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逛街中,偶翻到今日头条的联友“空翠境中空境心”(今天换的新名,曾称:焦点跳动、动跳焦点)发布了他的应征对联:
出句:观音山上观山水;
对句:空翠境中空境心。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门
之前,“动跳焦点”联友在他系列文章的前四篇发布之时,我就感觉我们间有撞联的可能。但他说他的前两字声母为KC,这样他的对句则不会与我的撞句,他也放心了。
“小小草花无所求”联友也是好眼力!他不仅理解透了我上届获观音山征联优秀奖的对句,还透过KC的声母,准确预测出这两字是“空翠”!
有网友质疑“空翠境中空境心”中的境心,说改词是偏正结构。其实,境心一词,也是与上联的“山水”一样,既是偏正结构,又更是并列结构,而且还是“自对”的并列结构!很牛!借看“境心"一词的介绍: 境心——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 。 而“境”单字意指边界,“心”单字指中心,可见“境”与“心”是并列且有自对的关系。而组合后的“境心”又可以转义为边界内的心意或心思,引申为景象和思想,即境心合一而产生的人生境界。

观音山上观音雕像
佛经中有“心由境生,境随心转”之禅语,把“境心”阐释为由外境和内心互为印证而觉悟到人生的真谛。指人的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相互作用产生共鸣,而升华出的一种完美透彻的感悟和境界。
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翻译一下:意指自然美景得到游人心灵的美化,焕发出更深层次的美感;而人的心灵受到景观的启发,而觉悟出更加美好的意境,境心合一将萌发意想不到的完美境界。“境心”二字包涵了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感悟,也包涵两者相遇而觉悟出更加完美的“福缘名山”“来了就好”之境界。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意境在于观山、观水。子联“又见观音迎日立”的对句已经明确是“只言识性证心生”,而我们写的以及获优秀奖的“只言识性悟心生”,还有较好的对句“午言许慎用心真”都是用“心”写的。另外,33米高的花岗岩观音像,其莲花座的花岗岩上,刻有《心经》(见下图)

观音山上观音雕像莲花座所刻的《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