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正史没有仔细描写指挥者的战斗。虽然规模不大,却意义不小。一、四平撤守引发崩盘1946年5月19日,第二次四平战役
一、黄克诚之奇55年大授衔,黄克诚地位之高,令人称奇。开国大将排名第三,仅次于准帅级的粟大将和元勋老将徐大将。为什么我们
笔者这篇文章,是从阅读《粟裕战争回忆录》中而得出的。撰写本文时,脑子里一直回旋着一句话:乍一看水面无波,细琢磨字藏岱岳。
1947年8月初,粟裕突然变得有点奇怪。三个纵队在鲁西南被国军打得到处跑,原本近九万人的主力,损失了三成。毛主席忧心如焚
开国将帅的排名很有讲究。十位开国大将排序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我
谁也想不到,一支曾经被解放军包围到快崩溃的部队,后来居然成为20万志愿军的救星。曾泽生率滇军六十军起义,是解放战争史上一
隋唐两朝对高句丽都很感兴趣,都发动过规模宏大的灭国战争,但是隋唐两代的胜后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标志有这么几点:1.隋朝
瓦岗军众将大多勇而无谋,这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大头领李密略有头脑,其他大多是一勇之夫,冲锋陷阵可以,成为名将的却不多。大家
瓦岗军与梁山好汉历史上都有原型,也都分别被文学作品演绎成兄弟情、讲义气的范本。但探寻历史真相,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瓦岗军众
隋朝又继承北周政权,其疆域之西,最初与北周政权的西界大体相似。北面、西面的广大地区,被突厥和吐谷浑占据。广袤的天山南北的
隋末农民大起义,当时以瓦岗军为首,其部众数十万人,天下群雄公推魏公李密为盟主。当此时,李密鹰视狼顾,睥睨万里,真可谓天子
隋炀帝陵遗址公园最近在扬州开放了,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引起很多人的重新讨论。传统史学界都认为,隋炀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
淮海战役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第一阶段作战围歼黄百韬兵团,面对这个几乎全是杂牌构成的兵团,华野居然付出4.9万人重大伤亡
这件事的核心情节很清楚,1948年7月,豫东战役进行到最后关头,粟裕要求许世友兵团自兖州发兵南下,打徐州,吸引国军主力回
上世纪90年代曾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位党史工作者采访开国上将叶飞,问,当年新四军有一位叫叶王陶的猛将,在粟裕大将指挥下屡
今天谈一谈关于徐帅打山西的问题。众所周知,山西基本上是徐向前元帅指挥解放的。但在1947年夏秋,当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怪现象。淮海战役时,中原野战军只有14万人投入决战,总兵力比全面内战爆发前少了28万。那时,刘邓
本文是五大主力覆亡史系列的第三篇,主讲第五军。国军五大主力如果按综合实力排名,大概能分出高低,会是谁呢?第五军纵然排不到
先回答一个问题。上一篇文中说到,淮海战役中华野、中野互相支援配合。有读者朋友问,只知道华野派兵支援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中野
国军五大主力,整编七十四师、十八军、第五军、新一军、新六军,当年号称国军精锐中的精锐,都在解放战争中葬身。分别被华东野战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