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房价:西周一千贝壳能换1300亩地,唐玄宗时39间别墅仅售34万

晓雨历史观 2023-11-16 12:40:16

房价,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今天的人们“谈房色变”,殊不知在历史上房价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词汇,大诗人白居易,大文豪苏轼苏辙哥俩,陆游,杜甫等名人都是买不起房子的人,苏辙最可怜,20多岁当官,到70多岁才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还写诗纪念这一高光时刻,苏轼倒是有房子,

但儿子结婚时还是借了一套房子才让儿子完婚,杜甫更不用提,根本买不起像样的房子,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勉强盖了一间草屋,名曰“杜甫草堂”,最后还被秋风吹落了房顶上的茅草;

陆游也是一个“无产阶级”,他有七个儿子,却没有给任何一个孩子买房子,他实在买不起,这些买不起房子的名人中,条件最好的要数苏轼苏辙兄弟俩,毕竟最后还买了房子,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白居易不差钱,一涨工资就喜欢写诗炫耀,然而唐朝中后期的房价也是让他望洋兴叹,以至于租房半辈子,后来几十年的租房生涯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靠着稿费在京城落下了脚,要知道当时他们的工资都已经相当可以了,要知道苏辙还担任过宰相,爱发牢骚的苏轼也曾是宰相面前的红人,身居高位竟然买不起房子,实在让人头大,而最悲催的就是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直到去世也没有一套房产,那么房价从啥时候开始“暴涨”的呢?

史书记载的最早房地产行业是西周初年,

公元前919年,没落的贵族矩伯为了朝见周天子,用自己的1300亩田产换了1000个贝壳(最早的钱币就是海贝)和几块玉章,几条毛皮,作为献给周天子的见面礼,1300亩地是啥概念,放在今天在世界福布斯榜上都能找到名字,但在将近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1300亩地仅价值1000个贝壳和几张毛皮,可见当时的地皮是多么便宜,看到这里,真的想穿越时空到西周,买上几千亩土地潇洒走一回!

从西周到秦汉,房价还算正常,但到了东汉时期,房价就开始上涨了,但还不至于离谱,在东汉都城洛阳,买一套房子的话,一个最低级别的小官存上四五年的工资,就可以拥有一套一线城市的房子,如果在其他城市,一年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套房子,而且都是全款,房贷?不存在的!东汉的最低工资是年薪9600钱,而最廉价的房子则是1万钱,首都的房子最贵的是7万钱,靠工资一年都能买一套房子,况且这是最低的官员工资,

至于那些朝中重臣,买房子和玩一样,当年曹操的爸爸曹嵩买官时,曾经花了8亿钱买了一个官职,如果这些钱全部用来买房子的话,曹嵩就是超级炒房王!

东汉三国之后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乱世,房价也乱了套,尤其是北齐,房价那叫一个恐怖,百姓手里只有几千铜钱,而房价却炒到了几百万,这贫富差距和今天倒是高度相似,相似度达到百分之99,买房?老百姓想都不敢想,还是租房子吧!

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房价曾经出现了大降价,这一时期是现代人们十分向往的,因为房子的价格让人都能接受,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曾经拍卖过一套别墅,这套别墅占地将近3亩,有39个房间,成交价是138贯钱,也就是13.8万文铜钱,折合成现代人民币的话,大约是34万元,

要知道这个价格在今天别说买别墅,在二三线城市付个首付就没了,这别墅的地皮都3亩地,这价格实在是诱惑,可惜就是这样的理想房价,也有名人买不起,

虽然诗圣杜甫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但他却穷困潦倒,买房子根本不现实,号称诗圣,可他的钱一点也不“剩”!

随着战争的频发和经济发展,一系列的通货膨胀,物美价廉的房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唐朝中后期,像白居易,元稹这样的吃香官员都被房价折磨的“死去活来”,年年涨工资的白居易是一个不差钱的主,但他几十年的时间里一度靠租房子过日子,到了中晚年之后,白居易时来运转,买了一套占地17亩的豪宅,算是人生赢家了,

而到了两宋时期,房价的暴涨速度让所有人感到可怕,苏轼给儿子结婚竟然靠借房子应付过去,他的弟弟苏辙身居高位,竟然也是租房子住,直到70岁高龄,才用毕生积蓄在开封买下了第一套房子,但仅仅几年后他就与世长辞了,当时他的工资加上卖掉毕生珍藏的书籍字画,才勉强买了一套房子,还是为孩子买的,这套房子价值9400贯钱,折合现代人民币约150万,要知道苏辙从20多岁开始攒钱,到了70岁才攒够房钱,50多年时间啊!

苏辙虽然到了风烛残年买了房子,但还算死而无憾,而爱国诗人陆游就悲催了,他有七个儿子,当时的南宋朝廷腐败无能,陆游又因为是主战派屡遭排挤,他根本没有钱买房子,以至于自己和七个儿子挤在自己的老房子里,

也许陆游的心思全在抗金收复中原上面,他也不关心房价,也没心思投资房产,这爱国精神实在让人佩服!

从宋朝过度到元朝,元朝的前身都是游牧民族,住蒙古包,根本不用担心房价,就算房价涨到天上去也和他们无关,虽然后来忽必烈定都北京,但历史十分短暂,所以房价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到了朱明王朝时期,房价十分喜人,一套普通房子价值50两,这样的价格虽然不算低,但总比前朝那“变态的房价”好多了,

50两白银是一个县令一年多的薪水,虽然百姓的钱很少,但攒个十多年还能买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明朝前期肃贪十分严峻,朱元璋曾杀贪官15万之巨,因此没有人敢炒房和哄抬房价,所以明朝的房价也是让人向往的,

清朝时期也算是正常,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从一品官的年薪180两到七品官的90两,省吃俭用四五年,买套小房子也不算难事,但到了清朝后期和晚期,房子的价格就让人难以接受了,普通百姓也只能想想了!

2 阅读:5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