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李敏替贺子珍去俄罗斯领奖,看到照片落泪:妈妈我想你了

渴死了的鱼 2022-03-20 17:56:28

2006年6月1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了一场纪念仪式,为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中国人颁发勋章,其中一枚就是颁发给贺子珍的。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代替母亲领取了这枚勋章。

毛泽东女儿李敏、刘少奇女儿刘爱琴,瞿秋白女儿瞿独伊、任弼时女儿任远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人,出席了授章仪式。

图 |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向李敏(代贺子珍)颁发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从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开始,她便在苏联生活了近十年,十年来,贺子珍在苏联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失去了挚爱的儿子,甚至差一点失去了挚爱的女儿,最后被无情地关到疯人院,当李敏看到那张珍贵的照片,竟不由自主地落泪了,是的,贺子珍当时被剃成了光头。

多年后,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证实了这件事,1947年王稼祥去苏联养病,几经波折终于打听到了贺子珍的下落,然而朱仲丽看到贺子珍的样子,一时哽咽地说不出话来,这还是当年那个贺子珍吗?

图 | 光头的贺子珍和李敏在苏联

一、贺子珍陪毛泽东度过了生命中最艰苦的十年

这段历史,似乎已经人人尽知了。从1927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开始,贺子珍便个跟随左右,成为了毛泽东艰苦的革命生涯中最难得的伴侣。

1927年,毛泽东只有34岁,和贺子珍的相识,还颇有一番巧妙的缘分。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八百多人衣衫褴褛,不知道该去哪里,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是应该进攻长沙的,但毛泽东充分考虑当时的中国国情,觉得应该走一条最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道路。

最后,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不行我们就去当个山大王”,在古代,这叫落草为寇。蒋介石则称毛泽东为“上山当了土匪”。

时年,中国革命正在非常艰苦的时期,蒋介石穷凶极恶,处处针对红军,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书信了。鉴于此,毛泽东必须要当机立断做出正确选择,去哪里?

最后,毛泽东毅然决定,上井冈山。

图 | 井冈山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井冈山居住了,可以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土匪在这里占山为王,易守难攻。

但,自古以来,一山不容二虎,此时此刻,在井冈山上本来就有一支部队,即袁文才的部队,毛泽东贸然前去,必然会受到反击。怎么办?当时红军里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直接干掉袁文才的部队,第二就是和平相处。

大敌当前,毛泽东最后决定选择第二个方案,即和袁文才和平相处,合伙。毛泽东的理由是,袁文才现在虽然占山为王,但都是为穷人打抱不平的英雄好汉,和蒋介石不同,所以毛泽东相信他可以说服袁文才,所以当即给袁文才写信道:希望你们可以接纳我们,共创大业。

图 | 袁文才

当袁文才收到毛泽东的信后也是吓了一跳,要知道,当时袁文才虽然是一山之主,但如果真要和红军打起来,不一定能打赢,他现在是要啥没啥,仅有的60多条枪还是老土枪。所以袁文才心中也非常忐忑,万一毛泽东不是真心真意,而是先礼后兵,那自己岂不危哉。

最后,袁文才决定大摆鸿门宴,看看毛泽东到底想干嘛。不料,毛泽东除了带了两个团长来,几乎是只身赴宴,这种真诚打动了袁文才,袁文才感动不已,当即决定合作,他告诉毛泽东,自己愿意拿出一千大洋作为红军的经费,毛泽东则表示:我决定送你们一百条枪,全是汉阳造钢枪,明天就可以来取。

你们放心,我来不是抢地盘的,我是为了咱们共创大业。

就这样,两个人的情谊就算生成了,这也是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第一颗火星子。

这顿饭吃得相当愉快,从上午10点吃到太阳落山。当时毛泽东因为长时间走路,脚底磨出了泡子,袁文才便让毛泽东在山上住下来。考虑到袁文才的好意,毛泽东当即答应了。当时袁文才给毛泽东安排了一间茅草屋,当毛泽东刚走进这个小院时,便看到了贺子珍。

图 | 年轻时的贺子珍

下面就贺子珍的出身,做个简单介绍。

贺子珍是出生于1909年的9月,当时他的家乡江西永新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刻,他的父亲贺焕文便为她取名,桂花,也说是桂圆。后来贺子珍把名字改成了“自珍”,有“善自珍重”之意,在于毛泽东的书信中,她也写作“子珍”,贺子珍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

1927年,贺子珍刚刚18岁,参加了农民的武装暴动后,便跟随哥哥贺敏学上了井冈山。贺敏学是革命早期的共产党员,在哥哥的引导下,贺子珍不仅可以写诗作文,还可以骑马打枪,可谓能文能武。

和毛泽东相识以后,贺子珍并不是一见钟情,毛泽东只是觉得贺子珍这个姑娘好精干,贺子珍也觉得毛泽东长得很高。

“那是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姑娘,长得非常精干,身材很好。”

