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奶茶撕裂两代人!女大学生3千生活费:伪精致掏空谁的钱包?

周律鸣不评 2025-02-26 18:41:54

女儿:"同学都喝XX网红奶茶,每月3000块真不多!"

母亲:"你喝奶茶,我喝西北风?你爸修车铺一天才挣200!"

一杯30元的奶茶,正在成为压垮中国式亲情的最后一根吸管。

成长投资

起因是这样,大学生小美觉得2000元的生活费不够花了,在开学之际,已经第五次要求涨到3000元了,但她的母亲月薪才4000块。

小美给母亲算了一笔账,在保证生活和基本开销的前提下,仍需1000元的社交、聚餐、奶茶钱,小美很有道理:不是要攀比,是怕输在职场起跑线;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也要有,爸妈不想让我丢脸吧?

可对于父母而言,两人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除了日常开销、贷款之外,能拿出2000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若再加上1000,全家都喝西北风去吗?

夫妻两人的月生活费1000左右,可女儿一个人就要花费3000元,为何"挣钱养娃"演变成"养娃致贫"?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不仅宝宝是吞金神兽,就连大学生群体也大多同样,普通家庭承担一个大学生已经勉为其难,遑论两个及以上呢?

据悉,70%二三线城市家庭,大学生支出超家庭收入40%。

父母身为家庭支柱,面对所有开销,背负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大学生们试图通过“要钱”来试探“爱的底线”,但殊不知,为了孩子的高额花销,父母已经成为了沉默的牺牲者:

山东煎饼摊主王阿姨:"女儿要买3000块的JK裙参加社团,我凌晨三点就出摊..."

武汉快递员李师傅:"儿子说旧手机让室友看不起,我偷偷卖了结婚戒指。"

以前,馒头咸菜供出大学生;如今,精致穷是我的基本人权。当生活费要价从生存必需变成社交货币,教育投资正在沦为两代人的情感博弈场。

消费陷阱

穷养的原生家庭,正在富养下一代的自卑。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这样的惯性思维里,很多家长用尽全力抚养儿女走进大学,让儿女们代替他们去看看那从未见过的世面,当然也是希望儿女们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甚至是出人头地。

正是因为有着"小时候穿补丁,绝不让我的孩子被嘲笑"的补偿心理,精致的大学生们才被资本所绑架,而压力直接给到了每一位父母。

据悉,某高校周边三年新增37家奶茶店,奶茶单价从2015年8元涨至2025年30元,00后大学生月均饮品支出达400多元!

而在奶茶店与网红餐厅的相辅相成下,学校陷入了“包围圈”,而学生们的欲望逐渐放大,其背后、也注定了膨胀物欲对干瘪钱包的极限压榨。

除此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3000元是体面生活的底线,而这还不算上其他隐形支出:往返机票、电子设备更换、考证培训等其费用,而去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4万元!

以至于,当大学生晒出的星巴克自拍时,父亲正在工地啃冷馒头;当大学生在KTV里深情演唱《父亲》时,父亲却在烈日炎炎下大汗淋漓。

那么、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这样吗,也不尽然。

教育本质

当生活费变成成功标尺,我们究竟在购买教育还是焦虑?

答案是:有大部分父母和大学生都购买了教育,而少部分人则购买了焦虑。

有网友分享道,他家的小子在上大学期间,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500元,至于其他的隐形支出、社交支出等,都是他自己兼职挣的,甚至还会造成每个月生活费花不完的情况。

反观那些伪精致的大学生们,你们不过是掏空了父母的钱包罢了,可就算如此,每年都不乏有大学生误入歧途,那又该如何改善呢?

对于学生来说,卸载起码3个所谓的种草APP,这样你会发现每月会节省400-600元;还要解锁兼职技能,比如线上的PPT制作、文案写作、方案设计等工作,比如线下的体力劳动等等,都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还有就是,不要被资本所裹挟,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参加一次支教、进行一次志愿帮扶等,所获得的尊重要远远大于背着的LV包包。

而对于家长来说,财物一定要透明化,要让孩子对金钱有概念,比如一杯30元的奶茶,父亲需要补一个轮胎才能挣到;

同时还要将生活费拆分等级,比如生存保障金1000、技能投资金500、欲望满足金500,剩下的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味拿钱不如让孩子觉醒赚钱能力。

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最好方式,从来都不是银行卡数字,而是教会孩子在物欲横流中清醒生长的智慧。

结语

当一杯奶茶等于父亲三小时弯腰修车的汗水,所谓体面,是镀金的虚荣还是向上的尊严?

