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不“摆烂”!改善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做好这几件事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5-01-23 03:13:44

放寒假了,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也来了:就是孩子沉迷手机。

平时上学,孩子刷手机的机会比较少,可到了假期,他们有很多时间去刷。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强调“不要让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子产品”,因为孩子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注意力、社交能力、视觉空间甚至大脑神经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如何让已经沉迷的孩子摆脱手机的“诱惑”呢?家长先要动起来

春节小助手

作为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一定要对他的成长负责,如果只因为“省心”就让电子产品代替了你教育孩子的义务,未来总会有你后悔的一天。

临近春节,自己娃就是父母的小助手,与其让孩子无所事事玩手机,不如让孩子参与到置办年货的活动中来。

让孩子一起采购年货,锻炼孩子的视听觉功能和分类能力、动手能力,给孩子更多触觉刺激。

做年夜饭让孩子参与做菜,择菜、搅拌、揉面等厨房工作,既锻炼手眼协调与精细动作,也通过食材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等,让孩子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都得到丰富的体验,此外根据菜谱的步骤操作,孩子的顺序性,逻辑思维与执行力也得到了锻炼。

过年家庭大扫除,家务作为最接地气的感统训练,既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家庭责任感,还能免费进行多种感统训练,让孩子自信满满。

例如,扫地可以锻炼孩子手臂与手掌肌肉,训练孩子的本体觉;倒垃圾、拿东西,可以训练孩子前庭觉,有利于保持平衡;叠衣服、扫地等家务活动。孩子的手眼协调,空间知觉以及身体协调性。

带娃去旅游

准备过年假期外出旅行的家庭,带孩子乘坐火车或者高铁,让他拿着自己的小行李,鼓励他去取票,穿过拥挤的人群找座位。

不仅能培养他独当一面的勇气,让他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以及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这里面还有触觉、本体觉等一系列的训练。

春节假期很多人会带孩子去海南去哈尔滨这些热点城市,其实孩子并不在意哪些是网红景点。带孩子旅游孩子更在意的是什么?

是当下的这个过程能够触摸到小石子、小沙子,他们看到的雪摸到的冰雕,这些孩子都能够亲自感受到的东西,是他最喜欢的。

有发现,有思考,孩子就会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自己上一场移动的自然课堂。

他接触的越多,探索的越多,越能为我们的大脑提供充足的刺激和营养,为他的身体提供丰富的操作和使用的机会,让他的身体变得更灵活、更协调。

家庭游戏

那么日常陪娃可以做哪些活动来代替电子产品?

3-6岁是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多方位的感觉输入,促进感统能力的发展。

尤其是跳跃类、平衡类、协调类、旋转类的游戏,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前庭觉和本体觉的发展,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步伐练习(3-6岁)

准备一个体能环或小一点的呼啦圈,让孩子做快速跳跃或围绕体能环做小碎步跑步的动作,锻炼孩子的肌肉控制和反应能力。

家长也可以跟孩子玩“躲避”类游戏,在锻炼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前庭功能的发展,促进身体力量的进步。

疯狂的佩奇(3-6岁)

用绳子绑住毛绒玩具,家长背对孩子甩动玩具,让孩子在躲避玩具的情况下,捡起地上的纸杯。可以锻炼视觉预判、视动统合和手眼协调性。

最后,关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3-6-9-12法则”在这里送给各位家长,家长一定要做到:

3岁以内的孩子绝对不许看任何电子产品

6岁以内的孩子不许玩电子游戏。

9岁以内的孩子,如果是以学习为目的,一次性使用30分钟;如果是娱乐为目的,一次性20分钟。

12岁以内的孩子,不允许独自坐电脑台式机前浏览新闻等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地坚持。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做孩子坚强的后盾,陪孩子共同成长,千万不要偷懒把孩子教给“电子保姆”。

假期是孩子们休息娱乐的好时光,也是培优补差的黄金期。可以在生活中见缝插针地利用各种机会锻炼感统能力。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一定要抓住最关键的前6年,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0 阅读:0

跟着叶子学感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