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发出警告:中美将迎来“惊涛骇浪”,80年来前所未有?

世图阅览武器 2025-03-26 19:22:41

全球面临空前危机,美国单边思想甚嚣尘上,全球恐遭波及。值此动荡不安之际,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的一番发言为何却能一语点破真相?

一.中美贸易战背后是大变局

新加坡国务资政,前总理李显龙,近期在出席一场论坛活动时警告称,若中美经贸争端无法踩住刹车,导致贸易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下降,时值二战结束80年,那么届时世界将迎来未有之大变局。不仅中美将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全球也将在这场经济政治博弈中迎接挑战和风险。

李显龙认为,过去国际贸易的增速高于全球 GDP 的增长,2008 年金融危机后,贸易增速放缓但仍与全球 GDP 增速基本持平。但当前国际贸易增速与全球 GDP 增速的同步性呈下降趋势,贸易占全球 GDP 的比例开始下降。

从普通人的视角看,大家可能会从就业机会减少,物价波动,投资收益降低等方面感受到变化和影响。而我们今天则要探讨这一变化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原理。为什么贸易占全球 GDP 的比例开始下降可能会导致许多国家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又为什么会引发国内外更多社会和政治问题,甚至导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我们运用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为大家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就是那句著名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中美贸易战这个话题下同样适用。

那么美国的“上层建筑”是怎么样的?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两国经济利益冲突在政治层面也就是上层建筑上的表现。在“上层建筑”层面,美国国内的政治势力,如在美国政界,以共和党为代表的政治势力,主张保护美国本土资本的利益,奉行单边主义。

在贸易上,主张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打击外来商品,保护本国外贸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强调 “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在美国政界一直盛行不衰,这群心怀贸易保护主义的政客,敌视一切能够威胁到美国利益的国际,群体等。

我们的国家当前具备规模庞大,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制造业体系,这一点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这决定了我们能够有能力将大量制造业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这让美国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但是,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显然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影响贸易在全球 GDP 中的占比,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三.中美贸易战缘何撼动全球?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加征关税与贸易壁垒的这种政治手段能够深刻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呢?

我们要明白,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一点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而经济全球化体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多个方面。从两个这个角度看,中美这两个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势必会导致全球范围内供应链的猛烈波动。

在生产全球化的过程中,生产早已跨越国界的限制,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倾向于寻找相较于本土资源更便宜的资源和劳动力,或者在本土无法满足生产中的某个环节的前提下,将生产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移到海外,从成本,资源,技术等多个角度寻找更适合的国家,在海外国家建立生产网络。

而面对这些他国的需求,世界各国则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承担起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角色。

生产全球化的典型例子比如,一些发达国家人工成本较高,这些发达国家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人工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再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会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满足本土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需要。

四.美式单边主义为何注定失败?

美国对多国施加高额关税,这种行为严重地干扰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运转。比如,企业生产需要原材料,加征关税使得企业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及成品的成本大幅增加,企业的贸易成本自然就会大幅提高。企业利润会因此严重受损,进而可能出现裁员,增加失业率。失业率增加,社会问题就愈发严峻。

同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仅只针对中国,所以,在美国政府眼中其他任何会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的国家都可能在必要的时候被施加关税和制裁。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政府和企业们担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关税风险,他们会调整供应链布局,试图尽可能避开贸易战的波及。这就可能使得全球大范围的出现供应链中断与转移,这一过程中势必会导致供应链中断和重建的成本的出现,贸易量短期内会显著的下降。

供应链的中断,转移与重建都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在贸易流向重新配置的过程中,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很高昂,如果全球范围内出现较大规模的供应链中断与转移与重建,那么可以预料,在之后很长的实践内,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规模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若想恢复到达到贸易战之前的水平,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全球国际贸易占全球 GDP 的比例将会不可避免的下降。这便是李显龙所说的“若中美经贸争端无法踩住刹车,导致贸易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下降,那么届时世界将迎来“二战以来未有之大变局””的真正含义。

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最终结果,可能对自身造成反噬。特朗普在首任任期内发起的贸易战就曾使得美国国内部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美国民众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费用。

同时,因为一些国家对美国施以反制手段,工业原材料成本增加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出口方面,以农业为例,美国自身的农业产品也在贸易战期间遭遇出口受阻的情况,上下游企业也遭受牵连。

政治上更是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受损害,本质上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是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但是贸易战本身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文章部分信息来源:早报网:李显龙:国际局势愈加紧张 全球贸易或面临转折点

0 阅读:318

世图阅览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