日后毛泽东曾回忆时说,起初我以为她是袁文才的女儿,长得十分清秀。袁文才告诉毛泽东:“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是贺敏学的妹妹。”毛泽东点点头,对这个姑娘的印象很好。

日后,贺子珍也曾回忆过,当时她见到的毛泽东,她说:

一身破旧的灰布中山服,同其他几个人一样,脖子上系了一条红色识别带。他个头很高,很消瘦,颧骨都突出来了。头发从中间向两边分开,比较长。但是一双眼睛很有神,显示出他的睿智、温和与毅力。

这就是贺子珍眼中的毛泽东,考虑到毛泽东还没有个秘书,袁文才就把贺子珍安排了过去。实际上,让贺子珍去当秘书也是情理之中,在当时的井冈山,可以像贺子珍这样识字又有能力的姑娘并不多见,贺子珍的闺中密友曾志,日后也回忆过,说当时贺子珍是山上少见的才女。

图 | 贺子珍和毛泽东

直到有一天,山上传来了噩耗,说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已经牺牲,得到这个消息的 毛泽东痛不欲生,甚至一度陷入失去爱妻的悲痛之中。那段时间,毛泽东派人多次下山打探,得到的消息依然如此。

当时毛泽东正在永新做调查,一方面由于痛失爱妻心情不好,一方面自己又不懂当地的方言,组织上便安排贺子珍为他做翻译,两个人的接触慢慢多了起来。

毛泽东是个重感情的人,那些日子常常闷闷不乐,贺子珍都看在眼里,贺子珍表示,愿意照顾毛泽东的生活,就这样,两个人慢慢相恋。1928年5月下旬的一天,毛主席和贺子珍在这里举办了婚礼,袁文才为了这个婚礼凑了几桌子菜,朱德、陈毅、龙超清等见证了这对美好的革命伉俪。

图 | 贺子珍(右一)毛泽东(左三)

贺子珍和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爱情故事,那些上年纪的老前辈每每回忆起来,都记忆犹新。贺子珍对毛泽东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每每毛泽东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时,身边总会坐着贺子珍,在一丝不苟地抄写毛泽东的文章,作为秘书,她是敬业的,作为妻子,她依然是敬业的。

毛泽东对贺子珍的爱更是如此,每当毛泽东要出远门工作,便会敲敲贺子珍的门窗告诉她,这点在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的文章《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得到了证实。她写道:“在井冈山,外公经常去看望外婆。每次他要远行的时候,就会敲敲外婆的窗户说,‘我要走了’。”

一句“我要走了”,包含了毛泽东对贺子珍多少牵挂和想念,或许从那时起,他们的感情就笃定了有终生。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征路上,贺子珍曾在一次敌机的轰炸中,为了保护一位战友,自己不顾生命危险扑上去,自己身受重伤。

图 | 贺子珍负伤(油画)

在敌人步步紧逼的撤退路上,有人建议把贺子珍安置在老百姓的家中,毛泽东得知后坚决不让,他说,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里,无疑是让她等死。就这样,给贺子珍简单包扎后,就带着重伤的贺子珍继续上路,贺子珍和死神擦肩而过,但是留在她身体内的弹片,直到她去世都没有取出来。

长征胜利后,贺子珍和毛泽东在延安度过了幸福的几年,还出生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即娇娇。但好景不长,在娇娇一周岁的时候,贺子珍离开了延安。实际上,当时的娇娇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她和贺子珍的感情重新建立在苏联的几年。

图 | 娇娇一岁

二、贺子珍回国前,王稼祥曾去看望她

贺子珍在苏联的日子并不好过,首先是经历了丧子之痛,后来听说丈夫改嫁,后来又被送到了疯人院,除此之外还有体内一直没有取出来的弹片,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苦难,她独自吞咽着。

“丧子之痛”说的其实是她和毛泽东的第六个孩子,苏联名字叫“廖瓦”,关于这个孩子的具体介绍,毛岸英曾对李敏做过描述,他说:

在贺妈妈那里,我们还看到了襁褓中的小弟弟(据载:出生于1938年5月)。他额头宽宽、眼睛黑亮黑亮,真像我们的爸爸!我们常常逗他玩,摸摸他胖胖的双腿,揉揉他软乎乎的小巴掌,闻闻他甜丝丝的奶香气。他呢,纯真无邪地向我们笑,可爱极了。

但是当时在祖国北面的莫斯科异常寒冷,寒风呼啸,室内的气温也骤然下降,这个小弟弟经受不住寒潮的袭击,患了重度感冒。命运就是这般的无情,这个孩子最后还是没有挺过去,把生命定格在了不会叫妈妈的年龄。

图 | 贺子珍(前右二)在苏联

贺子珍得知毛泽东再婚的消息后,受到了更大的打击,据毛岸英当年回忆,贺妈妈常常茶不思饭不想,盯着国内的报纸一看就是看好久。直到毛泽东把娇娇送到贺子珍的身边,才让贺子珍在精神上有了新的安慰。