某网友的扎心评论获得12万点赞:父母在拼多多抢5毛红包时,我们在小红书晒30元奶茶,这就是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

你支持大学生通过兼职自给自足,还是认同父母应当满足子女的合理需求?欢迎留言。

【信息来源:抖音】

6 阅读:2046
评论列表
  • 2025-02-28 18:16

    这样的父母并不值得可怜,她能有这样的思想难道不是你们自己从小就这样教她的?

  • 如愿 15
    2025-02-27 08:31

    穷人养娇子,溺爱多败儿。

  • 2025-02-28 12:36

    买不起奶茶丢脸还是学习差毕不了业丢脸,还是好好学习去吧

  • 2025-02-28 14:46

    书读的越多越是忘恩负义

  • 2025-02-28 16:28

    这种生孩子的意义在哪?这种子女真能帮你养老?看来不生反倒省事

  • 2025-02-27 21:52

    我孩子要这样,我会对她说:自个儿滚出社会挣!

  • 2025-02-28 11:53

    不会找个男朋友吃他的吗 有做绿茶的心没绿茶的手段

  • 2025-03-01 19:44

    我13年大学1000块还要用40来天呢[捂脸哭]

  • 2025-03-01 21:53

    11年合肥上大学,每个月花费不到600元,家里一次性打了几千放在卡里,但是从来不乱用。想要买相机换手机出去玩,就自己想办法,要么兼职要么拿奖学金。父母给的只是基本生活费,想要更多,那就自己想办法。基本都是吃食堂,早餐一个鸡蛋一杯豆浆一个馒头总共2.5元,午餐米饭0.3,素菜1.5,半荤2.5,5元以内搞定,晚餐一份面条5元。话费30-50,平均每天2元不到的水果,零食(锅巴炸酥之类,5-6元一斤)买个3-5元的够吃3天了,剩下生活日用品了。衣服鞋子基本不用买,一年买几件T恤够了,护肤品,洗面奶是肤美灵绿胖子(3-5元?),黄瓜水一瓶10-15元,够用十天半月。大一室友门口大排档聚餐几次,理由期末考试结束了,四级考试结束了,还得找个合法化理由大三大四聚餐就多了,因为兼职多手头宽裕了,门口吃大餐人均20,一周一次,一个月100来块钱

    忆霓裳 回复:
    补充,4人寝室,另外2个室友每个月花销大概控制在500左右(我多是因为买水果零食多[笑着哭]),另外一个室友1000(追星,会攒钱看五月天的演唱会,会专门跑一趟南京只为在书店待半天,其他花费也低),一个男同学月花费1000元。现在物价也没翻几倍,主要是消费主义陷阱,穷有穷的花费,富有富的支出。
  • 2025-02-27 19:16

    自己卖奶茶不就赚了?

    明月 回复:
    你的想法不错,女儿喝奶茶就自己卖奶茶,女儿买化妆品,就自己卖化妆品,然后在目的学校附近把女儿所有要用到的东西全都开个店,照顾到女儿的同时,自己也能赚钱,一举两得[点赞]
  • 2025-02-28 14:46

    书读的越多越是忘恩负义

  • 2025-02-28 12:48

    我1998年读大学时每月的生活费200元,还包括有时侯需要的考证费用,读书在一线大城市。

  • SP 4
    2025-02-27 20:08

    对谁都不能太好

  • 2025-03-01 17:37

    我04年上大学一个月500,不在食堂吃都花不完,在食堂吃更省,现在物价根本没有涨4倍(那时候我吃一个鸡蛋灌饼2个鸡蛋的4块,现在可没有卖16)。现在1000完全够花,给到2000都太多了(我那会给我1000我都不知道怎么花去,20年前我们学校周边和现在学校周边有的店铺是一样的还多个租书店(租书可不便宜啊,一本书一天5毛或者1块呢,20年前可是很高的价),顶多物价涨涨)。2000不够花那完全是家长惯坏的,大部分责任肯定在家长身上。

    用户13xxx23 回复:
    没毛病,上学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天天想着出去吃,点外卖,和同学聚餐,总觉得2-3000太少,可是看看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工资也是2-3000,还得付房租水电吃饭呢,我05年读的大学,生活费400,在食堂吃,一餐最多2块钱,我们是师范生,每个月有60块钱补贴打到饭卡里,钱根本花不完[汗]
    无钱对面不相识 回复:
    太多了,我02年上大学,一天火食七块钱。加上日用品一个月300。 期末回家加上火车票(一百三十多),一学期花2200。
  • 2025-02-28 08:34

    号养败了

  • 2025-02-28 13:35

    文章不错, 值得家长孩子们深思

  • 2025-03-01 05:26

    就不能假期做兼职吗?

  • 养废了[笑着哭]赶紧找个下家嫁出去祸害别人[得瑟]

  • 2025-03-01 15:08

    掏空父母的腰包呗。

  • 2025-03-01 17:39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奈吐舌]

周律鸣不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