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一起令人痛心的校园霸凌事件在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礼林中学发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场悲剧的导火索竟然是一次无心的视线交流,一个简单的目光交汇竟然演变成了一场长达近3小时的残酷施暴过程,令人唏嘘不已。

小函,一名12岁的女生,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因为无意中多看了一眼另一名女生,却不想引发了另一名女生的愤怒。晚上,这名女生联合其他七名同伴,对小函进行了手机抢夺、殴打,甚至还演变成了扇耳光比赛。在这场虐待中,小函经历了近3小时的恐惧和无助,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整个过程中居然没有一名校方人员的出现,也没有同学上前劝阻。

小函的母亲在第二天接到女儿的求助电话后赶到学校,惊见女儿遍体鳞伤,甚至右耳鼓膜穿孔。这场恶性事件后来引起了警方的调查,但事情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几名打人者的家长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来医院道歉并支付了女孩的医药费,但小函的母亲却拒绝了这些道歉,认为对方不诚恳,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更令人不安的是,学校似乎对打人者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一则通告显示,学校认为孩子已住院,对方已经赔礼道歉并支付医药费,还安排了心理教师在医院陪护,认为事件已经得到妥善处理。然而,这引起了社会的质疑。学校在这起事件中是否履行了监管责任?为何在近3小时的霸凌过程中没有发现?为何学校对于打人者没有进一步的处理措施?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清晰的解答。

最终,小函的母亲接受了对方的赔礼道歉和赔偿,并同意女儿回到学校上课。从现实角度看,孩子的身体能够得到治疗是好事,但从法制角度来说,这些打人者是否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这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打人者的监督,防止其将来再次肆无忌惮地欺负他人。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校园霸凌,更是对社会各方关注校园安全和教育责任的一次警示。除了学校和学生自身,家长也要对校园暴力保持高度警觉,不纵容孩子的打闹,从小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以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明确的边界感,避免出现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