处碰壁,他试过各种各样的活,但是因为没技术、没经验,总是被拒绝。
经过多次尝试,在老乡的帮忙下,他当上了一名“棒棒”,每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冉光辉就出门了。

一根一米多长的竹棒,一根结实的绳子,加上一身力气,就是他赖以生存的全部工具。
批发市场、小区楼下、大街小巷、码头车站,哪里都能看到他,几斤重的蔬菜水果,几百斤的家电家具,东西多重都不要紧,只要顾客需要,他就用肩膀扛起来,送到指定地方。
这活儿很累,重庆的山路不好走,他经常要扛着重物爬坡上坎,特别是朝天门码头,台阶特别陡,他得特别小心,才能保证东西和自己都安全。

他扛过的最重的东西,有470斤,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喘气也越来越粗。
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因为他心里清楚,他流的每一滴汗,都关系到一家人的生活,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撑下来的,只有他自己明白,为了家人,再苦再累都能扛。

冉光辉的收入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一百多块,差的时候可能只有几十块,甚至更少,每跑一单生意,收入从几块到几十块不等。
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赚到的钱却不一定多,但他从不灰心,他坚信,只要努力,生活会逐渐变好。

他总是满怀希望地对妻子说:“等攒够了钱,我们就在重庆买个房子,让孩子们都能好好上学。”晚上回到那间只有二十平米的小出租屋,一家五口住在一起,显得十分拥挤。
夫妻俩凑在一起数着一天的进账,看着渐渐增多的钞票,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日子虽然辛苦,但充满盼头。
然而,生活总是不平静,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冉光辉接到了一笔生意,需要把20包衣服送到指定地点,价格谈妥后,他立刻脱掉上衣,开始一包包地搬运。
重庆的夏天非常闷热,为了不让汗水浸湿衣服,也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他习惯赤膊上阵,费了好大力气,他终于把最后一包衣服扛到了地方,结果却让他傻眼了,之前送来的衣服竟然全部消失了!

这批衣服很值钱,就算冉光辉辛辛苦苦干好几天,也挣不够赔偿的钱,他一下子懵了,心里充满绝望和委屈,想着这下该怎么办,要赔偿这么大一笔钱。

但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去找货主,赔偿对方的损失。“就当这几天白忙活了,花钱买个教训吧。
以后做事一定要更加仔细认真。”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冉光辉的诚信赢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甚至有些客户愿意等待,也要请他来搬运货物。

冉光辉的儿子两岁后,为了贴补家用,妻子也开始在餐饮店当服务员,白天,冉光辉经常要扛着沉重的货物,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冉俊超。
他总是这样,一手扛着货,一手紧紧牵着儿子,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里奔波,儿子也很懂事,总是牢牢抓住爸爸的手,另一只小手里还拿着书,专注地看着。

2010年的父亲节,一位摄影师偶然路过,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并把照片上传到网络,一张照片在网上火速传播,深深打动了很多人,大家都被这位普通父亲的伟大父爱所感动。
“肩上扛着家庭,嘴里叼着自己,手中牵着未来!”这句话成了当时最流行的网络评论。

冉光辉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棒棒爸爸”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中,许多媒体都想采访他,希望了解他背后的故事,甚至有电商公司想跟他签约,邀请他做直播带货,但是他大部分都拒绝了。

“我就是一个下力气干活的人,有什么值得写和拍的呢……”“我不想把自己给卖掉”,他这样解释自己拒绝签约的原因,他心里清楚,自己只想老老实实地当好“棒棒”。
对于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媒体,他才勉强同意接受采访,朴实地说:“我也不会说什么,你们想拍,就跟着我拍吧。”

爆红网络后,冉光辉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他还是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一直忙到天黑,重复着做“棒棒”的工作。
为了能多赚点钱,多扛些东西,就算是在寒冬腊月,他也经常光着膀子干活,一年到头,365天里,除了过年回老家那十几天,他几乎都在工作岗位上。

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让他的双手变得很粗糙,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手指关节也严重变形,甚至都弯曲了,腰椎也出了毛病,走几步路就会疼。
如今,时代在变化,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东西,外卖也越来越方便,这让传统的“棒棒”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疫情期间,城市里都不能随便出门,更别说做生意了,冉光辉的收入直线下降,几乎断了收入来源。
为了养家糊口,他咬咬牙买了个智能手机,让儿子帮忙注册成了外卖“步兵”,开始用手机接单送外卖。

他以前当过“板车”,拉货的时候能省点力气,也动过转行的念头,在重庆,外卖“步兵”跟其他地方的“骑手”差不多,只不过他们主要靠走路送餐,每天都要走街串巷,爬坡上坎,而且还要背着很重的外卖。
不管是以前做“棒棒”,还是现在做外卖“步兵”,冉光辉的心愿一直没变,就是想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十年光阴如梭,当年的摄影师再次与冉光辉重逢,提出重现十年前那张经典照片的构想,冉光辉爽快地应允了。
还是熟悉的朝天门码头,还是冉光辉和他的儿子,但岁月无情,曾经的壮年男子已历经风霜,当年的稚嫩孩童也已成长为阳光少年。

这张照片再次引发了网络上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感叹时光飞逝,岁月流逝,同时也对冉光辉的坚韧和付出表示赞赏,赞扬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堪称“扛出来的幸福生活”的榜样。

《人民日报》将这张承载着时代变迁的照片放在了头版显著位置,并以“从山城‘棒棒’到外卖‘步兵’!扛起生活的他有了新期待”为题,讲述冉光辉的故事,展现小人物的奋斗精神。

冉光辉的生活仍在继续,他仍然努力工作,为家人奉献,他的“棒棒”精神,在时代的变化中闪耀光芒,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我们能否不忘最初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这种这种能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成绩,为自己,为家人,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