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价值十多万的云锦袈裟,脖子上戴着价值不菲的金丝楠木佛珠,出门就是豪车接送的少林寺主持释永信说:“我每个月只有700元的工资!”此话一出,瞬间在网络上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话是在掩耳盗铃,毕竟如果仅仅是靠他700元的月薪,根本就担负不起他的袈裟和豪车。
01少林寺作为嵩山的一座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凭借着一部《少林寺》,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看到了少林寺,明白这里不仅有传统的佛教,而且这里的和尚都有高超的武功。可是如今,人们在提到少林寺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商业化的旅游景区、高昂的门票、让人眼花缭乱的武术表演等等,与电影《少林寺》中呈现的画面完全不一样了。
而少林寺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与住持释永信有很大的关系。
释永信原本是安徽省抚养人,因为很小的时候就对佛门有莫名的崇敬,所以便在做通父母的思想工作后,来到少林寺当了一名和尚。
或许是悟性高,或许是运气好,来到少林寺的释永信很得主持的赏识,不仅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还给了他很多次去各地学习的机会,对于佛教的领悟也更深刻了,在自己圆寂之后,他甚至还让释永信继承了自己的位置,成了少林寺新一届的主持。
与一心传播佛教的师父不同,释永信在成为主持之后,则是将传播少林精神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借着《少林寺》热播的东风,他特意组织了人员,将少林寺武术典籍等都重新整理编纂,最终以文献的形式呈现出来,传播到了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认识少林寺、了解少林寺,正因为如此,才让国内外的游客都将少林寺当成了自己的旅游首选地,少林寺的旅游价值被彻底挖了出来。
除此之外,他还对鼓楼等庙宇进行了修缮,最大程度保留了其历史价值,同时也避免了庙宇老旧造成的坍塌事故。而由他一手创办的“少林书画研究院”和“少林寺红十字会”,则是成为了少林寺的另一张名片,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02但是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少林寺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大家一直觉得,孝文帝当初赐名“少林寺”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其在少室山下,其周围有很多丛林,而是希望这里的和尚能够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下潜心修行。
其他朝代的统治者也抱着和孝文帝同样的想法,所以才让少林寺在不同的朝代,都能得到同样的尊重。
可如今的少林寺,却完全违背了当初的初衷,不安于居住在简单修葺的寺庙,也不满足于刚刚温饱的生活,而是以一个旅游景点的姿态,迎接着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们,然后再将与少林寺有关的周边商品卖给游客。
就连住持释永信,也不是如同自己的师傅一样,以少林寺为家,而是经常开着自己的豪车出门在外,偶尔才会回到少林寺中。在大家的心中,这根本就不是当初一心求佛的那个年轻人, 而是一个追逐名利的商人形象。
当然,对于释永信的评价,有人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因为有他的存在,所以少林寺才能够声名远播,而不是在深山中无人识。
而且他独到的商业眼光,确实改善了少林寺僧人以往清贫的生活状态,这样没有什么不好的,吃饱穿好跟宣扬佛教并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可真正将人们对少林寺的议论推到高潮的,却是释永信的一段言论。当时,很多人都说少林寺每年的香火钱已经高达上亿元,少林寺却始终没有公布过这些钱的用处,释永信是否是拿着这些钱,定制了自己金光闪闪的袈裟以及昂贵的佛珠?
03面对外界的质疑,释永信并没有选择公开财务信息自证清白,而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月薪只有700,豪车也是外界捐赠的,并不是我个人的财物。”
此话一出,不仅没有平息外界对少林寺的议论,反而是让大家觉得释永信是在将自己的智商放在地面上摩擦。
要知道,那件袈裟可是云锦袈裟,不仅是南京云锦研究所的设计师特地为释永信设计定做的,更是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工的,其价值已经高达十几万元,如果凭借着释永信每个月700元的工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至于那辆价值七十多万元的豪车,虽然被释永信说是外界捐赠的,可大家也根本不相信这个说辞,而是怀疑这是他用少林寺的香火钱买的,为的就是自己享受。不仅如此,外界甚至还盛传释永信虽然是和尚,但其实已经在外成家生子,是一个假和尚。虽说后来证实这件事情只是谣传,但是却也让很多人对释永信不再信任。
或许人们这些并不是对少林寺和释永信的苛责,而是将少林寺作为自己心中的一个寄托,所以才希望少林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低调和沉静,成为那些有信仰的信徒们心中纯净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