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洛夫的电报更坚定了克鲁克向内旋转的决心,马上表示同意。克鲁克认为追击当前法军零散部队和追击英军一样没有价值,不如协同第2集团军攻击法军第5集团军,向拉赞尔一拉昂一线前进已赶不上法军,他要超越追击,断敌退路。
克鲁克把自己的决定向设在卢森堡的参谋总部报告如下:第1集团军已经向阿以西河上旋转,31日将到贡比涅和努瓦荣,以扩张第2集团军的成功。

特在距离战场 200 多公里以外德军参谋总部,毛奇对克鲁克的向内旋转表示同意,回电说:“第3集团军已经向南进到埃纳河上并向南追击。第1和第2集团军所采取的运动,与总司令部的意图相符。”毛奇命令第1、第2集团军也向南旋转,他完全忽视了在巴黎地区法军集结了一个新的集团军--第6 集团军,威胁着克鲁克第1集团军的侧后方,诚如皮洛夫所指出的:“这个命令具有极高度的重要性。似乎它完全不曾注意到自从29日以来,敌军即已开始在亚眠、莫流尔、蒙特地狄尔和罗依下车,而且这支重要的兵力也早已在亚眠以东的费勒尔斯-布里春劳克斯地方攻击了第1集团军的右翼。所以这次的过错,首先应由克鲁克负责,第二个应负责的人就是毛奇,他远离战场,在卢森堡德军参谋总部指挥和在柏林是一样的。8月31日,克鲁克坚持其决心,命令第1集团军第二天改变进军方向,不再向西南,而是向正南,企图抓住法军第5集团军左翼与之决战,然后进军巴黎。他说:“我们必须再一次号召部队做强行军。”接连不断的冲锋陷阵,已使克鲁克第1集团军的士兵筋疲力尽。他们踉踉跄跄,满面尘土,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活像一具具会行走的稻草人,机械地行进在布满弹坑的道路上。他们边走边睡,连续行军4天,随时都会瘫倒下来。鼓舞他们前进的唯一“到了巴黎,这一切都会好了。”动力是能早日进入巴黎。克鲁克所部为了要赶在法军站稳脚跟之前予以围歼,兼程进军,越过了贡比涅,渡过了瓦兹河。由汽车运送的步兵竟远远超过预定目标,到达马恩河。克鲁克“向内旋转”,最大的问题是右翼必然暴露,可能受到在亚眠一带集结的莫努里第6集团军和巴黎卫戍部队的袭击。克鲁克没有看到法军从亚眠威胁其右翼的严重性,甚至也没有向上级报告有此项威胁的存在。他认为莫努里的部队大多是残兵败将,无足轻重。法军到处吃紧,也不大可能获得增援。他从一封缴获的信件中得知,英国远征军准备撤出战线退到塞纳河后面,更不会构成威胁。只要在巴黎前面部署第4后备军,就足以掩集团军的右翼,胜利是有绝对把握的。与此同时,皮洛夫指挥第2集团军也按照毛奇的命令,向南方前进。但第3集团军司令豪森鉴于其第19军作战过于疲劳,不顾毛奇催促该部前进,决定9月1日休息一天。9月1日晨,参谋总部命令第3 集团军继续不顾一切向东南攻击,因为这是9月1日战斗成败的关键,但遭到法军后卫顽强抗击,没有达到目的。德军参谋总部根据第4集团军所获法军8月30日的进攻命令,判断法军第3、第4集团军有依托凡尔登实行反攻的可能,以此策应法军在马斯河东的进攻。毛奇命令第3、第4集团军不停前进,救援第5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在摩泽尔河的进攻遭到法军顽强抵抗,毛奇要求第6集团军以牵制法军为主,并给予行动上的自由。德军5个集团军齐向马恩河进发,却有先有后。克鲁克已过马恩河,皮洛夫却在兰斯,距马恩河尚有一日行程,其余豪森、阿尔弗雷希特二人,距马恩河却有两日行程。皇太子威廉第5集团军,在凡尔登要塞受阻,更远在百余公里之外。德军暑热用兵,远征数百公里,每日战斗行军,人困马乏,伤亡严重,病员亦多,粮草不继,处处犯兵家大忌。

