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张思遥
“便利店靠开店来获得业绩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各种补贴算下来,总部每开一家新店前期都在亏钱。”天福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天福便利近两年来感受到的市场变化。多家日资便利店及本土便利店品牌先后下调加盟费用门槛、提升加盟商补贴。背后反映出连锁便利店经营模式及营收结构需要调整。压缩品牌连锁费用,从后台赚取供应链利润,是便利店企业做好长期生意的关键。用天福便利店内部的话来说,就是“用投入赌未来”。
所谓“未来”,主要有两方面预期。一是在门店规模达到一定体量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商品力获取利润。天福便利现有7500家门店,这也是其与上游厂商协作,进一步提升商品性价比的优势;二是等待消费力提升,做好“过冬”准备,逐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目标消费者高频购物渠道,同时应对跨业态竞争,“熬”到一批短期投入者退出市场。
“调整预期很重要。企业不能因为前些年日子好过,就认为每年高速增长是常态。天福便利现在能做到直营店销售同比增长十几个点,要比之前投入更多精力。”天福相关负责人坦言。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天福便利做出了两个重要转变。
首先是放弃一味模仿日资便利店,转而定位为新一代的“社区店”,目的是重视存量市场,吸纳更多夫妻老婆店加入天福便利。据天福便利介绍,例如广东深圳市场中有烟草证的便利店约有50000个,其中连锁品牌便利店约有6000个,余下40000多个夫妻老婆店意味着巨大的存量空间。这些存量夫妻老婆店既有烟草证等刚性竞争力,也占据成熟商圈及客群,是天福便利现阶段重点押注的潜在加盟对象。
其次是从全国扩张转变为做透广东、湖南等区域市场,以此在提升门店密度的基础上推动“价格年”策略落地。这有利于天福便利通过规模化议价和效率提升来做到低成本、低价格运营,从而留住消费者。例如聚焦区域策略后,降低物流成本就是天福便利提升总部利润的重要抓手。
调整定位
低成本、低价格
在天福便利看来,现阶段已经不适宜模仿日资便利店,走中高端定位。做民生生意,才是其稳步提升的关键。
一方面,日式标准化便利店意味着高成本、高投入,这对便利店总部及加盟者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现阶段来看,新开一家天福便利店的成本约在20万元左右,更适宜“夫妻档”形式的个体投资者。而且,20万元的投资门槛,也与加盟门槛在50万元以上的零食店等业态做出区分,便于天福便利扩张。
另一方面,日资便利店的核心品类在于鲜食。但就广东、湖南等市场来说,小餐饮发达,使得鲜食品类的口味、价格竞争力不强。例如10元左右的便利店早餐放在上海来说性价比较高,但是对于东莞一些厂区消费者来说即相对较贵。而受制于生产成本等限制,便利店鲜食也很难降低定价,为此竞争力不大。
同时, 当前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的高渗透率,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即时餐饮消费习惯。除非聚餐等场景,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外卖或烹饪“一人食”。
为此,天福便利认为应该调整定位,做新一代的“社区店”。其中以广东本土夫妻店为代表的存量加盟者,是天福便利着力拓展的对象。“这些人具有老店翻新、商品结构优化、寻找认同感等痛点,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吸引他们加盟天福。”天福相关负责人分析称。
更重要的是,这些存量夫妻店基本都持有较高等级的烟草专卖许可证。自2021年起,不少地区锁紧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发放政策。多位本土便利店开发拓展部门负责人表示,烟草证更难办了。在“一店一证”的背景下,没有烟草证的新店,加盟主大多不愿意开。即便总部硬着头皮开了没有烟草证的直营店,相比较香烟销售占比30%以上的售烟门店,经营业绩也受到影响。
对便利店业态来说,烟草证属于刚需竞争力。“这也是现在能跟我们谈加盟优惠的唯一筹码。有烟证,就好谈。”一位区域便利店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在此基础上,天福便利也能进一步做到低成本、低价格运营。
降低成本,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依靠规模优势,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硬件投入成本和商品采购成本。例如在冷柜、货架等设备投入上,使用国产品牌要比进口品牌低出一倍以上,而且基本不影响消费者观感和门店使用。
就商品采购来说,缩短账期是便利店企业在获取规模化采购优势后的另一个降本策略。这也是零供关系重构的表现。实体零售经营者需要革新认知。以往“卖货架”的传统零售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零售企业需要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顾客需求,而非供应商铺货需求。再往深层次来看,零售企业的渠道力竞争也在回归到商品力竞争上来。
“通过缩短账期等方式,能有效降低拿货价。”天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天福便利推行“价格年”战略的基础,也是其避免赔本赚吆喝的关键。
二是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让利消费者。天福相关负责人透露称,如果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对天福便利来说就是省出来的利润。这主要依靠提升区域门店密度,缩小物流半径及调整分拣模式等动作实现。
比如说天福便利通过自建配送公司,完善常温仓及冷链仓等举措,从而优化供应链效率,据了解,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上,天福在广东和湖南两省建立了六大物流中心。
推动“便利店+”
积极整合并购
“便利店+”是天福便利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着手点。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天福便利的“便利店+”有企业及门店两个维度。从企业层面来看,坚守便利店主业,同时拓展折扣店、零食店等衍生业态,是天福便利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扩大营收规模的主要抓手。
作为尝试,天福便利于今年4月在东莞开出两家天福折扣小店,试水折扣店赛道。据了解,天福折扣小店定位“硬折扣”经营模式,门店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以大牌零食、酒水饮料、日用品等品类为主。
天福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接下来天福便利还会尝试开出200-400平方米的折扣店,既可以扩大SKU数,提升品类竞争力;也更适宜三四线区域、县级市等下沉市场。“我们管理层一致认为折扣零食店有前途。折扣化运营是关键,其中可以加入多种品类。天福可以自己开,也有可能投资一些区域性折扣店、零食店。”
在门店端,天福便利也试水了便利店+烘焙、便利店+水果、便利店+咖啡、便利店+菜鸟驿站等多种模式。其中“+品类”大多是与第三方品牌合作,例如库迪咖啡、幸福西饼等连锁品牌。天福便利董事长欧阳华金表示,“便利店+跨界资源整合,是我们根据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新的消费模式进行的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升商品力,天福便利也计划联合更多品牌打造“大单品”。
一个成功的“大单品”首先能够帮助天福便利引流,提升销量;其次能带动周边产品销售,提高门店信心;再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而且,这些“大单品”相比较自有品牌来说,品牌力与差异化均能得到保障。
“开发自有品牌有瓶颈,销售占比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就难以增长。相对来说,与品牌商联合推出啤酒、椰子水等特供大单品,销售效果更好。总的来说,做零售和做品牌是不一样的思路,不要低估一个厂商做品牌的能力和难度。”天福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正是因为有上述策略支撑,天福便利才能成为现阶段为数不多门店数、单店销售还在增长的便利店企业。据了解,天福便利直营店单店日销5000元,同店增长十几个点。主要是由单客笔单购买件数获得的客单价增长而来。
在此基础上,天福便利表示,公司也会持续关注标的企业,展开整合并购,于2029年达成万店目标。一方面,通过整合并购有利于天福便利进入新的城市,从而在短时间内提升区域门店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参股并购拓展新业态也是天福便利考虑的方向。
“很多大型连锁都是做中低端起步,后期再收购中高端品牌。在整合并购方面,天福便利的经验已经很成熟了,只要前期达成共识,收购后两家企业融合基本没有问题。”天福相关负责人透露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