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A股,最高涨到3366点开始跳水回落,主力资金都扛不住了?内资机构大幅出逃,主力资金强拉银行股的结果,股民朋友已经看清了现实,都在等待回调后的机会,给所有股民朋友说几点:

1、今天下午,A股市场再度遭遇跳水行情。与前几天的跳水相比,今天的午后跳水似乎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原因在于今天上午主力资金强行拉升银行股,这一举动或许已经让市场参与者预见到可能随之而来的调整。
今日市场表现呈现出极端的二八分化格局,早盘时,以银行、电力和石油等板块为主的权重蓝筹股领涨,其中四大行的股价盘中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银行股的强劲涨势真的意味着市场在做多共识上高度一致吗?
事实并非如此。尽管银行股大涨,但券商股在上午的表现却相对弱势。金融板块内部的这种分歧恰恰反映出市场做多情绪的谨慎态度。
券商股的上涨能够提振整体市场的人气,而银行股的上涨则主要推动指数上行,同时可能对小盘股的资金造成分流效应。最终,这种资金分流的局面导致了市场情绪转向避险。
2、今日成交额显著缩减,上午收盘时已减少两千多亿,午后继续以缩量交易为主。尤为关键的是,午后内资流出进一步加剧,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预计达到至少八百亿以上。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
内资主力资金在一天之内流出近千亿,而近期指数虽然屡次试图向上突破,但主力资金的持续流出却表明,市场上一些处于高位的股票正在以出货为主。
今日银行板块护盘指数的举动,实际上是前几天高位震荡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的反映。在信心缺失的背景下,只能依靠拉升银行板块来维护盘面稳定。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银行板块不进行维稳操作,这几天内资的大规模流出可能会对市场情绪造成更为严重的冲击,最终使得指数的表现更加不容乐观。
3、今天大盘指数能否在尾盘再次实现上涨呢?
回顾前几天,每当市场跳水时,尾盘总会有神秘资金介入,将指数拉回。但对于今天而言,想要继续拉升并收红盘的难度显然较大。
尽管今天指数一度攀升至3366点,看似突破了3360点的压力位,但实际上大盘指数始终未能完全摆脱3350点附近的压力区域。3350点至3400点这一区间,构成了市场的重要阻力带。
1月份的三根大阴线留下了不小的坑洞,套牢了大量筹码。尽管节后指数在逐步修复这一挖坑过程,但在面临获利盘兑现利润、上方抛压释放的双重压力下,缺乏更多增量资金的涌入,可能难以一次性突破该阻力区域。
因此,预计这一位置将会出现反复的震荡行情。鉴于当前部分资金护盘的意图明显,今天下午市场可能会有一些修复性的拉升动作,但想要创下日内新高恐怕较为困难。收盘时重回55日均线即3344点上方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4、对于股民朋友而言,如何理解市场主力资金的行为?当前主力资金是否真的扛不住了?
(1)当前的市场逻辑可以这样理解:
节后,活跃资金首先聚焦于科技股为主的题材概念进行炒作,旨在营造积极氛围,提振市场信心,这无疑为市场开了个好头,但大盘股的表现却相对受到压制。
现阶段,与科技相关的题材概念几乎已被全面炒作,相关的利好消息也逐一兑现,因此,科技主线行情的预期炒作实质上已经结束。若要后续继续大幅上涨,需要新的预期支撑。
从昨天大摩公然唱空科技股开始,可以看出不少机构资金认为当前A股市场上部分科技股的估值整体偏高。
这一轮科技主线炒作中,不少个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大涨幅,因此已有部分资金开始出货。然而,对于大多数其他行业来说,轮动往往只是一日游,涨幅并不显著。
除了科技板块外,其余板块涨幅普遍有限。短期内,它们可能会受到科技板块分歧回调的影响,但这更多是误伤。待科技板块中的获利筹码出清后,还需等待资金的再次轮动。
(2)关于主力资金的一些观点:
尽管今天成交量有所缩减,但成交额预计仍能保持在1.5万亿以上。因此,推动这轮上涨趋势的主力资金在方向上大概率不会改变。
然而,对于一些内资量化主力来说,他们目前主要是流出和出货,尤其是高位股开始补跌时,量化机构和游资的抱团现象瓦解,市场情绪会迅速降温。
今天午后,两市跌停的个股已超过两位数,而涨停的个股仅约50只,与之前上百只个股涨停的情况相比,已反映出短线资金的谨慎态度。
因此,现阶段主力资金之间也存在分歧。量化机构资金仍以投机为主,而中长期资金目前不受市场影响,正处于筹码切换的状态,部分资金的高低切换特征较为明显。
(3)对于股民朋友来说,现在是应该悲观还是保持适当乐观?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完全悲观是没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是炒作热点的投资者,短期内可能需要谨慎一些。目前,除了科技领域存在一定的泡沫外,其余行业的泡沫相对较低。
科技股自上周四出现分歧开始,就已经需要逐步减仓了。这几天,大家也都清楚会有资金兑现、高位股补跌的情况,这是股民都能预见到的。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没有必要过于悲观。指数已经得到上面的定调,增量资金也在等待回调后的入场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