9月1日,克鲁克第1集团军向内旋转的运动被英军飞机发现,这个重要情报立即报告给了霞飞。同日,法军第5集团军士兵从一名德军军官的尸体上找到一个皮包,送交给集团军情报官。皮包里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了克鲁克各个军进军的路线及每日应到达的地点。全军的进军路线都标向东南,从瓦兹河出发直指乌尔克河。情报官立即把这个重要情况报告总司令部。霞飞对这份情报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认为克鲁克意图悄悄地穿过第6和第5集团军之间的地带,绕过巴黎,席卷法军主力阵地的左翼。霞飞决定继续撤退,退至各军当时驻在后面“数天行程的地方”,以放弃土地争取时间,以便从右翼调集增援部队。在法军总司令部里,霞飞和他的参谋们还没有看出这是攻击克鲁克翼侧的一个重大战机。9月1日,霞飞要求陆军部长把首都置于总司令直接指挥之下,并把总司令部移到巴尔。霞飞命令莫努里退向巴黎,并下达了第四号“一般训令”,其内容重点如下:当第5 集团军已经逃脱了敌军对其左翼的包围之后,第3、第4和第5 三个集团军应重整攻势。假使环境许可时,第1、第2两个集团军中的部分兵力也应在适当时机之内予以召回,以参加这个攻势。最后巴黎要塞地区中的一切机动性部队也都应参加这个全面的行动。这个命令虽然措辞颇为含混,但它明确地暗示出来,准备从巴黎发动一次反攻。措辞含混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霞飞对于英军的行动没有把握。德军第1集团军的飞机观察到英军仍继续撤退,克鲁克认为有追上英军的可能,但又感受到巴黎方面的威胁,同时也预料到马恩河上的抵抗,所以决定放弃追击英军,把第3和第9两个军调到卡陶提里,援助皮洛夫。当他采取行动并报告参谋总部之后,又获得英军一份作战命令,说明英军9月1日在距离不远处休息,克鲁克取胜心切,不顾部队疲劳,命令9月2日攻击英军,第2、第3军正面进攻,第9军迁回包围。然而,英军及时撤退,克鲁克又扑了个空。毛奇对西线右翼情况并不清楚。德军参谋总部获悉法军仍旧撤退,并出现溃乱现象。毛奇这时已完全不顾原定计划,准备以西线左右翼合围法军主力于巴黎东南。于9月1日命令3、第4集团军迅速向南做有力的突击,可获全胜。毛奇命令克鲁克:“最高统帅部的企图是要压迫法军于巴黎东南方向。第1集团军应梯次跟进在第2集团军的后面,继续担任保卫我军侧翼的任务。9 月1日,德军克鲁克部在离巴黎 50公里的地方,与法国第6集团军的后卫部队以及英国远征军进行了交战。英军继续退却,撤退过程中,英法统帅部之间在必须组织协同动作问题上发生了严重摩擦。霞飞敦促英国人稳住战线,哪怕是短时间稳住也好。他的这种努力甚至在政府的调停下都不能经常有效。英国陆军部长基钦纳爵士听到弗伦奇意图到巴黎西南面,大感震惊,这无异于是放弃参战。于是伦敦与前方之间展开了电报战,基钦纳本人也匆忙赶往法国,才制止住了英军的退却,责成英军统帅部使其行动与霞飞将军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霞飞于9月1日做出了新的决定(第四号总细则)。霞飞规定:巴黎以东的塞纳河、奥布河、维特里勒弗朗索瓦、巴勒杜克一线是退却运动的极限。第3-5各集团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撤退,目的是要“把各集团军从敌人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并使它们能够重行编组”,但不一定都要撤退到这一线。“一日第5 集团军摆脱被包围的威胁”,各集团军“即重新发动攻势”霞飞仍希望提早转入进攻,他预见这个战役将在德军5支追兵来到“巴黎与凡尔登两掎角之间”,法军在法国中部形成一个浅弧形或网状阵线的时候发生。英国军队将被要求参加这次战略行动,巴黎守军将攻打克鲁克的翼侧。这一战将被称为“布重埃。布里埃纳堡是马恩河后面25 英里的一个市镇,处于纳堡之战”马恩河和塞纳河中间。这里曾是拿破仑战胜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的战场。

对霞飞来说,这或许是个好兆头。在莫努里撤到巴黎时,霞飞又下达一道密令:要各集团军采取下述行动,从阿尔萨斯一洛林方向抽调两个军增援右面的集团军。同时,右翼如果抵挡不住德军,可以放弃凡尔登,退到贾维里全线应采取攻势。在蒙提流与米伦之间,把所有骑兵集中起来掩要求英军参加这次行动,据守塞纳河防线,在第5集团护左翼。法军进攻时,也同时进攻。同时巴黎的守备部队应向毛克斯方向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