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一个国家的首都,你会想到啥?是不是那种“众星拱月”,北京、华盛顿,稳坐国土中央,安全又气派?
可偏偏有些国家不按套路出牌,愣是把首都建在边境线上,离邻国近得让人捏把汗。这帮国家咋想的?就不怕有啥风险?
先说个最硬核的例子——巴基斯坦。这国家刚独立时,首都定在卡拉奇,一个靠海的大都市,2000万人口,经济发达,妥妥的“门面担当”。
可才过了20年,1967年,巴基斯坦就把首都迁到了伊斯兰堡,离印巴边境线只有75公里!这操作,简直像在跟邻国说:“来,咱们面对面干!”
为啥这么大胆?主要跟克什米尔的恩怨脱不了干系。1947年印巴分家后,两国为了克什米尔没少掐架。巴基斯坦人口少、军力弱,还得分兵三路:东边防孟加拉,西边守克什米尔,南边护卡拉奇。可卡拉奇靠海,海军是短板,跟印度比海上力量纯属“鸡蛋碰石头”。咋办?
干脆把首都迁到北边,收缩防线,专心拼陆军。这招就像把家搬到前线,风险大,但也逼着自己破釜沉舟。换句话说,伊斯兰堡的选址,是巴基斯坦在夹缝里求生存的“狠招”。
巴拉圭:被逼到边境的无奈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这国家1811年独立时,国土才55万平方公里,在南美算小透明。更惨的是,它跟玻利维亚一样,是美洲唯二的内陆国,想出海?做梦!
1864年,巴拉圭为了争口气,主动跟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组成的“三国联盟”开战。结果呢?一个40万人口的小国,硬生生被打到只剩13万人,成年男人更只剩3万!战后,巴拉圭还被割走了1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首都亚松森直接“沦落”成了边境城市。
还有个更奇葩的——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这城市压根儿没想过当首都!早年间,它只是个小要塞,默默无闻。
一战前,斯洛伐克连国家都不是,只归奥匈帝国管,首都名额早被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占了。一战后,奥匈解体,冒出个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给了捷克的布拉格,布拉迪斯拉发还是没戏。直到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再分裂,斯洛伐克才“捡”了个国家,布拉迪斯拉发顺势当上首都。
可问题来了,这地方适合吗?布拉迪斯拉发就在三国交界边境,风险不小;人口才50万,当首都显得有点“寒酸”。
刚果兄弟:隔河对望的“双胞胎”刚果(金)的金萨沙和刚果(布)的布拉柴维尔。这两首都隔着刚果河,近得像对门邻居,布局活脱脱像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咋回事?
得从殖民时代说起。17世纪,刚果王国挺牛,可到了19世纪,法国占了河北岸,建了布拉柴维尔;比利时占了河南岸,建了金萨沙(原名“利奥波德城”)。为啥选这儿?因为下游的利文斯通瀑布挡路,船过不去,两边只好在上游建城市当“中转站”。
这俩城市看着亲兄弟似的,可日子差远了。2022年,刚果(布)人均GDP有2649美元,刚果(金)却只有653美元。人口也悬殊:刚果(布)才600万,刚果(金)1亿多!可两首都倒也相安无事。毕竟河宽水深,动真格的成本太高,双方索性“井水不犯河水”,隔河斗嘴可以,真打起来谁也吃不消。
聊到这儿,我忍不住想感慨一句:首都选址这事儿,没啥标准答案。理论上,陆权国家最好把首都放中间,海权国家靠海也行,可现实呢?
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找工作、买房、选学校,不也得权衡利弊?没啥完美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看现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边境没以前那么“敏感”了,首都放哪儿,其实没那么绝对。
小国,没有纵深,在哪里都无所谓了。就像韩国想迁都,但就算迁到最南端,也在朝鲜火箭弹范围里,迁不迁都一样了。
话说北京,华盛顿也不在国土中央吧[得瑟]
柬埔寨的金边
边境线上也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小编就是个废物
北京、华盛顿、渥太华、伦敦、巴黎、柏林、新德里、堪培拉、开罗、阿尔及尔、里斯本、维也纳、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翻开各国地图,很多国家的首都都不是在国土中央。
学区房,不也得是逼着我们远离家吗
狗肉上不了正席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刚果金人口一亿多?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克什米尔有部分是我们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