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不少部队将领回到家乡探望亲人,而廖汉生自1934年离开家乡,到1979年才回家乡。不回去,并不是不想念家乡
1949年,身为1军政委兼青海军区政委的廖汉生,迎来久违的亲人团聚。这里有他多年未见的母亲,还有多年女儿以及女婿。自19
1964年,丁盛离开近20年的老部队,被调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任副司令。过去担任军长,如今提拔为副兵团职务,而他对去新疆
在五六十年代,王恩茂负责新疆工作,不仅仅是地方,还有军区,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党政军一把手。到六十年代后期,受到运动影响而离
自1982年,干部年轻化号召提出后,离退休干部的待遇也更明晰了。中将以上军衔按照大军区正职待遇,担任过大军区正职的少将,
1955年初,从前线回来的丁盛被抽调到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该系都是正军职以上将领。丁盛是54军首任军长,该军是原4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南多次海战,作为快艇6支队走出来的张逸民,在多次的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军海战英雄,职务也跟着晋升很
五六十年代,东南沿海发生最多的是海战,在多次海战中也涌现出不少战斗英雄,张逸民是其中代表之一。自1955年指挥快艇将敌人
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干部离休制度在1958年出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六七十年代针对离休制度进行修正,但都没有特别明细化。
新中国成立后,谁担任过代总之呢?了解军史的人或许知道,聂老总是第一位代理过总长的,还有杨成武也代理过。实际上,还有一位大
自1982年,军队提出干部年轻化等号召后,为应对青黄不接的局面,上级将一批较为年轻的干部提拔到重要位置上培养。大胆提拔自
1994年,应老战友、老部下应邀,丁盛从广东到昆明疗养院休息。在这里遇到红军时期的老首长谢振华。从名气来说,丁盛是战将出
1976年,新疆生产兵团撤销,担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兼生产建设兵团政委的裴周玉,回北京等待分配工作。按照他的职务来说,重新分
队的干部家属在战争年代也都是军人,新中国成立后,在经过精简整编后,不少女兵转业到地方工作,但也还有少部分女干部在军队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女军官在部队精简改革中大部分转业到地方任职,丁盛妻子孟文虹也在其中。孟文虹在1949年参军,新中国成立
在三野部队中,刘少卿显得有些“失意”。自1948年兖州攻坚战后,他就离开部队,离开战场,因为身体不适,也给他军事生涯提前
丁盛曾经在1969年被提拔为大军区司令,在当时少将担任大军区正职的不在少数,可担任大军区司令的却为数不多,第一位是龙书金
抗战胜利后,上级抽调各根据地部队挺进东北,除山东军区主力之外,另一支主力就是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3师3.5万多人。部队在出
在开国上将中,郭天民是一位低调的将领,军事出身,能打仗,脾气也不小。他的军事生涯分为两段,解放战争之前,和解放战争之后。
1969年,李赤然被免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按照他的要求,希望回到老家陕西休养,得到批准。1970年举家搬迁到西安居住。
签名: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