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织女工到“白富美”,她的三年逆袭金慧善站在平壤的街头,手中的华为手机不断响起微信提示音。三年前,她还是朝鲜某纺织厂月
清晨七点,丝绸厂的自行车铃声响彻拱宸桥1985年的杭州拱宸桥,天刚蒙蒙亮,21岁的女工小芳蹬着28寸凤凰牌自行车,车筐里
回国那天,安检员扣下了我的阿里郎手机。金忠日红着眼眶塞给我一包金刚山香烟:"记住,침대是床,옷장是衣柜......"
在珲春边境的婚介所,45岁的老张已经喝了三壶高丽参茶。"只要能娶朝鲜姑娘,砸锅卖铁都行!"他攥着存折的手微微发抖。中介所说的"特殊通道"确实存在:根据朝鲜2017年修订的《涉外婚姻法》,外国人需在朝投资500万人民币以上,并通过三代政审,才有资格迎娶朝鲜公民
中国游客在朝鲜, 竟被如此对待! 很多人都是含着眼泪走的!
更讽刺的是,朝鲜连开采工具都依赖中国进口。一台国产挖掘机在朝鲜矿场的寿命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因为缺乏零件维修,只能“用到报废”。“家里有矿却挖不动”,成了朝鲜经济最真实的写照。
羊角岛饭店47层的旋转餐厅里,穿赤古里裙的服务生端着铜盘穿梭。透过落地窗望去,平壤的夜色像被泼了墨,唯有主体思想塔的金色光芒刺破黑暗。赌场里传来老虎机的电子音,两个俄罗斯商人正在轮盘赌前豪掷千金,而楼下大堂的朝鲜服务员,连多瞥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高丽饭店的涉外商店亮起射灯,货架上的苏格兰威士忌标价25万朝元(约合黑市价208元人民币)。穿西装的采购员在笔记本上速记:“雀巢咖啡10罐、力士香皂20块”。这些商品将出现在次日平壤某婚礼的彩礼清单上。
深夜的鸭绿江畔,月光在水面洒下一道银色光带。28岁的吉林农民王建国正屏息凝神地蹲在芦苇荡里,他等待的"货物"不是走私品,
丹东中朝边境的一家朝鲜餐厅里,27岁的服务员金英淑正踮着脚尖擦拭水晶吊灯。她绾起的发髻纹丝不乱,雪白衬衫的领口别着金日成
当K27次列车缓缓驶过鸭绿江大桥,手机信号格突然归零的刹那,我就知道这将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在朝鲜的五天四夜里,那些擦
凌晨两点的鸭绿江边,老李蹲在芦苇丛里,心跳快得像打鼓。他不是在走私货物,而是在等一个裹着碎花头巾的朝鲜姑娘。这已经是他们
当K27次国际列车缓缓停靠平壤站,我贴在车窗上的鼻尖突然感到一阵凉意——站台上,三个身着藏蓝制服的姑娘正仰头望向车厢。她
飞机降落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的那一刻,我下意识地摸出手机想发定位——直到看见候机楼墙上挂着的复古时钟,才猛然惊觉自己即将踏
“你网购的韩式假睫毛,可能产自朝鲜女工布满老茧的指尖。”这个看似魔幻的剧情,正是中朝贸易最真实的写照。2023年,朝鲜向
以平壤郊区的纺织厂为例,女工金顺姬每天清晨7点准时踏入车间。缝纫机的轰鸣声中,她熟练地操作机器,月薪约300元人民币——这已是朝鲜普通工人的平均水平。尽管收入微薄,她却觉得光荣:我的工作是对国家的贡献。在朝鲜,国营工厂不仅是谋生场所,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政府为工人提供免费食堂,凭票就能吃到冷面;未婚女工还能住进厂区宿舍,省去租房烦恼
2020年青瓦台前的雪地里,金惠淑掀起衣服露出肋骨上的朝鲜地图纹身,高喊"让我回家"的视频在油管疯传。警察用高压水枪将她冲倒时,混着血水的雪地上漂起她连夜缝制的标语布——韩国不是天堂,是镀金监狱
现在的朝鲜男人就像没通电的灯泡,47岁的个体户李贞爱在清津港海鲜市场对我说这话时,正麻利地将帝王蟹装箱发往罗先特区。她的丈夫——某国营机械厂六级技工,此刻正在市场角落默默清洗泡沫箱。这个曾经连酱油瓶都不碰的男人,如今包办了全部家务,只为让妻子专心经营年入百万朝元的海产生意
各位同志请注意,拍摄军人岗哨是绝对禁止的。清脆的中文把我的魂拽了回来。说话的是我们的导游金英淑,这个朝鲜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姑娘,扎着高马尾,胸前的金日成徽章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后来才知道,能当涉外导游的朝鲜姑娘,都是根正苗红的千里马后代。
走进平壤绫罗人民游乐园的电子游戏区,你会瞬间被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淹没。穿着校服的小学生踮着脚尖围在《平壤赛车》机台前,后排
签名:年轻时曾在朝鲜生活过5年,有多位朝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