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因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而散发出非凡的光芒。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一位出生于福建乡村、成长于战乱时代的普通人,用他的质朴与真诚,书写了一段平凡却令人动容的人生。他的故事,既是一部跨越国界的家族记忆,也是一段承载时代印迹的历史。
艰苦童年1920年,年仅8岁的苏宜坚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变故——父亲因病去世。父亲的离世对家中五个子女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家庭瞬间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陷入困境。母亲洪箭不得不独自撑起家庭,肩负起养育子女的重任。
虽然生活艰难,但洪箭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支撑着家庭。苏宜坚家庭的生活得以维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叔苏法聿的资助。苏法聿早年移居马来亚,并在巴生地区创办了宗兴贸易公司,成为当地的一位成功商人。作为家族中的长者,苏法聿不仅为家乡的亲人提供了经济支持,还定期寄款帮助弟媳洪箭抚养孩子,资助侄子侄女上学。
苏法聿的援助,不仅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为苏宜坚日后的生活道路提供了方向。他的成功和在马来亚的经历,对年幼的苏宜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日后踏上南洋谋生之路埋下了种子。
求学之路1927年,苏宜坚15岁时,随母亲洪箭从家乡福建同安埔下村前往厦门求学。他考入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
苏宜坚收藏的照片集美中学以“诚毅”为校训,注重学生品德与学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流的教育环境。在集美中学期间,苏宜坚认识了同班同学游可翘。游可翘来自泰国的华侨家庭,是一位接受良好教育的现代女性。她性格开朗、思想活跃,与苏宜坚在求学路上结下深厚情谊。
苏宜坚与游可翘订婚照两人常在学习与活动中合作,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他们彼此支持,相互鼓励,这段同窗之谊慢慢发展成为一段深厚的感情。集美中学的学习氛围和集体活动为他们提供了相识、相知的舞台。
1930年,苏宜坚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厦门大学。苏宜坚选择理科专业,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他的大学生活仅持续了一年。
因经济窘迫未能相继求学,乃南往谋生,特此影以留念。然而,命运的现实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一切。19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一直资助他学业的四叔苏法聿因商业受挫,无力继续支持他读书。面对无奈的现实,苏宜坚不得不辍学,将未完成的学业和未实现的梦想暂时搁置。他在厦门大学的一张照片背后,写下了一段自勉的话:“因经济窘迫未能相继求学,乃南往谋生,特此影以留念。”
1934年,22岁的苏宜坚告别家乡,远赴马来西亚巴生谋生。他带着未竟的大学梦想和与游可翘的深厚感情,踏上了新的征途。
移民奋斗初到马来西亚的苏宜坚,选择从事教育工作,他先后任教于巴生的青年学校和华侨学校,这些学校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为华人子弟提供延续中华文化的教育平台。
40年代的中华学校苏宜坚以严格的教学态度和耐心负责的风格著称。在课堂上,他常以中华文化和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历史、文学等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期间,远离祖国的华人社区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刻。苏宜坚利用课堂,将爱国情怀融入教学内容。在学校,他们唱的是中华民国的国歌《三民主义》、周会讲的是抗日救国的主题、音乐课教抗日歌曲,上课时宣传抗日活动。为哥打答鲁的“华侨筹账祖国难民委员会募捐。
尽管后来苏宜坚从事商界工作,但他始终没有离开教育的初心。在他进入商界后,仍然以学校董事身份,持续为华文教育提供支持。他还通过社会影响力,为华校争取更多资源,动员更多人参与到华文教育的守护与发展中。
战后,苏宜坚离开了教育界,进入四叔苏法聿创立的宗兴贸易公司。这家公司以经营橡胶和木材为主,是巴生地区一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最初,苏宜坚在公司担任普通职员,凭借勤奋与诚信,很快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1960年,他被委任为宗兴树胶有限公司的董事经理,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和战略规划。
