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历史功绩的再认识

爱吃凉历史 2025-02-04 03:14:34

提起华国锋,很多人都会想到“两个凡是”,甚至据此认为他是落后的保守派,思想僵化,不与时俱进,其实,这样的认识就比较片面了。

华国锋在毛主席去世后接了班,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不仅稳住了局势,并且在1976年到1978年的过渡阶段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为后面的改革开放做了铺垫。

我们在评价华国锋时,要全面客观,这就需要进一步了解他的历史功绩。

一 重视经济建设

进入中央工作后,华国锋主要负责农业工作,一向重视发展生产,主持中央工作后更是非常重视。他在1976年11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就明确提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努力提升国民经济。此后,恢复国民经济成了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召开铁路、煤炭、农田建设、冶金、交通等领域的全国性会议,讨论已有问题的解决办法,务实推进恢复生产。

随着工农业生产建设逐步恢复,不少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技术还停留在国外早已淘汰的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

就当时是情况而言,基础单薄,资金不足,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技术和设备更新,并不现实,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建设资金成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最佳途径。对此,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同志达成了共识。

1976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正名。1977年3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通过《关于九七七年国民经济计划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当时的中央领导层都非常重视。

1978年2月召开五届人大次会议,华国锋在会上着重强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性,表示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还鼓励相关单位和人员出国考察。

当时,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有很多代表团出国考察,有去美国考察的,有去欧洲考察的,有去日本考察的,还有去东欧考察的。赴国外实地考察,让大家认识到国内发展的差距,也意识到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引进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比如,1978年共签了22项引进项目,是建国后的20多年里引进项目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此,华国锋提醒相关单位,注意要认真学习,做好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然后再寻求创新。

当时,整个领导层都期望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再加上前期相关论证不足,出现了引进规模过大,超出了外汇支付能力以及设施配套能力,以至于一度出现困难。

为了解决外汇不足的问题,发展外贸成了华国锋等中央领导人非常重视的又一项工作。华国锋表示,搞好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把生意做好做活。之后,国家组织贸易代表团跟多国进行贸易互访,签署了一系列贸易合作协定。

据统计,在1976年到1978年,我国先后跟160多个国家建立经贸关系。1977年,我国外贸进口总额比上一年增长12%,1978年还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这期间,外贸出现了生产协作、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为改革开放阶段外贸的扩大和深化做了铺垫。同样做了铺垫的,还有筹备建经济特区。

二 酝酿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我国划定第一批4个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很多人据此认为,这就是我国建经济特区的起点。其实不然,我国经济特区构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提出来了。这与当时的国际背景有密切关系。

当时全球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亮眼,尤其是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让中国内地发展有了更多的参照。他们创建“经济性特区”,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成了多国多地学习和借鉴的范例。重视学习外面先进经验和技术的中央领导层,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开始酝酿建立出口生产基地。

1977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南下到广东省宝安一带进行考察,而后经过研究讨论,提出把宝安、珠海作为面向港澳的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中央和国务院对此很重视,在1978年4月,组织考察团赴港澳进行市场调研。

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结束后,考察团向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做了汇报,提出一个升级版建议,把宝安、珠海建成工农业相结合的生产和对外加工基地。华国锋听后强调,要继续深入落实。

就在港澳考察团还在调研时,陪同华国锋一同出国访问的辽宁省委书记,提出在大连建加工区的想法。不过辽宁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加工区的计划就搁置了。北方没成行,南方的条件倒是成熟了。

1978年10月,赴香港招商局办事的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长袁庚,意识到香港的繁华是内地发展可以借力的依托。他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利用香港招商局创办工业区。华国锋、叶剑英等中央领导都做了批示,同意兴办工业区。

随后,袁庚调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组织人员进行实地勘测,选址筹建工业园区,最后选定广东省宝安县蛇口公社,这就是蛇口工业园区。1979年初,经过中央批复后,蛇口工业园区立即投建并很快投入运营。

