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军民为了保卫家园,摒弃前嫌,团结一致,阻挠日军的进攻,战斗时诞生很多抗日名将,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指挥,带领部队将日寇赶出中国,建国后他们被称为抗日名将。
张维翰也是其中一位,他用自己的一生推动民族独立,年少时期就心存报国之志,虽然有好的前途,但他看不惯那些“吃拿卡要”的腐败官员,于是投身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国军长官为了利益出卖友军,将情报卖给日本人,他所在部队遭到背叛,司令舍身取义,部队减员到一万人,关键时刻,张维翰站出来,率领部队投奔刘帅。
一、加入组织,为好友报仇张维翰的家庭跟当时社会现状下的普通农民一样,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张家五个大儿子,他排行第五,哥哥们早早懂事帮衬家里。
二哥思维开阔,觉得种地改变不了家里的现状,于是投身军队,来到西北军中任职,有了二哥的军饷,家里的生活在慢慢变好,家里有了钱,张维翰才获得外出上学的机会。
1915年,母亲带着他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当时冯玉祥在北平的势力非常强大,他所创办的军校就在这里,张维翰获得军官子弟学校学习的机会,在这里他意外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彭雪枫。
两人在军校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们有相同的志向和远大抱负,都想着让全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五卅惨案爆发的那一刻,他心痛不已,爱国之心彻底觉醒,他来到街上组织游行,当街进行革命演讲,不顾个人安危,想要打倒旧军阀,将洋人赶出自己的国家。
第二年老蒋掌权之后,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派人四处缉拿爱国人士,面对反动派的抓捕和围剿,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张维翰见状只好蛰伏起来,等待最佳时机,他逃回家乡暂避风头。
在此期间蒋介石为了独裁统治,多次挑衅冯玉祥,最后中原大战爆发,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东北三省很快被敌人占据。
只顾自身利益的老蒋,选择大批量派兵围剿红军,并且怂恿张学良等待国际调和,这样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地界,并指派他来到陕北地区消灭红军。
老蒋忙着内战选择不抵抗的行为激怒了张维翰,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却无能为力,他慢慢接触到国军内部的腐败交易,和国民政府的无能,为此他离开家乡后,再次发起救国运动。
在济南地区号召当地的有志青年,建立起爱国组织,宣传抗日主张,在此期间他因为表现出色,结识爱国将领范筑先,他也是一名为国为民的抗日志士,为了更好的抗击日本人。
他把鲁西北地区的几十支闲散队伍整合在一起,达到共同抗日的目的,当张维翰再次见到老同学彭雪枫时,不知道这将是永别,彭将军讲起共产主义,跟他介绍共产党。
张维翰这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对此大为震撼,于是在赵伊坪同志的介绍下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党员,范筑先在我党同志的协调组建下,麾下部队完成新一轮组建,并在敌后尽力气了鲁西北地区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党中央派遣政工同志进入队伍,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政治部队的凝聚力,建立起属于我党我军的革命体系,便于管理,部队最后整编成一支六万多人革命队伍,麾下掌控着二十九座县城。
这些都是最适合发展革命的地方,党组织派遣二十多位政工干部,来到每个县当共产党县长,让他们一边干革命,一边宣传,部队的凝聚力提升的很快。
误打误撞下,鲁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体系成了,其他革命根据地学习的典范,这一表现让张维翰的名声响彻我党,毛主席号召全国各个地区都学习鲁西北如何组建抗战政权,完善根据地管理。
1937年,日军继续侵略全国的计划,部队来到山东地区,范筑先带领部队积极抵抗日军进攻,可国军方面却是墙头草,有钱就能被收买,两军表面上很和谐,打着国共合作旗号,背地里摩擦不断,聊城抗战爆发之后,战况非常激烈。
此时,日本人用金钱收买国军高级干部,获取我军情报,导致聊城地区遭到敌人包围,城池陷落,范筑先同志牺牲在掩护部队撤退的过程中,没了司令带头,部队顿时乱作一团。
关键时刻张维翰止住心底的悲伤,重新组织部队,然后按照毛主席发来的电报上的内容,联合386旅旅长共同指挥部队发动反击,成功粉碎日军进犯山东的阴谋,保护鲁西北根据地们,免受日军进犯。
1940年,张维翰决定带领部队合并进入129师,成立筑先纵队,此时鲁西北旧部还剩一万人,占据整个129师五分之一的兵力,为此单独为这支部队组建新八旅,此时的他出道即巅峰,为什么无缘少将?
二、生病错失多场战役新八旅组建完毕之后,他的副手是王近山将军,之后他带领部队继续活跃在抗日战场上,当时的战争很残酷,但他依旧未曾退缩半步,东鲁西北地区一直打到冀南军分区。
他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十分出色,被派往延太行山地区的党校内部学习深造,在这里他学习知识,认识很多朋友,军校内部上场会组织打篮球,他每次都上场,军校考核体能,他上场参加以总分第一傲视群雄。
深造学习完他被调回河北地区,1941年日军制定计划,试图拿下平汉铁路,刘帅早已察觉敌人动向,派遣部队发动进攻,张维翰率部参战,这场战役的规模仅次于百团大战。
在战场上他冲锋在前,偷袭日军驻地,张维翰部歼敌上千人,俘虏300多人,我军损失500人,此战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之后他多次参加大型战役抗击日军,带队组建邯郸军区,统领新的队伍。
可在延安学习时,他突然被查出身患重病,无法上前线继续领兵作战,之后病好了,却耽误很多立功机会,解放战争时期复出没有什么贡献,再加上他曾经的出身和资历问题,限制他的晋升渠道,令人惋惜,毕竟军衔要看军功加出身和资历。
三、老将军病逝惊动国家张维翰手捧勋章被授予大校军衔,心底有些许小失落,看着曾经的部下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又觉得非常合理,张维翰因病去世前,国家渡过最混乱的那段时期,他临终嘱咐家人简单办一下就行。
此时甚至中央军委都不知晓,可这件事却被副总理听到,随后生气的召集所有干部开会,商议此事,张维翰对中国革命有大功,一手建立鲁西北革命根据地,他去世竟然无声无息,会让其他功臣们寒心。
国家出面为老将军大办葬礼,国内能到场的将军来了上百位,共同送别这位老革命家,人民日报更是在当天发表纪念老将军悼词,张维翰身边的老战友闻言默默流下眼泪。
张老低调一辈子,最后风风光光离开人世,相信他在天之灵也会很开心,张维翰的革命生涯评将军应该没问题,怪就怪他的出身成分不好,建国后他曾被人诬陷。
可他没有四处上访讨要公道,他相信国家会换他清白,他因此背负骂名离开军队,几年后国家经过调查还了张维翰清白,可他没有再回部队,而是留在国家体委默默奉献直到退休。
结语细数张维翰的一生,他一直都在为民族独立寻找前进道路,他带领队伍没有投身国军换取荣华富贵,反而投身我党,证明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