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网红“两个小段”(网称“裤头姐”)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其购买的胖东来红色内裤掉色导致私处过敏,要求胖东来赔偿100万元。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初期舆论多支持其维权诉求。然而,随着网友深挖,其过往两年内287次投诉记录(263次获赔)及多次利用过敏体质“碰瓷”的行为被曝光,事件逐渐反转。
调查结果:内裤质量合格,掉色属正常现象2月14日,胖东来发布长达53页的调查报告,综合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未具名)结果,确认涉事“富妮来品牌”女士内裤符合国家标准,掉色为正常现象,未对健康构成威胁。报告强调,过敏可能与消费者个体体质相关,且无医学证据证明与产品直接关联。基于此,胖东来决定恢复该品牌内裤的销售。
企业应对:内部追责与法律行动1. 员工处理:因未按流程妥善处理客诉,6名员工被免职或降级,包括实习班长、店长助理等。
2. 消费者补偿:向“裤头姐”支付500元投诉奖金并承担医疗费用,但后者将其曲解为“封口费”,继续扩大事态。
3. 法律追责:胖东来认定“裤头姐”在未获检测结论前发布误导性言论,严重损害品牌声誉,将依法索赔不低于100万元。
多次“维权”牟利:网友曝光“裤头姐”两年内通过287次投诉获利,成功率高达91.8%,部分投诉被法院认定为编造事实。
盗窃争议:其直播画面中出现的胖东来购物车被指“顺走”,本人承认后删除相关视频,进一步引发道德质疑。
删除控诉内容:事件反转后,“裤头姐”删除原维权视频并关闭评论区,但网友已保存证据并公开传播。
社会影响与行业反思1. 企业危机管理:胖东来通过透明化处理(如公开检测报告、自曝管理漏洞)重塑信任,被赞为“教科书级公关”。其供应链严格把控(如供应商资质审核、多重质检)成为应对质疑的核心优势。
2. 消费者维权边界:事件引发对“维权变碰瓷”的讨论。专家呼吁消费者基于事实理性维权,避免利用流量炒作或恶意索赔。
3. 行业案例对比:类似特斯拉“车顶维权”及直播带货翻车事件(如东北雨姐、李维刚),均凸显产品质量与危机应对对企业存续的关键作用。
最新动态截至2月20日,胖东来已正式启动法律程序,拟追究“裤头姐”的法律责任。涉事品牌“富妮来”恢复销售后,部分消费者表示支持,认为企业“硬气维权”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而“裤头姐”的社交媒体账号已停更,合作品牌纷纷终止合约,其面临百万赔偿与信誉破产的双重危机。
总结此次事件不仅考验了企业的应急能力,更暴露了网络时代“流量碰瓷”的灰色产业链。胖东来以法律手段反击恶意维权,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但也警示企业需在产品质量与舆情管理上未雨绸缪。
目前尚未明确胖东来对该裤头姐的追责,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网友:我们坚决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