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彼特罗夫湾”号和“桑加蒙”号继续留在战区执行战斗任务,并于两天后返回马努斯。此后,“彼特罗夫湾”号也加入了返航行列。
“桑加蒙”号和“索旺里”号战舰已顺利完成使命,返回美国西海岸,并即将接受全面大修。与此同时,日方针对“特攻”战术的评价引起了广泛关注。
首先,从战术层面来看,尽管战争已进入尾声阶段,“特攻”战术并非最有效的打击手段,但在当时情境下,它却是唯一能给美军造成显著损失的战术选择。当然,“普林斯顿”号战舰的意外沉没是个特例,不应作为常态权衡。10月25日的战斗中,尽管97架战斗机掩护57架轰炸机实施了攻击,但遗憾的是,所有攻击均未命中目标。其次,美军对“特攻”战术的认知存在偏差。由于这种攻击方式规模较小,且此前盟军舰艇遭受的撞击多是由意外坠落的日本飞机造成,而非蓄意攻击,因此,当日上午的“特攻”事件对于美军而言显得尤为新鲜,难以迅速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最后,随着这一系列攻击的结束,“神风”特攻也迅速落幕。当天早上,大西的第一航空舰队共投入四队、13架飞机实施“神风”特攻,其中三队来自马巴拉卡特,一队来自宿务。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针对第77特遣舰队第4支队第1分遣舰队护航航母的攻击并非自杀性战术,而是一次即兴攻击,这些飞机原本并未被选定执行特攻任务。随后的第二次攻击由敷岛队执行,目标为“圣洛”号;次日早上,宿务的大和队则实施了第三次攻击。然而,从出动架次和战果来看,“神风”攻击并未能确保栗田的成功。尽管日方声称取得了显著战绩,包括1艘轻型航母因两次撞击而沉没、1艘轻型航母被撞伤、1艘轻巡洋舰被撞沉等,但这些战绩均存在夸大之嫌。事实上,10月25日上午的两次攻击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在战略调整过程中,栗田指挥官采取了8字形航行路径,并同步集结所有舰艇,随后花费两小时进行部队重组。尽管这一时间跨度看似非同寻常,但显然部分归因于日本驱逐舰试图在战役尾声阶段击沉美国舰艇的战术行动,以及救援落水重巡洋舰舰员的任务,这些行动均对栗田部队的迅速重整造成了延迟。“筑摩”号与“鸟海”号两艘舰艇在上午9点前即遭受攻击并脱离战斗序列,且均未得到驱逐舰的伴随保护。栗田部队已不具备继续攻击美国护航航母部队的条件,因此放弃了追击行动。随后,“藤波”号被调遣至“鸟海”号旁,而后者在极短时间内即告沉没;“野分”号则负责守护“筑摩”号。
随着日军舰艇的重组工作完成,“铃谷”号不幸遭遇美军空中力量的攻击,迫使战队司令官及其幕僚于11时57分紧急转移至“利根”号重巡洋舰上。关于“铃谷”号的具体受损情况,各类记录存在差异,有的指出其在11时左右遭受3枚鱼雷袭击,有的则表明其在11时14分左右被航空炸弹击中,导致鱼雷发射管发生火灾并引发鱼雷殉爆。当第77特遣舰队第4支队第2分遣舰队的舰载机飞临上空寻找栗田部队时,“铃谷”号已严重倾斜,主甲板上人员密集,显然已无法再承受美军的攻击。13时整,栗田完成了当天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转向后,命令“冲波”号击沉“铃谷”号,后者于13时22分沉没,成为日本当天损失的第三艘也是最后一艘重巡洋舰。随后,“冲波”号搭载幸存者返回编队。11时20分,栗田率重整后的部队向莱特湾进发,似有意图突入该区域并消灭其中的战舰和运输船只。12时05分,栗田向联合舰队司令部发出电报,提出了这一建议。然而,11时48分发生的事件却显得颇为蹊跷,引发了对其真实意图的疑问。据可靠记录,一艘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和四艘驱逐舰曾位于“大和”号战列舰正南24英里处。然而,这一关键情报并未引起栗田指挥官的足够重视,他未对此进行核查,并选择了不采取抵近射击的策略。尽管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航速相对较慢,且“大和”号凭借其主炮射程优势看似占据上风,但双方并未真正接敌,这一情形看似不合常理。然而,1956年出版的日方历史著作仍将此记录视为确凿无疑的历史事实。深入分析后发现,栗田所感知到的威胁实则基于臆测。外界或许认为,针对这支孤立的美军战舰发起攻击,是日本舰队在此阶段最为合理的行动选择。令人意外的是,栗田在12时36分作出了北上的决定,放弃了突入莱特湾的计划,转而寻求与位于萨马岛东北方向的敌军主力舰队进行决战。
这一决策成为了海战局势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两个关键问题的终结。在此期间,来自第77特遣舰队第4支队的护航航母以及麦凯恩麾下第38特遣舰队第1支队的航母舰载机,对栗田舰队实施了多次有效的空中打击。这些空袭加剧了栗田对于转向圣伯纳迪诺海峡决策的肯定,认为此举是避免更大损失的智慧之举。此后,尽管中路战场仍有零星的炮战发生,但历史学界的目光却更多地聚焦于栗田在12时36分所做出的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调整,深刻影响了海战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