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08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应粉丝留言请求分享中医对发现尿酸高不想痛风的中医“治未病”思路和方法。
尿酸高从未痛风,属于中医未病的阶段,要想躲开痛风,此期就要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尿酸而预防痛风,阻断痛风进展的方法,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疾病范畴。
“治未病”的思想,完全和痛风分期辨证相结合,也就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期、急性期、间歇期和痛风慢性期分别施以不同的措施,从而达到即使尿酸高也不会痛风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的意思,可以从滋阴派宗师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的这句话理解: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所以如果发现尿酸高,而且尿酸比较高,在没有痛风关节炎症之前“未病而先治”,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就能降低急性痛风发作,阻断尿酸高对肾和其他脏腑的损伤。
那么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期的病因病机和诱发因素有哪些呢?
按照明代医家龚庭贤在《万病回春》里的观点:
一切痛风肢节痛者...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炙搏,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
从这句话中我们得知,尿酸高痛风的人,多会出现在身体肥胖,饮食太多膏粱厚味,爱喝酒,这些热物会熏蒸脏腑,导致痛风肢节疼痛。
而尿酸高的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脾胃损伤,痰瘀互结。
具体该怎么治?

发现尿酸高,主要原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痰浊内蕴,要想躲开痛风,一方面,要改掉生活中的不良饮食和久坐不动的坏习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不要暴饮暴食,不喝酒,少吃辛辣肥甘。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调理脾肾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控制尿酸,远离痛风。
如果尿酸高,且形体偏胖,肢体困重酸楚,容易疲倦乏力,痰多,容易腹胀腹痛,头昏或头蒙如裹,晨起头脑不清醒等中医症候,这就是脾虚痰湿浊邪内蕴的尿酸高病机。
这类尿酸高,可施以利湿化痰泄浊的方法,让浊邪有出路,防治邪气痹阻经络,从而有效预防痛风。
常用药物有苍术、薏苡仁、萆薢、泽泻、虎杖、半夏、茯苓、莱菔子、白芥子、益母草。
如果湿热并重,征象明显,可加知母、黄柏来强化清热燥湿药力。
如痰浊重,可加胆南星。
瘀血重,可加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养血活血化瘀之品。
如果肾虚明显,则方加补骨脂、骨碎补、续断、淫羊藿等滋阴益肾健骨之品。
如果脾虚明显,方加炒白术。
想问就问有问必答。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3年第1期《北京中医药杂志》眭蕴慧等文章《从中医“治未病”探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