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品尝一口甜而不腻的娘惹糕,或是目光停留在一件绣满繁复珠饰的可巴雅(kebaya)上,是否会好奇,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背
19世纪的柔佛,一群远渡重洋的华人移民,在异乡开辟生计,面对动荡与艰辛,他们团结一心,创建了义兴公司。这个曾风靡一时的组
平凡的人,因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而散发出非凡的光芒。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一位出生于福建乡村、成长于战乱时代的普通人,用
20世纪中叶的冷战氛围不仅是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显性战场,也在文化教育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香港中文大学的成立正是这一复
在香港的历史版图上,宋皇台是一颗璀璨却复杂的明珠。它曾是南宋末代皇帝避难的象征,见证了忠诚与抗争的精神;它在冷战期间被赋
在人潮涌动的马来西亚槟城街头,香火缭绕,锣鼓震天,九皇爷诞的游行正热闹上演。每年的这个时刻,整个城市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
在冷战的历史风云中,马来亚制片组(Malayan Film Unit,简称MFU)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MFU是由英
冷战时期的砂拉越,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场景。砂拉越位于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北部,曾长期处于英殖民统治之下。
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屿,由三个国家分治,分别是马来西亚的沙巴和砂拉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地区,以及文莱。冷战期间,婆罗
陈嘉庚,这个名字或许对许多人来说,首先代表的是教育家、实业家或爱国领袖。但对华侨社会而言,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他在动荡的
大概是90后以前的人,总是把《哆啦A梦》叫做《叮当猫》。最近的一些自媒体抓住这个点,故弄玄虚说这是一种曼德拉效应(指集体
在莱佛士于1819年登陆后的首个75年里,新加坡华人主要通过家塾、私塾、义塾和义学等形式来传承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这些教育
1971年初,吉隆坡国家室内体育馆举行的香港银星艺术团赈灾义演是中马建交的前奏。这场义演,盛况空前,轰动全马,是中马建交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使用中文和英文作为官方语言,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采用。政府报告、法律文件、街道标牌、公交车电子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娱乐方式较为匮乏,即便是现今每家必有的电视,也要到70年代初才开始普及。因此书籍就成了大众消遣娱
有的人说香港的保钓运动是香港本土出生一代的第一次爱国教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1970年代的香港保钓运动。香港首次保钓运动可
香港与东南亚之间的往来频繁。然而,如今若与香港人谈论马来西亚,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名贵的猫山王榴莲;提及新加坡,必定会谈及宽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在马来西亚人人三缄其口的事件——五一三事件。这是发生在马来西亚的一场种族冲突事件,爆发于1969年5月1
2024年1月31日,马来西亚正式宣布,柔佛州的统治者苏丹易卜拉欣·苏丹伊斯坎达尔成为第17任国王。依布拉欣先乘专机从柔
在新加坡,持有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证的住民,有400多万人。其中,75%是华人,印度人占15%,马来人只占7.5%。这对一
签名:香港、新马地区研究学者|关注:历史、冷战与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