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札记
著《唐宫内史》。曾获得2018、2019年头条号“青云计划”奖等。
73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随着列日战役的初步胜利,业界同行普遍赞誉此为“比利时军事行动的一次重大成就”。法国政府为表彰列日市及国王阿尔伯特的贡献,特授予其一级勋章。然而,比利时军队参谋总部内部却出现了急躁情绪,部分军官提出了立即展开新攻势的建议。对此,国王阿尔伯特保持冷静,深刻意识到战争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挑战依然严峻。面对马斯河前线列日要塞久攻不下的局面,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深感忧虑。在紧急商讨中,他决定派遣鲁登道夫前往协助指挥。毛奇强调,西线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的战略重心在于迅速突破列日要塞,这是实现六周内击败法国计划的关键。目前,德军在列日面临重大阻碍,因此,他命令鲁登道夫在一周内协助埃米赫将军攻下列日,并为其调配了四门新型“大贝尔塔”攻城巨炮及数艘飞艇以增强火力。鲁登道夫,一位40多岁的中年军官,身躯健硕,拥有深厚的军事背景。自12岁起,他便步入军事教育之路,历经陆军幼校、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的洗礼,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校方的高度评价。1908年,鲁登道夫进入参谋总部,负责动员计划,多次向毛奇提出战略建议,赢得了后者的信任与重视。抵达列日前线后,鲁登道夫发现德军已集结十万兵力。他与埃米赫共同分析了攻城失败的原因,指出列日要塞的12座炮台由厚实的钢筋水泥浇铸而成,德军现有炮弹难以穿透其防护层。因此,传统攻城手段难以奏效,必须采取创新战术。鲁登道夫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利用飞艇对列日城进行空中袭击,同时派遣步兵从炮台间的缝隙渗透,实施地面攻击;同时,他计划调用“大贝尔塔”攻城炮对炮台进行集中轰击,以摧毁其防御能力。在实施计划前,鲁登道夫还派人与勒芒将军接触,试图通过劝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随着这一新战略的部署,德军利用飞艇对列日展开了空袭行动。这些飞艇由德国退役将领齐柏林伯爵设计并制造,采用金属骨架结构,外部覆盖蒙皮,体积庞大,约达两万立方米,填充氨气,能够攀升至3000米高空,并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飞行。飞艇上装备了大炮、机枪、炸弹及作战人员。尽管德军仅拥有50余艘此类飞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空中威胁,列日城内的居民与守军最初感到困惑不解,纷纷涌上街头观看。然而,这些飞艇迅速展现出其破坏力,如同母鸡下蛋般连续投掷炸弹,导致列日城内硝烟弥漫,弹片四溅。由于当时炸弹投掷依赖于飞艇上的士兵手动操作,精确度有限,共计投掷13枚炸弹,仅造成9人丧生。鲁登道夫亲自接替阵亡的第14旅旅长职务,指挥步兵与骑兵巧妙渗透炮台防线,成功渡过马斯河,直指列日心脏。鉴于列日城的防御态势已难以维持,勒芒将军出于保存有生力量的考虑,命令守军撤离列日,前往布鲁塞尔与主力部队会合。同时,他组织起敢死队坚守炮台,士兵们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愿意留下战斗。勒芒最终挑选了10名军官,各自率领300名士兵,分兵把守各个炮台,以尽可能拖延德军攻势。而他本人则亲自带领300名精锐士兵,坚守降森炮台。另一方面,埃米赫指挥其余部队向列日推进,与鲁登道夫部会合。8月12日,4门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大贝尔塔”巨型火炮抵达前线。这些火炮口径达420毫米,每次装药200公斤,能够将900公斤重的炮弹抛射至10公里之外。炮弹内置延时引信,能有效穿透装甲后爆炸。每门火炮需由36匹马拖拽,行进时声势浩大,令观者震撼不已。鲁登道夫随即下令,4门“大贝尔塔”火炮集中火力轰击弗莱龙炮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炮弹直击云霄后落下,轻松穿透炮台的防护层,造成比利时守军重大伤亡。弗莱龙炮台失守后,鲁登道夫将火炮分为两队,分别从左右两侧展开,逐个摧毁剩余的炮台。至8月16日,德军已占领比军11座炮台,仅剩勒芒将军指挥的隆森炮台仍在坚守。埃米赫与鲁登道夫联名致信勒芒将军,信由信使紧急送达隆森炮台。信中内容直截了当:列日城已陷落,12座炮台仅剩隆森炮台孤军奋战。德军数十万之众,辅以飞艇与巨炮的强大火力,战无不胜。鉴于当前局势,勒芒将军及隆森炮台已陷入绝境。两位德军将领对勒芒将军的忠诚与勇敢表示敬意,并建议其审时度势,避免无谓牺牲,尽早考虑投降事宜。
勒芒将军接到劝降信后,随即传给在场的所有官兵传阅。他沉声问道:“诸位,是否有人愿意选择投降?”在场官兵沉默而坚定,目光中充满悲壮,齐声道:“我们宁愿战死,也绝不投降!”勒芒将军眼含热泪,情绪激昂,当即挥笔在信上批注:“不!呸!”并将此回复交予信使带回。鲁登道夫收到回复后大为震怒,随即下令对隆森炮台发起猛烈攻击。德军四门巨炮齐发,每炮连射九枚900公斤重的炮弹,共计36枚炮弹如雨点般落在隆森炮台之上。瞬间,浓烟滚滚,血肉横飞,炮台的地下室弹药库不幸被击中,引发连锁爆炸。待硝烟散去,隆森炮台已化作一片废墟。埃米赫与鲁登道夫率队进入炮台废墟,发现遍地是比利时士兵的残肢断体。在瓦砾堆中,他们发现了一人血流满面,正是勒芒将军,已陷入昏迷。一名满脸血污的副官守在勒芒身旁,哭泣着请求德军尊重已“死亡”的将军。埃米赫随即召来军医对勒芒将军进行检查,所幸他只是昏迷。经过救治,勒芒将军苏醒过来。看到炮台已被攻破,他从担架上挣扎坐起,对埃米赫说:“我是在昏迷中被俘的,务必请你在战报中说明这一点。”说完,他交出了自己的指挥刀。然而,埃米赫接过指挥刀后,又将其递还给了勒芒将军,说道:“将军的指挥刀没有玷污军人的荣誉,请留着它。”勒芒将军虽败,但他的英勇与尊严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后来,勒芒将军在战俘营中给阿尔伯特国王写信,表达了当时他乐于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只是无奈死神并未接纳他。与此同时,柏林军民为攻克列日而欢呼庆祝。德皇威廉二世更是欣喜若狂,他高度赞扬了毛奇的卓越指挥,并亲自授予皮洛夫和鲁登道夫最高军功勋章。鲁登道夫也因此由上校晋升为陆军少将。在列日战役的激烈交锋中,德军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导致超过25,000名士兵不幸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