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对中国资产的看好程度超出了想象,今天早上花旗的一篇研究报告刷屏了,主要是对比亚迪A股和港股的目标价进行了上调,之前对A股的目标价是460元,最新的评级为630元,我算了一下相当于以上周五收盘价为基准,向上的涨幅度有75%;
而对港股比亚迪的评价则更高,从原先的500港元上调到了688港元,如果还是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向上的涨幅则高达89%。
其实早在今年的1月10日在阿里巴巴股价还处于低谷,大概在81港元的时候,花旗给出的目标价就到达了130港元,如今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阿里巴巴港股已经上了120港元,的确距离花旗的目标价接近了。


花旗看涨比亚迪,目标价令人惊叹,中国“新核心资产”诞生?
对于这样的研究报告,人们一定觉得不靠谱,不过这得分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了,如果外部环境持续低迷,市场不在风口上的时候,研究报告的含金量当然大大的降低,而目前是中国资产,尤其是“新核心资产”的时代,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新核心资产呢”?
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以前的核心资产都是重量级别的头部公司,主要是行业比较分化,从白酒到医药,再到银行等等,而如今是科技元年,新的核心资产就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科技加持的制造业龙头,这就是新核心资产,可以说取代了老一批的茅台以及宁德的地位。
既然如此,那是否预示着新一轮重估过程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花旗的这份研究报告还是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因为从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看,几乎每轮行情的逻辑是随着市场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市场没有一个铁定的逻辑,比如说上一波市场产生红利的是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而如今则轮流到了科技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会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而这个想象力的发挥,极致是股价产生泡沫了,市场才会冷静下来,这是每轮行情最终的变化逻辑。
以此看,花旗虽然说对比亚迪的目标价感到有些离谱,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市场需要这样的研究报告,会促使资金形成一种看好“新核心资产”的凝聚力,尤其是接下来我估计还会有大批的研究报告对中概股的评级上调,尽管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有点见风使舵,然而每次牛市行情起来或者演绎中都是如此情形,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在游戏没有结束之前,跟随狂欢是才是主要的。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