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轮回:一个女孩与一个家庭的温情故事

吴仁渊说 2025-02-05 17:56:14

“妈,你说婶婶是不是比我还像你的亲闺女?”王林放下手里的筷子,略带玩笑意味地问我。

我抬头瞪了他一眼:“你小子是吃醋了?”话刚出口,我忍不住笑了,但这句话却像一滴水洒进了记忆的池塘,荡开了五年前那个寒冬的涟漪,把我拉回了那段难忘的日子。

那个冬天,村里冷得彻骨,地面结着厚厚的冰,脚下一踩都能听到清脆的“咔嚓”声。我正弯着身子在院子里洗衣服,双手冻得通红,耳朵里尽是寒风扫过树枝的声音。突然,大门“哐啷”一声被推开,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穿着一件旧棉袄,脸冻得发紫。

她是个小女孩,身材不高,但眼睛特别亮。“阿姨,您是王林的妈妈吗?”她轻轻地问,声音小得像害怕惊动了什么。

我点了点头,心里纳闷:谁家姑娘?

“我叫李婉,是王林的同学。”她低下头搓了搓手,“我能不能借王林的笔记看看?我怕……怕以后用不上了。”

我听得一愣,忙问:“什么叫什么以后用不上,你这孩子,什么意思?”

她咬着嘴唇,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我爸妈……前几天出了车祸,都没了……奶奶也老了,家里亲戚不愿意管我。我……我可能得辍学了。”

这一句句颤抖的话进了我的耳朵,却像刀子一样插进我的心里。我赶紧把她拉进屋里给她倒了一碗热水:“孩子,别哭,慢慢说。”

那天深夜,我和老王坐在灶台上商量了很久。

“老王,这孩子太可怜了,要不我们帮帮她吧?她成绩那么好,因为家里穷放弃学业,这一辈子就毁了。”我话音刚落,就见老王皱着眉头,拿烟的手停在半空:“咱家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来余钱帮人?”

“再难也不能见死不救啊!”我拍着大腿,“林子一个人吃,我们供得起,供俩还不是多添点柴米油盐的事?”

老王沉默了好久,最终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行吧,你说咋办就咋办。”

第二天,我就把李婉接到了家。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比我想象中还懂事。她每天早起帮我做饭、洗碗、扫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我心疼她,让她别忙,她却倔强地笑着说:“阿姨,我闲着也难受。”

那个冬天特别冷,但因为家里来了她,我的心却暖暖的。

后来,两孩子一起参加高考。王林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而李婉也不负众望,进入了一所不错的本科。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看着两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心里那叫一个欢喜。

可村里人却开始议论纷纷:“王家这是图啥呢?供自己儿子念书就够呛了,还供别人家闺女?”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往我心里戳。但每次看到李婉乖巧懂事的样子,我就告诉自己:做了好事,就别怕闲言碎语。

这四年,我们省吃俭用供她读完大学。毕业后,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还偷偷给我们寄些钱。嘴上骂她乱花钱,心里却觉得这个孩子比亲闺女还贴心。

可天有不测风云,我突然病了一场,住了半个月的院。在那段时间,李婉几乎是丢了工作天天守着我。她边帮我擦脸边说:“阿姨,当年要不是您和叔叔,我可能早没了这条命。”话音刚落,我忍不住酸了鼻子。

出院后,我总想着,一定得给她找个好人家,不能让这孩子再吃苦。正巧村里有人说隔壁镇有个小伙子在县里当公务员,家境不错,人也实诚。我赶紧叫李婉过来,说:“婉啊,阿姨给你物色了个对像,你见见吧。”

话音刚落,王林就风风火火地从省城赶了回来,一进门就冲我发火:“妈!你怎么能随便介绍呢?这事儿你得先问过她同不同意!”看着儿子急的样子,我心头一凉,心想:这孩子……怕是动了真情?

我把两孩子叫到院子里,直截了当地问:“你俩到底怎么回事?”王林憋了半天,突然说了一句:“妈,我想娶她。”

这句话像雷一样炸在我和李婉心头。那晚,我和老王又商量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只要俩孩子喜欢,谁也不能拦。

次年冬天,王林和李婉的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村里人都夸王家是积了大德,连媳妇儿都娶了个懂事贴心的好姑娘。

但谁也不知道,那天晚上,李婉悄悄塞给我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存折,足足有五万。她红着眼说:“阿姨,这是我这几年存的,给您和叔叔养老用。”

如今,李婉每天比王林还勤快,隔三差五跑回来给我们做饭、聊天。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总觉得,我们供了四年的大学,不只是帮了她,也是在给我们自己种福报。

有时候想想,这世上的缘分,真是奇妙。一念善心,竟成为我们家最大的祝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