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刘伯承在干嘛?为何晚年不愿再提起这场战役?

渴死了的鱼 2022-03-19 20:11:59

导读:刘伯承曾经对子女留下这样一句话:“我已不记得自己当年的指挥有多高明了。我只记得,战争结束后,我每天都梦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拉着我的手,跟我要孩子;孤苦伶仃的寡妇们,带着他们的孩子,跟我要丈夫。我今天能当元帅,有多少人在底下!战争结束后,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而让刘伯承心情复杂,乃至数十年后都不愿回忆的那场战役,就是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

提到淮海战役,我们的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在江淮一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破国民党嫡系部队的顽固防守场面,众多“父老乡亲”的倾力相助,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以及我军指挥官的高谋深略,都加快了国民党命数的衰减。我们也会想起陈毅元帅的那句经典的语录:“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不错,这是一场规模极大,意义极为重要,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无出其右的伟大战役。是役:敌军兵力被消灭69%,连俘虏带伤亡55万,军官就有122人,还有几百辆坦克,数架飞机和4000多门各式火炮,万余挺机枪截获。

然而很多人都不曾记起,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我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同样损失惨重,阵亡达到2.5万,伤10万,失踪1万余,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我们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虽然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达成了战略目标,但战死的众多同胞令普通人也感到阵阵刺骨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腥风血雨的战场,回顾这场传奇之战。

有人可能会好奇,淮海战役不是粟裕指挥的吗?刘伯承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关键的角色?一生戎马天不怕地不怕的刘伯承到底历经了什么,才会在晚年仍不愿提起这场战争?

淮海战役先头兵:一把钢刀威胁在敌人胸膛

我们首先看看淮海战役前刘伯承身在何方。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按照中央的指示,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迅速南下,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时,邓小平任中原局书记,在军中任政委,统筹全局精力有限,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麾下千军。

随着挺进大别山这场先锋行动,陈毅粟裕大军随之南下挺进豫皖苏,列居东北;陈赓谢富治兵团则挺进豫西,列居西北,三支力量如同倒品字各据一方,形成坚不可摧的中原解放区。而刘邓大军自为先锋,直插长江之滨,隔江遥望南京,成为南攻的先头兵。

如果说挺进大别山一举是我军超乎常理旷世奇思的战略智慧,那么在大别山扎根就是艰苦卓绝的现实考验。进大别山易,守大别山难,刘邓率兵与国民党军苦战了四大回合,历时7个月,才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中央一盘大棋中的致命总攻,车马炮轮番上阵轰炸敌军九宫格,那么在淮海战役开始前的一次次战役,就是一个个“兵卒”越过楚河汉界,蚕食对手的意志与能量。

在这个阶段,刘伯承打了一场漂亮仗,这场仗,他扮演奇兵增援,声东击西。

1948年6月,大别山根据地既已稳固,恰逢粟裕军团发动豫东战役,刘邓大军考虑到国民党的疯狂反扑以及后方不稳的担忧,决定率中原野战军(由晋冀鲁豫兵团整编)参与战役,与华野并肩作战。

彼时华野在豫东与敌军邱清泉兵团鏖战,刘伯承则在平汉铁路沿线发动了3次大的阻击战,有效地阻击了蒋介石地胡琏兵团和吴绍周吴兵团北援。这是来硬的。

但刘伯承并不准备一味和敌军死拼,他正在构思如何借敌我大规模运动之机攻占重镇襄阳。正当此时,随着粟裕攻克开封,蒋介石嫡系白崇禧误认为我华东、中原两支大军将胜利汇合进军华中,于是派兵由中部北上寻求决战,而处于西南方向地老河口、襄樊一地兵力突然空虚,时机不请自来。

刘伯承立即下令大军进攻老河口,为首的是军中被称作“王疯子”的王近山。王近山率我第6纵队,抵达老河口,敌人战略撤退,直至退守襄樊。战至此时,双方都绷紧了弦,敌军退无可退,我军追无可追形成合围,难免决一死战。

刘伯承布置王近山打头是有道理的,这“王疯子”就是后来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是出了名的打起仗来不要命,官至团长时仍身先士卒,在前线与敌人厮打在一起,放王近山啃这块硬骨头正合适。

而敌军将领也非善茬,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康泽,虽只是中将,但资历极深,是蒋介石“十三太保”、“四大金刚”中的重要人物,虽说作战能力并不副实,但理论知识却一套又一套。甫至襄樊,他就下令加固层层城防,打造了一个“铁打的襄阳”。

但王近山却不屑地笑了,他对部下说:光靠“勇”是不够的,我还从刘伯承司令那里学到了“谋”。在刘伯承的密切指导下,6纵声东击西,佯攻襄樊东关,而实际上却借助襄樊西南北三面环山的特点,从三个方向“力劈三关”,占据高处,取得火力优势,再一步步将敌人逼至狭窄的西关。康泽眼见三关失守,无路可退,只得用重金力求所率部下在西关严防死守,但他浑然不知我军同样拿着印有康油画像的悬赏令。7月下旬,攻破襄阳,康泽被活捉。

襄阳一役,意义并非其本身那么简单,关键在于刘伯承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使襄阳兵力亏空,又借襄阳一战声东击西,牵制了敌更大的兵力,减轻了粟裕在豫东的压力,最终促成了豫东战役的成功。从此,西有伯承,东有粟裕,使得国民党军不敢轻举妄动。陈毅曾开玩笑说:“有这两个人在,我恐怕要失业了,不如我去办大学好了。”

