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北京举行的两会上,有一位代表的出现吸引了很多媒体的注意,不仅是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以代表身份参会,还因为她的父亲是国家前总理朱镕基,这位代表就是朱燕来。
朱燕来是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中银(香港)的助理总裁。
作为金融界人士,朱燕来的身份并没有多引人关注,大家关注她最主要还是因为她的父亲朱总理。朱燕来这次表现非常低调,在开会时也多数情况是在倾听并认真做笔记,对此她对记者解释说,自己第一次参会,并没有带提案来,她想多听一听,多学习一下,她刚刚成为政协委员,还没有做好调研,所以是以学习为主,身为代表,要对自己的提案负责,不能单纯为了提案而提案。
01从朱燕来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她严谨的性格,没有调查研究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另外,她还说自己过去多年都身在国外,对于国内的形势了解不多,她最关心的是有关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深入地进行了解之后才能有资格发言。
不少人都说,朱燕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和她父亲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但如果了解朱镕基总理和朱燕来本人的话,就会知道,她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
朱镕基和夫人都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夫人劳安还是朱镕基中学同学的妹妹,两个人之间还真是颇有缘分。
1951年时,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这时劳安也考入了清华,成为朱镕基的师妹,一方面有哥哥的关系在,所以本就相识的他们才再次在清华相遇,另一方面,他们都是电机系的学生,相同的专业让他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这些都为日后走到一起奠定了基础。
能考上清华大学,足以证明劳安也是很优秀的,只是她后来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上。她和朱镕基是1956年结婚,那时朱镕基正在计委工作,之后遭到打压,但是劳安并没有因此和丈夫分开,反而对他不离不弃,真是患难见真情。
1975年,朱镕基重返工作岗位,他在国家经委做了将近十年,之后被安排到上海任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职。
随着朱镕基的职务越来越高,肩膀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他对于家人的要求更加严格。有些领导干部出问题,都是家庭方面出现了缺口,这种现象是朱镕基绝不允许出现的。
他特意交代家里,无论如何都不能搞特殊,在这样的形势下,朱燕来想沾父亲的光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在选择就读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时,朱镕基还是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的。
02朱燕来读完中学后考上了人大的哲学系,本科毕业后,还修了哲学的硕士学位,之后她选择到加拿大进修,专业也从哲学转为了社会学。
当时像朱燕来这样到外国求学的中国学生很多,那时我国的综合国力无法和今日相比,不少留学生在学成后出于研究前景以及丰厚的待遇方面的考虑,决定定居在海外,朱燕来在国外完成学业后,进入金融领域工作,先后在多家银行任职,通过多年打拼也成为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
就在大家都以为朱燕来会留在加拿大生活时,但没想到她最后还是回到了国内。就像她多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都有着中国心,强烈的爱国情结让自己在最后还是更加愿意回到国内。
中国的人才培养是开放的,国外有很优秀的教育资源,学生们到外面开拓视野是很好的体验,至于最后的去留,也完全取决于学生自愿,但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愿意回国的留学生比例正在逐年提升。
朱燕来对媒体谈过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她说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地深入到骨子中的,父亲当初管经济管了多年,国内外提到父亲都说这是一位懂经济的领导干部。
而自己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到了不少经济知识。虽然她所学的专业是哲学和社会学,但是对于经济理论也了解了不少,这为她在国外能转行到金融领域提供了便利条件。
朱镕基从小就教育子女对待学习和工作都要脚踏实地,不要空谈,要实地做研究,这个准则令朱燕来受益良多,之后也会一直延续下去,这样才对得起父亲多年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