苏宜坚所持巴生民生油厂股票宗兴树胶厂位于巴生甘榜爪哇,这里不仅是工厂,也是一个综合社区,配备了员工宿舍、羽毛球场、咖啡店等设施。苏宜坚特别注重工厂与周边马来村的关系,在五一三事件(1969年马来西亚种族冲突)期间,他展现了冷静与智慧,主动与村长协商,制定社区守护计划,确保三大民族居民的安全。他的领导不仅维护了工厂的正常运营,也在紧张局势中保护了员工的生命与财产。
在他28年的管理期间,宗兴树胶厂始终保持高效运转,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他不仅关注产品质量,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确保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与市场策略,他成功抵御了多次经济波动,使宗兴贸易公司成为巴生地区一家具有长期影响力的企业。
现在的巴生滨海华人积善堂他还利用自己的商界声望,为华人社会争取更多权益。在积善堂募款活动中,他以企业家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号召巴生商界捐助,为贫苦华人提供各种服务。这种责任感,使他在商界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纽带。
家书情深苏宜坚的家书,是连接家庭与家乡的重要纽带。在他1956年和1983年两次回到中国的旅途中,这些书信不仅记录了归乡的所见所闻,也饱含了对家人、故乡以及祖国的深切情感。它们跨越时间与空间,成为亲情与家国情怀的见证。
马来亚联合邦工商业考察团行程图1956年,苏宜坚作为“马来亚联合邦工商业考察团”副团长首次回到中国。这次短暂的归乡之旅,不仅是对故乡的探访,更是一次带着使命的商业考察。在此期间,他写下多封家书,详细记录了故乡福建同安的变化以及考察沿途的所见所闻。
在信中,他满怀深情地描述了家乡的山水、田野与亲人生活的朴实场景。通过这些文字,他向身处马来亚的家人传递了浓厚的思乡情感。
1983年,年近八旬的苏宜坚再次回到中国。这次归乡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祖母骨灰的安葬,同时探望家乡的亲人和祖国的变化。在这次旅程中,他同样通过家书与远在马来西亚的家人分享沿途的点滴,并通过照片和文字,生动地呈现了当时的中国风貌。
在信中,他感慨道:“厦门的改变让我震撼,30年代的灰暗如今已不复存在,街道明亮整洁,鹭江清澈见底。”他用家书和五百多张照片,记录了从厦门到上海、南京、庐山、杭州等地的旅程,并整理成16本相册与家人分享,既介绍了亲人的现状,也描述了中国山河的壮丽景象。这些文字与图像,成为家族记忆的一部分,也成为他晚年与家人分享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已不是病夫,而是世界强人。社区领袖苏宜坚的晚年生活,是对家族、社区和文化传承的全面回馈。他不仅以德高望重的长者形象赢得社区的尊敬,更在福建会馆的工作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巴生福建会馆的重要领袖,苏宜坚长期致力于社区建设和文化传承。他多次担任福建会馆的要职,包括秘书、副会长等,为会馆的运营和发展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现在的巴生福建会馆20世纪70年代,苏宜坚提出“以馆养馆”的运营模式,通过出租会馆礼堂、桌椅和经营肉骨茶食堂等方式为会馆创收。这些务实的举措解决了会馆资金紧张的问题,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区。他还参与了多个乡亲联谊活动,为华人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宜坚将福建会馆视为华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他积极推动会馆参与社会活动,例如组织会馆参加巴生市的“布置建筑”比赛并获得首奖,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他还参与《巴生福建会馆志略·文献》的编辑与出版,为记录华人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一位社区长者,他通过福建会馆搭建平台,不断加强乡亲联谊和社区活动。他热心于体育和文艺活动,曾担任巴生滨海中华体育促进会、巴生华人咨询会的多个职务,为华人社区的文化和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1988年,年近八旬的苏宜坚,依然为福建会馆的事务奔波。他的热情和责任感丝毫未减,即便年事已高,仍坚持参与会馆的各种活动。然而,在一次福建会馆的会议和演讲途中,他突发意外,因病倒下,不幸离世。
苏宜坚的突然离世,令社区倍感震惊和悲痛。福建会馆为这位倾尽毕生精力服务会馆和社区的长者,举办了一场庄重的悼念仪式。礼堂内布置肃穆,满满的哀思寄托着全体乡亲对他的怀念与敬意。
苏宜坚的一生,是一个平凡却不平凡的生命故事。他在家庭中是无私的支柱,在社区中是无怨无悔的长者,在福建会馆中是不可或缺的领袖。他用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与奉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人。
苏宜坚年谱延伸阅读:
《平凡中的不平凡——我的父亲苏宜坚》 苏伟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