而刘伯承、邓小平军这关键一环,也正是淮海战役的重要先决条件。

“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全歼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以黄百韬军团的被歼灭宣告胜利结束。而此时,随着辽沈战役的全胜,东北稳定,徐蚌一带成为新的角逐场。中共中央“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5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看到了新的曙光,此一阶段,主要由粟裕的华野完成。

淮海战役亦由华野发起,中央命令中野全力配合,互为策应。第一阶段结束后,华野、中野会同中央,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力排众议,坚持让刚刚经历血战的华野按兵修整半月,而由中野先打当头的黄维兵团,

虽说战略逻辑完美,但此时的中野情况并不乐观。黄维兵团统共12万人,其中两个军全副美械、装备精良,硬实力惊人。而我军虽兵力相加也有12万,但物资和装备完全无法和敌人相比,且刚刚稳住阵脚,对手则是以逸待劳。

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中野没有“金刚钻”,但揽了个“瓷器活”。

黄维此人非一介武夫,年轻曾留学德国,仕途顺利,47年在武汉创办所谓“中国的西点军校”:新制军官学校,培养新式将领。此次他本无意带兵,但无奈老上司陈诚极力推荐,于是提出:打完这一仗,就回去教学。殊不知,刘伯承的中野即将给黄维上一堂军事实践课。

刘伯承的计划是:先吃黄百韬,夹击做空黄维,再一举吃掉黄维。黄维本打算稳扎稳打,驻军蒙城,但黄百韬被困于华野,蒋介石命令他火速驰援,而黄维一出蒙城,就被中野1纵顽强阻击,黄维只得放缓脚步,在南坪集提前发动总攻,意图歼灭我军主力。

刘伯承先派黄维在黄埔的“师兄”陈赓在南坪集设工事正面阻击,一昼夜激战后又主动撤出战斗。黄维不知是计,涉险追击,刚好落入刘伯承的口袋阵。黄维战略收缩防御,而刘伯承遂将敌人按计划合围于狭小的双堆集。

当然,吃掉12万人的部队,谈何容易。刘伯承在战前对战局做出了清晰的判断:“黄维装备优良。若我军开一个口子,敌必能攻占一个村,并利用我原有工事,逐步推进,很难反击。所以我军应该紧缩敌人于狭小范围,以不断消耗敌人为主。”

面对有可能“破釜沉舟”的敌人,刘伯承决定再全军推广土木工作的稳妥战法,把工事挖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去。

于是在这片并不广阔的平原上,一条条蛇形壕沟迅速探进,甚至蜿蜒至离敌人只有50米的地方。我军不断缩小包围圈,缩紧口袋,同时不断打蚕食进攻,不求快,但使得敌人补给阻断,士气低落。

黄维坐不住了,他以110师为先遣,进行突围。殊不知110师师长廖运周在1927年就加入共产党,机会一到,随即率满营精锐的110师起义。不久后,黄维在指挥部广播里听到了《廖运周将军告第12兵团官兵起义书》,瞬间头晕目眩。

刘伯承认为蚕食的目的已经达到,他指着地图对邓小平说:“我们的口袋越缩越紧,黄维的阵地只剩下巴掌这么大了,决战的时候到了。”

12月6日,总攻开始。黄维殊死一搏,派最精锐的“威风团”坚守司令部,但混乱中守军竟投降大半,黄维和副司令吴绍周也在逃窜中被生擒。

后来总结时,刘伯承形象地描述这场战役为: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赶快吃掉嘴里的黄维,同时牵制着不远的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还遥遥“看”着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不断地占据变化中,守敌被歼灭,援敌变守敌,刘伯承高明的战略指挥令人叹为观止。

黄维一灭,战事明朗。秋风扫落叶,孤军杜聿明注定无法回天。而实际上,刘伯承所率中野,在淮海战场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和格局。

惊心动魄决生死,胜利来之不易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宣告完胜,但刘伯承的心里却不好受。一边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蒋介石万念俱灰准备下野,国民党的抵抗被我一个个化解,但另一边却是无数中国同胞的流血牺牲。

众所周知,三大战役是经典的大兵团作战,双方无论兵力上还是损耗上都是空前的,动辄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人的歼灭战。战场上分敌我,战下却都是中国同胞,心系人民的刘伯承,无时无刻不想让这场战争早日结束,换来和平。

他心里铭记着那些血肉纷飞的镜头。双堆集战役中,陈赓死磕敌18军,我军与敌装备精良的飞机坦克顽强对攻。一昼夜后,敌进攻部队几乎被打光,而我4纵伤亡8000余人,比例超过30%。

战争末节的大王庄之战,何其惨烈。我军对阵敌王牌“老虎团”,敌军大举炮轰大王庄,火力全开,我军三个营的支援全部耗尽,并一度退出大王庄;而敌118师33团4000余兵力也终至于全部战死。虽然我军最终夺回了大王庄,但主力20师基本失去战斗力。其惨烈程度,竟直接导致驻守小王庄3000余官兵投降。

刘伯承知道,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用鲜血熔铸的,是用牺牲换来的。抛开一切敌我,多年战争生涯中将士的流血牺牲,特别是淮海战役中的那些惨烈画面,令一向意志坚强的刘伯承也无法释怀。

直到晚年,回忆起这场自己曾打过的青史留名的战役,刘伯承的心中,在自豪之外,却萌生出更多的悲悯。这就是我们敬仰的元帅吧,心中装的不仅仅是政治军事,大是大非,更是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华夏生民。

1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