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央视 315 晚会以触目惊心的镜头揭开卫生用品行业隐秘角落,当记者在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拽出沾满污渍的 "麦酷酷" 婴儿拉拉裤时,数百万观众倒吸一口冷气。这家成立仅 3 年的企业,竟将卫生巾、纸尿裤残次品翻新后重新投入市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在梁山希希公司堆积如山的工业垃圾中,母婴品牌 "嫚熙"、"中亿孕婴" 的包装袋与发霉的边角料混杂。公司负责人刘总直言不讳地展示他的 "生意经":以每吨 260-1400 元收购正规企业应销毁的残次品,经人工分拣、敲打蓬松后,这些 "二等品" 便以七八千元的高价流向市场。记者暗访发现,整个翻新过程没有任何消毒工序,工人们徒手处理着本应严格管控的卫生用品。
更令人震惊的是,本该执行 "切碎处理" 的行业规范形同虚设。涉事企业包括 "自由点" 等知名品牌,其生产线下脚料未经破坏性处理便流入黑市。在某电商平台,标称 "品牌代工厂尾货" 的散装纸尿裤月销过万,消费者评价中不乏 "宝宝红屁股" 的投诉。专业检测机构透露,这类翻新产品菌落总数普遍超标 30 倍以上。晚会还曝光了其他行业乱象:某内衣代工厂将未灭菌的一次性内裤直接封装,产品检测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啄木鸟家庭维修" 利用系统漏洞虚增维修项目,消费者维修空调竟被收取万元费用。这些案例暴露出市场监管存在的系统性漏洞 —— 梁山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坦言,若非央视曝光,他们根本不知辖区内存在如此规模的违法经营。
卫生用品安全关乎千万家庭健康底线。行业专家指出,当前回收监管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生产企业对残次品流向缺乏有效追踪,第三方回收机构资质审核形同虚设。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数据显示,近三年婴幼儿尿布疹发病率上升 12%,与劣质纸尿裤使用存在显著相关性。这场曝光风暴正在引发连锁反应。3 月 16 日凌晨,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涉事企业展开彻查。拼多多、淘宝等平台紧急下架相关可疑商品,麦酷酷等品牌方连夜发布声明,承诺加强生产流程管控。但消费者更期待的是建立长效机制,包括推行卫生用品溯源系统、提高违法成本、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等实质性举措。当晚会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 "翻新" 卫生巾时,每个包装袋上都印着 "呵护女性健康" 的标语,这黑色幽默般的场景警示我们:守护消费安全不能仅靠一年一度的曝光,更需要构建起全天候、全链条的监管网络。毕竟,那些被二次销售的不仅是残次品,更是企业对消费者信任的肆意践踏。#315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