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职美国总统,他上任以后马上就着手解决俄乌冲突的问题,当大家都认为特朗普会率先向俄罗斯施压的时候,他却先向泽连斯基发难,这一次他看上了乌克兰国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并狮子大开口的要乌克兰一半矿产资源的开发权,虽然后来改成了美乌双方成立一个共同管理的投资资金,不过在这笔交易中,美国无疑是获益的一方,这也凸显出了关键矿产的重要性。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近年来不断的在关键矿产问题上做文章,通过组建“关键矿产买家俱乐部”向中国施压,企图把我国赶出关键矿产供应链当中,毫无疑问的是两国间矿产资源争夺战已经打响,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底是如何围堵中国的呢?

美国组建多个矿产组织试图围堵中国
早在2022年6月,美国就组建了“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的组织,这个组织全球有十四个国家和欧盟委员会参与其中,在同年的9月23日,美国又建立了一个“矿产安全金融网络”,用美国的话来说创建这些组织是为了推进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样化,安全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对于这样的说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个中有猫腻,美国每次组建这样的“群聊”几乎都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同时打压某些国家去的,而这一次的目标显然就是中国。
其实这并不难猜测,别看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科技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但其发展高科技所用到的关键矿产资源不少都是从外国进口的吗,其中中国是十六种用在尖端科学技术上面必须要有的矿物以及日常生活中涉及的二十五种重要矿物的供应国,就以稀土为例子,边看这种矿物似乎平平无奇,但是它是发展军工等高科技产物的矿产资源,而中国恰恰是全球稀土大国,稀土储量几乎占到全球的四成左右,美国每年都得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稀土资源以发展国内的科学技术。

但是随着我国对稀土这样的战略资源开始逐渐重视以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稀土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上涨了不少,并且量也开始有所限制,毕竟是一种关键矿产,谁也不想一下子就开采光,对此美国也是想办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建群”,利用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拉帮结派就是美国人最擅长的事情,他们通过这样的手段去中国化。
在西方国家看来,只要在关键矿产资源中摆脱了我国的依赖,那么打压中国的发展也可以变得毫无顾虑,毕竟没有了命脉在别人手中,就如同在俄乌战争开始以后,欧洲国家集体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行割席,就是这样的意思。
除了使用“建群”围剿中国以外,美国还试图在国内开矿建厂,以进一步摆脱对我国的矿产依赖,别看美国是全球科技水平最发达的国家,他们在出产矿产资源量方面实在是难以恭维,根据资料显示,2023年美国在全球关键几种矿产资源的产量上简直是低的惊人,他们只生产了4%的锂、13%的钴、镍和石墨没有产量,其他的一些矿物占比量也是极低,正因如此美国希望可以摆脱对中国的矿产依赖,那么自己具备采矿及加工矿物的能力也就势在必行。

从特朗普1.0时代的后期开始,美国就已经将关键矿物的国内产能纳入了国防法案里面,到了拜登政府上台以后,更是对美国国内的半导体、电池、药品等对矿物应用较多的领域供应链进行了全面的核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美国似乎在关键矿产方面开始发力了。
美国诸多举动真的可以围堵住我国吗?
先不说美国的诸多计划是否可以围剿中国,首先他们的这些计划其实并不划算,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如同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样,作为世界上天然气出口大国,国内对开发天然气的整个配套流程已经是很成熟了,因此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价格优势非常明显,欧洲国家在俄乌开战前一直都是使用着俄罗斯提供的廉价天然气,而在俄乌开战以后,欧洲国家为了声援乌克兰而停用俄罗斯天然气以后,一时间找不到替代品,对此他们只能向美国求购高价的天然气,这使得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上涨。

鉴于此,有欧洲国家也开始学习美国,打算对自家的天然气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采,不过相较于工多手熟的俄罗斯,自己在家从零开始开采资源周期长不说,价格也降不下来,同样关键矿物也是这样的情况,我国作为矿物输出大国,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开采成本,进而把矿物的价格打下去,美国政府当初也是考虑到性价比这一点才与我国进行大量的矿物采购,现在突然风向变了,改为自己开采提炼,论美国国内的人工成本,那肯定是远高于我国的,因此价格居高不下,这从经济层面来看显然不划算。
与此同时美国目前与自己的欧洲盟友G7国家签署合作协议,这些国家在技术层面问题不大,但是最大问题是他们很多国家国内都缺矿产资源,也不是传统的关键矿物的出口大国,如此一来,原本是计划几个大国抱团取暖的,一下子就变成了抱团等死。

根据欧盟的数据,欧洲各个国家在部分关键矿物的来源其中镁有93%是来自于中国,硼酸盐有98%来自于土耳其,还有不少矿物达到八成以上的比例都是进口至其他国家的,就这样的状态,还抱团一起,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长期来看,可能还有点作用,不过这个长期起码预计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
另外,自己另起炉灶搞开采的计划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缺钱,美国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已经远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虽说还是处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不过国内的通货膨胀情况不容乐观,缺资金竟然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难题,这在即使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然而现在是真实发生了。

就以2023年为例,当年美国用于增加矿产业的技术以及库存拨款都不到一亿美元,对于随时上百万成交价的矿产行业来说,这一亿美元基本不够看。
除了上述方面以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矿产开发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明显,美国希望在短期内加入到这个领域并且取代中国的位置,这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就开采和提炼的技术而言,美国及其盟友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例如美国在重启芒廷帕斯矿以后,虽说是可以顺利开采出一定量的稀土,不过这些稀土却要装船运到我国进行加工分离,这使得美国出产的稀土价格比中国在每顿上面要贵几乎五成,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令人接受。

有好事的小伙伴就会问,他们自己不会进行分离加工吗?其实美国也有加工技术,不过遗憾的是他们的技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停滞了,他们在过去的二十余年时间里都是利用最方便的模式获得所需要的矿物,那就是买现成的,这也导致其本土的分离技术比中国要落后两代以上,效率低不说,周期长、人工还高,如果在国内分离那显然是极其不划算的。
美国想要把这几十年的时间追回来,那就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而想要政府进行巨额投资显然是一个最大的难题,面对着债务居高不下,政府财政支出本身就是捉襟见肘,加上矿业本身动不动就需要上千亿的投资才能看到效果,是典型的投入高汇报也高的行业,投资不足很难围堵住我国在关键矿物上面的优势。

面对美国在关键矿产材料上面的围堵,我国如何应对
即使美国无法在关键矿产材料上面对我国进行围堵,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我国还是要小心谨慎,对此我国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加大国内矿产的勘查力度,持续稳定的投入资金支持勘查工作,建立健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体系,为国家战略资源提供一个安全坚实的基础。

另外,随着我国对稀土等矿产资源认识力度的加强,近年来我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力度显然是加强了不少,增加了对稀土的储备力度,除了稀土以外,诸如锑、锗等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这也确保了在国家发生紧急情况下能有足够的矿产资源供各个行业使用。
与此同时,有了原材料,还要有先进的加工技术,在这方面,我国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研究,产业升级这块我国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鼓励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产业进行更前沿的研究,这不但可以持续提高我国在关键矿产材料上面的领先力度,还可以有效的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堵,做到一石二鸟。

在这场矿产资源的博弈中,我国前期做的铺垫已经初显成效,未来我国有信心也有能力继续直面美国的挑战,继续在这场矿产博弈中取得先机。
参考资料:
《美国拉小圈子与中国争夺关键矿物控制权,能奏效吗?》华语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