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陷害苏轼,制造乌台诗案,却写下一首词,以两句爆红冬天朋友圈

历史滴温度 2024-12-26 10:48:24

在宋代,有一位诗人曾经陷害苏轼,引发了“乌台诗案”,可谓此案罪魁祸首之一。

但他创作的一首宋词,却因其绝美的两句雪景,成为《宋词三百首》中的佳作,还在现代的朋友圈广为流传,成为很多人分享的名句。

这个人到底是谁,当年如何诬陷苏轼制造惨案,此后写的佳作宋词是哪两句呢?

这也衍生出一个问题,如果德行与才华不能并存时,我们应当更重视哪一个呢?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那是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面临一场极大的生死考验。

在这场案件的发起与推进中,舒亶的名字被永远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时苏轼在调任湖州并上任后,按照官场惯例,需要向宋神宗呈递谢恩表。

通常情况下,官员只需简单表达几句,写几段官样文章感谢即可,但苏轼却在上书中,加入了一些浓烈的个人情感。

这些其实并无不可,奈何却被有心人利用了。

当时苏轼的上书里,曾有一句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句话里的其字,自然指的是苏轼,而所谓新进,其实指的是被皇帝提拔的新党人士。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当年苏轼是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此这几句话的含义,或许是他再次公开表达对变法不满,并表明不愿参与其中。

偏偏在此时,王安石已被免去宰相之职,变法的领导者已转为皇帝本人。

因此在新党眼中,苏轼的言论偏激,无异于是对朝廷政策的攻击,更是对皇帝决策的反对,这被视为极大的不敬。

因此御史台官员以此为由,连续上书弹劾苏轼。

一直监视苏轼的四个小人,纷纷提交弹劾奏章。

何正权和张璪两人联手,四处指责苏轼,对新政进行攻击,将讽刺和批评融入诗歌,并公开出版广泛传播。

御史中丞李定也提交了一份奏章,列举苏轼四项罪名,都与苏轼诽谤宋神宗有关。

在其中,四处搜罗所谓证据,出力最多的就是御史台官员舒亶。

舒亶非常关注苏轼的诗集,日夜反复翻阅,试图找到用来弹劾苏轼的证据。

他找到苏轼写的一首诗,名为《山村五绝》,认为诗中描述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农民不得不两次向政府借贷,待到收获之后,以两分利息偿还给朝廷的事。

然而农民频繁进城借贷,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路上,导致资金很快就被消耗殆尽,进一步影响民生经济。

舒亶对此感到异常兴奋,认为这是对青苗法的批评。

舒亶还找到其他东西,认为苏轼对朝廷的盐法进行抨击,指责他批评新法,并且广泛传播,这被视为对皇帝的极大不敬。

舒亶于是上表,批评苏轼在湖州的上表中,带有讽刺朝廷时事的意味,导致士子们感到愤慨。

面对弹劾案,尽管宋神宗对苏轼印象良好,也不得不启动调查程序。

案件由御史台负责,李定作为御史中丞,立刻指派人员,前往湖州逮捕苏轼。

面对官差的到来,苏轼感到极度恐惧,但又不得不服从皇命。

苏轼被押解至京城后,被关押在御史台内。

御史台院内有柏树,上面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野乌鸦,因此御史台也被称为“乌台”,而苏轼的案件因此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被押回后,接下来就是对他进行审讯。

在苏轼被捕入狱后,舒亶开始深入挖掘苏轼的诗词和文章,搜寻任何可能构成罪证的细节。

他刻意曲解文字,夸大其词,甚至牵连其他人,导致皇帝大怒,苏轼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尽管苏轼之前确实创作了讽刺新法的诗作,这些作品按理不应构成死罪,但新党权贵不断给他抹黑,这些罪名累积起来,似乎使他显得罪有应得。

然而,四位大臣联合上书弹劾苏轼,指控苏轼重罪,一心想要置苏轼于死地。

幸运的是,大理寺官员公正无私,判处苏轼两年徒刑。

不久之后,恰逢全国大赦,苏轼得以免除刑罚,无需服刑。

最终宋神宗作出裁决,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就此告一段落。

苏轼抵达黄州后,在山水田园间,看破大逍遥,化身为苏东坡,在那里得以重生。

然而,随着苏轼这个对手被排除,新党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实际上内部却暗流涌动,面临分裂。

那些捏造罪名、陷害苏轼的人,包括舒亶这个罪魁祸首,也被卷入政治斗争。

公元1083年,舒亶被贬回乡,经过十余年的隐居生活后,他才被重新起用。

当舒亶再次回到朝廷时,一切都已改变。

此时他已年过半百,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最终提笔作词,表达自己的沉浮人生。

这首词,便是《虞美人·寄公度》,其中上阕写道: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在创作这首词时,舒亶经历着深深的悲伤,那时登高远眺,四周一片萧瑟,荷花已凋谢,暮色苍茫。

秋风拂过,波涛渐起,他独自站在楼台上,只见成双成对的燕子飞向不同的方向,最终消失在天边。

词中“芙蓉落尽”暗示季节的更迭,流露出衰败与孤独情绪,“沧波起”则增添了寒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辽阔,却似乎无人与他共享这份美景。

最后“劳燕分飞”的意象,表达对离别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凄凉,心中充满孤独和失落。

至于词的下阕,更是名垂千古,为人津津乐道,那就是: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表达对老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折梅相赠来抒发情感。

奈何时光匆匆,转眼间又到了年末,京城被雪覆盖。

只有在微醺的状态下,才能暂时忘却岁月带来的衰老,但举杯独酌时,却缺少了可以对饮的朋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这句词营造出了一种绝妙的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网络上被广泛分享,成为流行的金句。

从“雪满长安”到“江南春色”,这些词句所描绘的意境之美,令人陶醉。

或许在阅读这些词句时,我们会想起,舒亶与苏轼之间的恩怨纠葛,不禁感到一丝哀叹和感慨。

但尽管词作再怎么出色,如果作者的为人不被认可,那也是有缺憾的。

实际上,舒亶过去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与他固执和守旧的性格有关。

舒亶刚步入官场时,一位资深前辈曾给予他帮助。

后来这位前辈希望借助舒亶的影响力,帮助自己的女婿顺利考取功名,私下写信暗示舒亶帮忙。

但舒亶拒绝这种私下行为,并将此事上报,同时作为谏官不畏强权,许多大臣对他既畏惧又不满。

因此舒亶在朝廷中逐渐变得不受欢迎,最终被迫闲居家中长达十多年。

后来他坚决支持变法,当看到苏轼反对变法的言论时,认为苏轼是在诋毁帝王,这被视为重罪。

虽然他们立场不同,但并无私人恩怨,只是舒亶在坚持己见时显得有些过激。

五十岁之后,舒亶再次出山,平息了多起地方叛乱,巩固了朝廷的统治,最终在军中因病去世,享年62岁。

回顾舒亶的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受到后世的批评和指责,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成就。

他的功过是非,确实难以一概而论。

历史的波折让人感慨万千,既有悲伤也有喜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正是华夏文明千年魅力的体现。

那么,当才华与品德不能两全时,你们会如何抉择呢?

是因作者的品行而拒绝阅读他的作品,还是撇开作者的为人只欣赏作品呢?

如果您也有感想的,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