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乾元
  • 包刚升:战争模式与蒙古帝国的崛起

    以今天的价值观而论,蒙古帝国的崛起及其对外征服,恐怕是人类政治演化史上最野蛮的一幕。成吉思汗被有的历史学家视为开疆拓土、

    2024-02-09 21:36
  • 杨立华:中庸——人的生活地基

    中庸就是我讲的一个人生基础和哲学基础,人的生活地基的问题。生活地基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觉得我们的生活漂若浮

    2024-02-09 21:36
  • 杨立华:现代生活的均质化、世俗化

    我们从“现代”这个词讲起。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一个感觉。大家在用现代这个词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个词是很奇怪的一个词。所谓的

    2024-02-09 21:36
  • 赵林:中西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15、16世纪这个被汤因比称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在南部欧洲发生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在北部欧洲发生了一场宗

    2024-02-09 21:36
  • 瞿林东:地理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整个自然界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地理条件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地理条件的变化

    2024-02-10 11:58
  • 葛剑雄:人类与河流的互动

    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当时的人,没有办法突破

    2024-02-12 07:54
  • 葛剑雄:河流与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索文明的源流时,谁也不能无视河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2024-02-10 11:58
  • 韩茂莉:一条河贯穿了一个文明的进程——黄河历史上的六次改道

    今天我们所讲的是历史地理,内容从政治、军事、经济转向到有关自然的问题,主要介绍中国北方黄河的改道问题。黄河对于中国历史来

    2024-02-10 11:58
  • 李猛:马基雅维利的世界的轻与重(下)

    Ⅳ不过,在看到现代道德德性的弱点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马基雅维利在《曼陀罗花》中勾勒的性爱诡计的另一面:获取。在马基雅维利

    2024-02-10 11:58
  • 李猛:马基雅维利的世界的轻与重(上)

    Ⅰ施特劳斯在《针对马基雅维利的思考》一书接近结尾的地方指出,马基雅维利不像修昔底德的作品那样令人感到悲凉(sadness

    2024-02-10 11:58
  • 钱穆:乡村与城市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之人生而论,大体说来,似乎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

    2024-02-10 11:58
  • 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

    大城市人的个性特点所赖以建立的心理基础,是表面和内心印象的接连不断地迅速变化而引起的精神生活的紧张。首先要理解大城市精神

    2024-02-10 11:58
  • 王今一:培养知识分子良知的社会条件——以魏晋士人为例

    “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纯学术的问题,它关乎你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理解自己的职业。我不把自己定义为知识分子

    2024-02-10 11:58
  • 鲍曼:道德冷漠的社会生产

    艾希曼的辩护律师塞瓦提斯博士在耶路撒冷总结陈词时尖锐地指出:艾希曼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如果他贏了,他将获得勋章;如果他输了

    2024-02-10 11:58
  • 张学智:王阳明思想新论

    一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对于人生论极具启发意义,他把人视为一个向未来敞开、不断超越自己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是在和他面对的世

    2024-02-10 11:58
  • 加缪:人类良知的危机

    女士们、先生们:当有人向我提议在美国做一个演讲时,我真是顾虑重重。我还没有达到适合做演讲的年纪;对我来说,对自己的思想进

    2024-02-10 11:58
  • 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

    现在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因为大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很不容易区别谁为杰出之

    2024-02-11 09:17
  • 蒙培元:草木瓦石有良知吗

    王阳明提出草木瓦石有良知之说,曾引起人们的讨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更加值得重视了。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

    2024-02-11 09:17
  • 蒙培元:何谓“心外无物”

    王阳明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心外无物”。有人据此认为,王阳明是主观唯心论者,甚至与西方的贝克莱进行比较,将“心外无物”

    2024-02-11 09:17
  • 廖名春:从“乾”、“坤”之本字论《周易》的哲学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周易》为“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之首,“三玄”(《老》、《庄》、《易》)之一

    2024-02-11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