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八大军区对调,韩先楚有意见,毛主席问他:我的牙要补吗?

渴死了的鱼 2022-03-19 20:08:47

1973年,毛主席决定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相互对调,并与叶剑英、邓小平等人商量出了一份具体的对调名单,韩先楚作为当时福建军区的司令员,被调往兰州。但韩先楚一开始对此并不是十分接受,毕竟突然离开自己坐阵已久的军区,突然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工作,并不是个容易事。

没想到毛泽东召见了他,只对他说了一句:“我的牙要补吗?”这句话让韩先楚立马心甘情愿地去了兰州上任。这在我们看来“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能瞬间说服韩先楚呢?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

一、八大军区对调,主席巧妙说服韩先楚

全国解放以后,中国的军区按照地理位置分布,共有十三个。1973年,鉴于当前世界局势以及中国自身稳定因素,毛主席同邓小平、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召开了一次会议。

在会上他指出,中国现存的十三个军区,有南京、北京、沈阳、昆明、济南、广州、福州、兰州、武汉、成都、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这些军区的司令员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是一把手,手握着当地不可动摇的大权,而且他们在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许多年,掌控自己一亩三分地太长的时间,没有危机感,就容易出现懈怠的情绪,这对于国家日后长效维持行政、军事的运转与活动不是一件好事。

为此,毛主席做了一个决定,他想要把这些军区的司令员进行对调,职位没有变动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因为这些人对于新中国的建成赫赫有功,在领导方面也十分有能力,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到了新的环境可以提升积极性,对于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更何况,革命不分地方、不分身份,只是换了战场,革命者在哪里都能搞革命。

此次人事调动事关重大,牵涉面颇广,毛主席与周总理、邓小平等人统一意见,得到他们的支持后,才召开了面向各位军区司令员的会议。因为新疆、成都、昆明三地军区的司令员到岗不久,不需要调换,只有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杨得志、李德生、曾思玉、皮定均、丁盛等八地司令员在北京按时参与了会议。

当毛主席向他们表达了相互对调的决定后,这些司令员感到十分突然,还一时难以接受。主席就鼓励他们,说害怕新环境不熟悉都是可以理解的,陌生的当地风土、军政建设、人事关系等等都是困难,但这绝不能阻碍大家的脚步,慢慢来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亲自召见了韩先楚,亲切地对他说:我相信你去兰州上任能有一番作为,你是个好同志。韩先楚还是有些不理解,不愿意去往人生地不熟的兰州,就向主席解释道:“我就是个没文化的粗人,只会打仗。”

毛主席听后,微微一笑,握住了韩先楚的手,向他询问:“我的牙,医生说要补,你说我能不能补啊?”韩先楚一听这话,就立马明白了主席的意思,再抬头,就坚定地回答主席:“牙是一定要补的,这对您的健康有好处啊!”主席又说:“怎么补呢?你帮我补补吧。”

其实,这看似“莫名其妙”的几句话是富含深意的,“牙”说的不是主席的牙,而是共和国的“牙”,现在这牙不补,将来必定后患无穷;并且也不是要韩先楚这一人做这个“牙医”,而是要同韩先楚一般的军队领导们齐心协力,共同消除这个隐患,否则多年之后,这个牙不仅难补,还要受更大的苦。

韩先楚一听就懂得了主席进行八大军区对调的决心,这是保护中国未来的安全与稳定、维护中国军队建设的必要措施。他认真地向主席表示,自己一定会执行今天会议的决议,服从调动的命令,绝不会有半点犹豫!

毛主席欣慰的点了点头,笑着和韩先楚说:“我老了还是要你们来中南海的,三国志里刘备、张飞这些人都是做过些粗事的,到时候我就要像赵子龙一样去卖年糕,去哪里呢?福建怎么样?不会像武汉这些地方太热了。”韩先楚也笑着和主席说:“我们那里夏天也热啊,要是冬天还要好一些。”

就这样,韩先楚来到兰州军区上任,开始了工作。

那为何毛主席要单独与韩先楚进行这一场充满智慧的谈话呢?其实,毛主席在很早以前就十分赏识韩先楚这个人。

韩先楚骁勇善战,得称号“旋风司令”

韩先楚从小给人家做短工维持生计,正赶上革命的浪潮,就加入了农民协会。很有作战天分的他几年后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独立营营长,紧接着他所带领的独立营就被收编进红军。

到了长征之时,韩先楚跟随革命部队一路冲锋在前,和敌人勇敢战斗,他的指挥战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936年,他所在的红军军团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这是韩先楚第一次真正见到毛主席,从前他早就对毛主席钦佩不已,如今百闻不如一见,立刻就被主席的气度与英姿所折服。而主席也从团长徐海东那里,知道了他手下有韩先楚这么一位富有能力、满腔热血的将领,当徐海东笑着说韩先楚可是个一字不识的大老粗时,主席却将“韩先楚”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他觉得这个韩先楚非池中之物,他日必定能成为一方人物。

事实证明,毛主席独具一双慧眼。解放战争时,韩先楚率领第4纵队坐阵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巧妙周旋,发动战争五十多次,歼敌无数,让国民党将领杜聿明想想都后怕不已,还表示最难对付得就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而他本人也被成为旋风司令。就连后来被俘的廖耀湘都表示佩服,说不愧是旋风部队,行动就像是疾风骤雨一般!

