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像一道墙,很多人以为跨过去就是天堂。实际上进入大学后,迷茫和懈怠的同学很多。这往往跟高考时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参加工作,很容易对高校生活和专业产生误解。用现在的话,叫做信息差。所以更多人重视填志愿。张雪峰可谓这行的“祖师人物”,但是他的言论却屡受质疑。
考生想报川大新闻系,被张雪峰劝退,家长:至于吗
张老师做志愿指导工作的年限很久了,对于各种高校和专业也很熟悉。而且他的语言很接地气,竟说“大实话”。
有时还因此接到高校的“律师函”,要求他公开道歉。因为指导考生选择院校时,不免要说一些学校的缺点。张老师的语气又比较喜欢夸张,涉及到的学校听起来会不舒服。
关于专业方向的建议,同样经常引发争论。张雪峰在直播连线时,也会对外公开。有位家长的咨询,让他再爆出“金句”。
原来,这位家长表示儿子的学习水平还不错,志向是川大的新闻系。很多同学都有做记者、做编辑的理想。让国内的新闻行业更加透明、让普通人有更多知情权。
向往报考新闻专业的高中生,大概都存在这么一份信念吧?但是张老师听完,明确劝退:如果我是家长,我会做一件事,就是把儿子打晕,别让他报这个。
张雪峰认为学习这门专业,是妥妥的“天坑”;男生能考川大说明成绩不错,这样填志愿太浪费分数。许多家长接受不了,至于这样吗?
对文科的偏见,是不是太大了?老师却有理由
很多人发现,张雪峰老师的口碑正在下滑。经常听他直播的话,会发现似乎在他眼中,几乎没有可以报的文科专业。
已经烂大街的管理专业不说,包括会计、中文、新闻等相对更有知识含量的,也劝退。男生想考川大新闻系,就至于用“打晕”来形容吗。
这让不少毕业生和家长,质疑张老师要么对文科偏见颇深;要么是故意说出有争议的言论,来吸引关注度,避免热度下去。
但针对新闻专业,张老师却有自己认为的理由。不管高考还是考研,这是他非常不建议选择的方向。因为毕业生想有份像样的工作,最主要靠家里的人脉。
各地电视台或者机关单位里,有人吗?张雪峰说得很直接,别看一份几千块的工作不起眼,但是这行的正规岗位名额很有限;“俏活”很少有人辞职,能轮到普通家庭的孩子吗?
如果非要选择这个专业,那就做好吃苦和受穷的准备。不要觉得考上了大学,就代表以后能出现在电视台的新闻画面里做报道。
哪怕只是播报天气,能露脸的毕业生都不简单。家里没什么资源让毕业生到好的岗位实习,那么多半意味着,学生要从最底层的杂活做起。
对外说起来叫“记者”,好像很体面。实际上下班没有具体时间,经常回家继续赶工,待遇却只是三四千。要么辞职改行,熬上去很难。
在考研的同学问及张老师这个问题时,他同样强调过,学新闻找不到好工作,学历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并不支持考生考研。没有内部推荐,研究生毕业也回归就业难的问题。
学啥都内卷,考生该何去何从
有时候看多了关于填志愿和专业的介绍,让人感到更加迷茫。学工科就业面广,但是辛苦又低薪。学计算机看似符合趋势,但就业两种极端。
学文就更不用说了,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专业,被比喻成“毕业就失业”。就算是医学等考验技术的行业,也早就人满为患。
不是学新闻要靠人脉,而是对于广大普通家庭的学子,好像无论报考什么,都避免不了内卷。没有家里安排工作的话,多半过得都不会轻松。
这样的现状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困惑,学啥都内卷,到底怎么办啊?笔者认为,越是这种处境,反而越不必过多纠结就业率等问题。
专业是否吃香,跟很多因素有关。而且张老师说的就业不好,跟普通人理解的“不好”,同样存在差异。任何人的意见,都是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
最主要的是,考生要充分理解报考的专业学习哪些科目、自己是否抵触。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是以知识技能为重、还是以性格和情商为重。不抵触才可能成为专业内的精英。
【话题】你觉得川大新闻系好吗?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