有了蛇口工业园区的经验,广东、福建两省开始进一步发挥,在1979年6月向中央申请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建立出口特区。当月,华国锋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讨论会,他在会上表示,中央决定给予广东优惠政策,同意建特区。不久,中央批复了闽粤两省的报告,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由此可见,经济开放的脚步,早在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已经迈开了,而且他是主要推手,做出很大贡献。而同样迈开步子的,还有当时的外交。

三 务实外交

华国锋主政时期,我国在外交上主打积极、务实,期间有两个重要外交成果。首先是改善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说起来,建国初期,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也是较早跟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不过,后来受中苏关系恶化影响,多数东欧国家跟我们的关系逐渐疏远,即便有波兰等个别国家在1960年代跟我们关系有所缓和,但受大环境影响,进展有限。

我国跟东欧国家关系出现缓和,具有代表性的是跟南斯拉夫关系破冰。南斯拉夫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还主动表达建交意愿。考虑到它跟苏联不和,我们直到1995年才同意建交。之后两国关系也经历起伏,甚至一度陷入低谷。苏联入侵捷克之际,两国关系开始缓和,但一直没有实现领导人互访。

华国锋主政后,力排众议,决定邀请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访华,铁托欣然接受邀请。1977年8月30日,铁托访华,华国锋、李先念等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这次访问,华国锋跟铁托进行了坦诚沟通,把两国、两党的历史问题都摊开谈,双方都表示意愿为恢复双边关系做出努力。

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逐渐回归正常轨道,华国锋还进行了回访,两国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此举打开了我国在东欧的外交新局面。

此外,这一时期,我国跟欧美也展开交流互动,最典型的就是中美建交。当时仍处在冷战格局,中美双方联手合作的利益诉求仍在,当然,双方关系正常化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台湾问题。对此,华国锋直接画出中方底线,即美国必须跟台湾当局断交,撤出军事存在,废除军事防御条约。

中共十一大之后,两国就彼此关心的各项问题进行了多次的坦诚沟通,于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决定于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

相比之下,我国跟欧洲国家建交时间还要更早,从1950年的丹麦,1960年代的法国,到1970年代的意大利、英国等国家,一直都有不错的进展。

华国锋主政后,主动强化跟西欧的关系。期间,英法德等多国政要陆续访华,我国也派出规模空前的高级别经济考察团到西欧国家进行考察,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

外交上的务实开放,既为后面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促进国内改革意识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华国锋还支持并推动恢复高考,为高等教育回归正轨,重新树立人才强国意识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祝贺.1976-1978:历史转折时期华国锋对改革开放的探索[D].湘潭大学,2018.

陈侃章.恢复高考,邓小平与华国锋的定位和作用[J].教育与考试,2020,(01):5-11.

59 阅读:7583
评论列表
  • 2025-02-04 17:32

    历史是公正的!华国锋为中华民族所做的伟大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流芳百世!任何人任何时候想歪曲贬低华主席人民永远不会答应!

    乱云飞渡仍从容 回复:
    说的太对了
    alin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2-04 20:53

    良心文章,华主席才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名正言顺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代表。

    乱云飞渡仍从容 回复:
    说的太对了
    用户11xxx29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2-04 14:34

    老实人,做实事

  • 2025-02-04 17:40

    这才是客观公正的文章

  • 2025-02-04 19:14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 2025-02-04 21:31

    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

  • 2025-02-04 18:52

    伟大的领袖!

  • 2025-02-05 06:47

    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 2025-02-04 21:05

    华老千古!

  • 2025-02-04 13:49

    华老

  • 2025-02-05 04:44

    顾全大局,胸怀坦荡,丰劝卓著

  • 2025-02-05 02:21

    伟人华主席

  • 2025-02-05 15:10

    人民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

  • 2025-02-05 12:54

    华老有毛主席的风采,懂得审时度势,顾全大局,高风亮节

  • 2025-02-05 12:00

    华主席是当之无愧的英明领袖!

  • peter 31
    2025-02-05 15:05

    华主席是开放的奠基人

  • 2025-02-06 03:07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