娇娇的到来,确实让贺子的情绪改变了不少,加上有毛岸英和毛岸青相伴左右,心情自然舒畅了不少。据李敏回忆,在他7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发生意外,当时她已经被推入了太平间,幸亏贺子珍把娇娇带回去,悉心照料。

在现在的俄罗斯档案馆可以查到当年贺子珍给组织上写的信,她曾这样写道,女儿高山不退,身体发冷,非常危险。也正是由于贺子珍的坚持,才让娇娇逃过一劫,平安康复。

图 | 毛岸英兄弟在苏联

至于贺子珍被关在疯人院,其中的历史较为复杂,有人说是因为贺子珍点火为女儿取暖,也有人说是贺子珍和儿童院的校长吵架,但李敏证实,当时贺子珍是为了女儿,因为女儿是他的唯一。

当时,也就是1947年,王稼祥和李富春到苏联养病,几经周转找到了贺子珍。王稼祥夫妇和贺子珍约在柳可斯宾馆见面,对于这个地方,贺子珍并不陌生,当年贺子珍刚来到莫斯科的时候就是暂住在这里,只是如今,已过去了近十年的时间。

当时的贺子珍被剃成了光头,据王稼祥回忆,当他和夫人见到贺子珍的那一刻,心中十分心疼这对的母女,娇娇已经9岁了,但还是躲在贺子珍的身后,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来妈妈是光头,就用毛线在贺子珍的头上围了一圈,那一幕,朱仲丽至今难忘。

图 | 朱仲丽

朱仲丽回忆:当时的贺子珍有点呆呆的,不爱说话,很安静,和娇娇特别亲。

王稼祥看到贺子珍这个样子,当即给国内发回电报,给毛主席报告了贺子珍这一情况,毛主席当即回复,同意回国。

如此,贺子珍结束了在苏联长达10年的艰苦生活,踏上了回国的旅途。于贺子珍而言,她已经十年没有回到祖国,也已经十年没有见到毛泽东了。

三、回国后的37年,仅和毛主席见了一面

贺子珍回国后,仅仅和毛主席在庐山见了一面,这段历史想必很多人已经熟知,我们重点说贺子珍在和毛主席重逢前的故事。

贺子珍回国后不久,便被安排南下南昌暂住。当时带贺子珍南下的方志纯,多年以后,方志纯仍然可以回忆起当时的贺子珍,她很少说话,坐在火车上似乎心事重重,就那样看着车窗外,一声不响。

图 | 回国后的贺子珍(当时贺怡已去世)

贺子珍南下的时候,已经把娇娇(李敏)送到了毛主席的身边,到1954年,娇娇已经在父亲身边生活了近5年。那一年,贺子珍重病,南方的同志传来消息时,毛主席第一次当着女儿李敏的面流下了眼泪。

毛主席当即安排李敏,让李敏南下去照顾贺子珍。实际上,李敏当时就提出,能不能把妈妈接到北京来,这样多方便。但最后毛主席没有给李敏答案,只是一直给贺子珍写信。

据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回忆,贺子珍曾和她透露过,在1954年前后,是毛主席和贺子珍来往信件最为频繁的时候,那时贺子珍生了大病,毛主席非常关心,多次致电陈毅,让陈毅照顾好,当时陈毅是上海市长。

图 | 陈毅

至于他们见面,水静曾问过杨尚奎:为什么毛主席不跟贺子珍见一面呢?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尚奎说:“你不要想得太简单了,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领袖,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人民的表率,况且,主席这个人纪律性很强的。”

水静为贺子珍打抱不平,委屈地说道:“毛主席作为一个领袖,还不如一个老百姓自由。”言语中道出了贺子珍的不易。

终于,在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和贺子珍见了一面,这成为了贺子珍人生中最宝贵的一天。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如果有,那也是在1979年,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在北京毛泽东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或许,对于她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图 | 晚年贺子珍和李敏

1984年,在毛主席逝世8年后,贺子珍溘然长逝。她的人生也画上了句号,人们再提及贺子珍,已经多年以后。

2006年的儿童节这天,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俄罗斯的驻华大使馆举行了一场纪念仪式,为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中国人颁发勋章,其中一枚就是颁发给贺子珍的。当时代替贺子珍去领奖的是已经70岁高龄的李敏。

来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城市,李敏走访了很多地方,寻找她和妈妈当年生活的痕迹,在档案馆里,李敏看到了一张当年和妈妈回国拍下的照片,照片上的贺子珍是被剃光了头,带着一定毛线帽子,看着是如此的心酸。

图 | 被剃成光头的贺子珍和李敏

一直想念妈妈的李敏看到此情此景,潸然泪下,记忆仿佛回到了那些个寒冷的冬天,“是的,妈妈当时被剃了光头。”颤颤抖抖的手,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这位曾经第一个上井冈山的女红军,这位集诸多美誉于一身的传奇女子,仿佛又一次回到人们的眼前。

她就是,贺子珍。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