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所藏三希堂旧物乾隆间宫廷画家金廷标《献之学书图》一轴,画的是王献之童年学书的故事-据说“子敬(王献之)五、六岁
一书法的学习要从易到难。相对来说,楷书的技术难度并不低,而隶书笔法简洁,规律性强,其笔势也更易掌握一些,练习隶书,入门易
上面这件作品是广东颜奕端老师入展《第七届兰亭奖》的作品,作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观感,赞赏者认为,此作天真烂漫,不拘一格,笔
何谓“工匠精神”?包括了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
今天的开头语略微有一点沉重,真后欣赏琼瑶的手迹………琼瑶(1938年4月20日-2024年12月4日),本名陈喆,出生于
小品是中国书法的一种传统表达形式,,一直深受广大书友们的喜爱,小品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小而精湛,小中见大,通过精心谋划
01年的小伙,前后有5件书法作品入选国展,4件作品入选中书协主办的单项展,1件作品入选十三届国展中的进京展,他就是来自山
我们知道,颜柳是唐楷的极轨,唐代以后,学习楷书大抵很难绕过他们,其中颜体楷书在有清一代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从刘
笔者11年前收藏田树苌老师的一件作品,那时候先生差不多70岁,人到了这个年龄,精力依然充沛,表达也很注重节奏,对艺术的理
江苏省书法创作水平这几十年来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几位,在书法江湖上有“苏军”的称号,特别是四年一期的届展,夺得入展的指标最多
中国书协发布了第二届小品展的征稿启事,对于以往的展赛来讲,单项展正常是六尺整张规格,届展是八尺整张尺寸,一下子转换成小尺
学习书法如同读书,通过反复临习,是否也存在着判断和检验认证程度,通常有三个层次:记忆、理解、思考第一个层次:记忆,临过之
很多书法初学者心中不免有些疑感:行书究竟能否作为初学书体?笔者认为行书当然可以作为初学的书体、每种书体有自身独立的风格特
关于行书究竟能不能作为初学的书体,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人学书法都是从正书开始,因为正书笔画平正、结构方整、易于
书法现在被称为“艺术”,但大多数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般还是理解为“书写的技能”;社会普遍看重的,也是通过书法学习来正确,熟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对笔法的锤炼、参悟是历代书家毕生的任务。曾国藩颇自信地说:『吾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家书》中
父亲打电话来,说他想给任教过的学校写一幅书法作品。父亲在这所小学一直工作到退休,二十余年过去了,仍然放不下来,他要写的内
说到柳体,我想起小时候,父亲叫我们兄弟姐妹描红练大字时,使用的描红帖就是柳体。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父亲对我们经常讲的那句话
高辉老师再次入选了中书协所主办的展赛,这次十三届国展入选的是一件行书作品(上图),八尺整纸,满张烟云,枯湿浓淡,粗细、大
费新我以左笔知名,他不是出于炫奇,而是健康原因导致的迫不得已的选择。费新我久居苏州,1957年调任江苏省国画院为专职画师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