解放海南岛,主席亲封上将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向了海南岛,妄图做最后的挣扎,占据海南岛分裂中国。蒋介石亮出强劲的底牌,任命薛岳成为海南防御总司令。薛岳是抗日名将,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仔细研究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把海南岛和周边的金门、马祖联系在一起,相互防御掩护,构成一个夹角姿态,让解放军难以上岛。

这张战役还没有开始,就让人嗅到了浓厚的硝烟的气息,毛主席深知这一定会是一场恶战,当时我军的海上作战能力并不强,对手又是实力强悍的薛岳。为此,主席召开了会议,指导正式的渡海作战,此次的解放海南岛任务正是由韩先楚所领导的四十三军负责的。

1949年12月,韩先楚一接到任务,立马在广州召开作战会议。参会的同志们仔细地商讨着作战的相关事宜,最后得出了一个大家都觉得合适的方案,那就是将打仗的时间推迟到大约六月份,这期间,可以分批次派小队偷渡登陆,直到其大部队上岛,再统一作战。这样的好处一来是小队的行动快速灵敏,登岛方便;二来稍长的时间也能给解放军一个缓冲准备的时间。

但这个办法却被韩先楚坚定地否决掉了,他虽然没有过海上作战的经验,但是凭借着多年打仗历练的敏锐感知力,他认为要是等到六月份再渡海,就会遇到北上的南风,无疑增加了渡海的难度,倒不如趁着季风还在,顺其之势;况且推迟太长时间虽然让我防御了准备时间,但国民党军也一定会趁着这个时间加强防御,甚至还会勾结外部势力,到时候情况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更糟糕样子,夜长梦多,还是速战速决为好。

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韩先楚就把想法上报给了毛主席,请主席定夺。毛主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肯定了韩先楚的想法。得到主席首肯的韩先楚立马带领战士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作战训练,还把指挥棚直接搭建在了海边,每天和这些士兵们一起练兵。在这期间,他总是动员战士们:我们打遍了东北,是勇猛的‘东北虎’,不过是海上作战这点困难,我们现在就要成为‘海蛟龙’,成为一支优良的海军陆战队!

没日没夜地训练了三个月,韩先楚的部队海上作战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刻苦的训练让战士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摩拳擦掌要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于是,韩先楚带领着战士们冲向岛屿,和敌方开始了激烈的拼斗,最终以雷霆之势消灭了薛岳的部队,解放了海南岛。

近一个月后,朝鲜战争就爆发了,韩先楚立即请缨,要求参与战斗,在这场“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中,韩先楚立下赫赫战功,被彭德怀称为“万岁军”,如果不是韩先楚坚持早点解放海南岛,也许海南岛会成为第二个台wan。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的韩先楚,因为受伤加重,在国内接受治疗。不久后的1955年,我国实行了军衔制,原本韩先楚被封为中将,但名单到了毛主席的手中时,主席特地找到韩先楚的名字,将其圈画出来,并且做出批示:“韩有功,中晋上”。就这样,韩先楚在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震慑国民党,韩先楚福州上任

解放战争后,国内一直处在和平的大环境,韩先楚却是个战场上历练出来的人,多次向组织表示,就算没得仗打,也要去一个形势紧张的工作岗位,他闲不住啊。毛主席知道后,就让他去刚刚成立的福州军区当司令。

没想到,韩先楚又不愿意了,他明确和主席表示,自己不想去!毛主席觉得福州司令并没有亏待他,就问他原因。韩先楚解释道:自己打遍了东北,又打去了海南,可福州对他来说,还真是个从未踏足的地方,他虽然在四野部队大有名号,福州却属于三野,跟自己完全没关系。而且福州军区现在已经有两位上将当副司令员了,资历还都比他高,他要是上任了就是司令员,还要号令两位上将,这让他顾虑重重。

毛主席听后,直接对他说:“这不是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去也得去!”主席派韩先楚去福州有着他自己的考量,国民党现在是退守台湾,但难保他日不会卷土重来。福州与台湾只隔了一条海峡,福州要是有了韩先楚这个名将坐阵,国民党就算要打都得犹豫三分!

韩先楚这才明白主席的良苦用心,这一次,他不再推脱,坚定地服从主席的命令,去往福州上任。

韩先楚不负主席所托,在福州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十六年,击退国民党骚扰数百次,福州的百姓对于韩先楚可谓是赞不绝口。

这之后,韩先楚在八大军区对调时又在兰州上任,直到七年后,才因年事已高离职。

回到家乡湖北红安后,乡亲们热情迎接了韩先楚,儿时的好友海洲亲切地和他交谈,看着他打补丁的衣服,笑着打趣他:你这当官也当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是这个老样子啊?韩先楚发现乡亲们还过得很艰苦,衣服上也是打满了补丁,就提出想要去海洲家里头看一眼,了解一下乡亲们的生活。

然而当他看见海洲家里破旧的被褥时,他心里涌出一阵阵的心酸。战争已经结束了许久,这些乡民们在战争时候把家中的一切都拿出来革命,义无反顾,但今天,他们却连一件完整而温暖的棉衣都穿不上。韩先楚觉得无比愧疚,自己掏工资,从军区调过来五万件旧军大衣给乡亲们。

回到北京后,他仍旧记挂着乡亲们,四处联系,为家乡的发展想办法,改变乡亲们贫穷的生活条件。韩先楚的一生,在沙场上驰骋,为国家的和平倾洒一腔热血;赫赫战功加身,从未觉得骄傲,他永远记得主席对他的教诲与赏识,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共和国。

0 阅读: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