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肖华被大娘藏在枣堆里,谁知鬼子尝了枣后,竟要把枣全拉走

岁月静好的片段 2024-12-22 13:56:47

1938年,日军对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进行围剿,有汉奸在通风报信。

八路军肖华司令员正在这里,情况危急。

就在这时,一位大娘灵机一动,觉得自己的那一堆枣子里暂时是个藏人的去处,于是,她就让肖华藏了进去。

得了消息的鬼子来找人,却没见八路军的踪影,看到红彤彤的枣子也不放过,要让手下全部拉走。

肖华还藏在里面,要如何脱险?

汉奸现形

1938年,山东乐陵大常村口的小路上,一个挑着货担的陌生人正慢悠悠地走来。

衣衫褴褛的他,一边甩着手里的拨浪鼓,一边喊着:“换剪子咧,换剪子咧!”听上去与村里常来的货郎并无二致。

可他的目光四处搜寻,像在寻找什么特别的东西。

院子里的常大娘正蹲在门前,用竹筛翻动着红艳艳的枣子。

这个靠一双手撑起家计的女人,正在为家里的几口人忙碌着。

肖华和几名同志一早就到了她家,正在屋内紧张地讨论部队行动计划。

常大娘虽然没读过书,却早已练就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她一眼就瞧见货郎步态异常,心头顿时警铃大作。

那人走到她家门口,停了下来,假装漫不经心地问:

“大嫂子,这几天有没有见过陌生人来你们村啊?”

常大娘抬起头,目光迅速在对方身上扫过,她的手继续翻动着枣子,动作不急不缓,仿佛没听出话中的深意,随口回道:“哎呀,大兄弟,我这整天守着院子,哪有什么工夫盯着谁来谁往啊!你这要找人,就去村里问问其他人吧。”

“嗯。”那人目光闪动了一下,没有追问,转身走向村里。

尽管表面云淡风轻,常大娘的心却早已悬了起来,她赶紧放下手里的竹筛,悄悄回到屋里,把情况告诉了正在屋内开会的肖华。

几位同志闻言立刻停止讨论,迅速起身准备撤离,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几声狗叫,紧接着是凌乱的脚步声,仿佛有人正在奔向这里。

“他们来了!”一位同志低声提醒,语气中充满了警觉。

常大娘当机立断:“大门不能走,去后山的枣林躲着!”她指挥着几位同志从屋后的小路撤离,肖华断后。

但肖华自己却来不及走了。

常大娘扫了一眼院子:“司令员,后院枣堆那里,您去藏着,我有办法。”

话音未落,常大娘已经带着家里的小儿子,把院里晒着的枣子挑到后院,将整个枣堆层层覆盖得严严实实。

她小心翼翼地在枣堆中间挖出一个可以藏身的空间,用稻草掩盖了洞口,又压上一层枣子,最后拍了拍枣堆,“司令员,您进去吧,千万别出声。”

正说着,大门外已经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夹杂着鬼子粗暴的喊叫声和铁器碰撞的刺耳声音。

来不及再多说什么,肖华迅速钻进枣堆,藏好自己的身体。

与此同时,常大娘吩咐儿子把院子里剩下的枣再往枣堆靠过去,把每一丝可能暴露的痕迹都掩盖住。

当院子里恢复如常,常大娘坐回门槛上,重新拿起了针线活。

鬼子入院

“开门!开门!”随着一声命令,大门被粗暴地踹开,几名鬼子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鱼贯而入,紧随其后的是一个熟悉的身影——村民们口中的“麻二”。

这个汉奸脸上挂着得意的冷笑,显然对即将搜出“大鱼”充满了信心。

常大娘抬起头,装作惊慌失措地盯着闯进来的众人,慌乱地从门槛上站起来,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颤抖着说道:“几位爷,您、您这是干什么呀?”

麻二上前一步,眼神在院子里快速扫了一圈,语气阴冷:

“少废话!老实交代,刚刚有没有看到八路军进你们家?别跟我装糊涂,不然有你好看!”

常大娘连忙摆手,假装吓得连连后退:

“哎哟,这、这大白天的,哪来的什么八路军?我们庄稼人,可不敢惹是非呀!”

麻二冷笑一声,几名鬼子立刻散开,开始在院子里四处翻找。

他们踢开破旧的木门,把屋里的东西翻得乱七八糟,碗筷摔碎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老旧的被褥被胡乱掀开,连灶台的柴火堆也被撂倒一地。

常大娘站在院子中央,眼睁睁看着自家被翻得一片狼藉,但她咬紧牙关,脸上故作畏缩,双手合十哀求道:

“您行行好,别砸了这点家当,实在经不起折腾啊!”

麻二瞥了她一眼,见她哭哭啼啼的样子,眼里闪过一丝怀疑,但又觉得这家人实在不像藏着八路的模样。

正当他犹豫是否继续搜查时,一个鬼子的喊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鬼子队长带着几名士兵走向院子一角,那堆枣山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红光。

他伸手抓起一颗枣放在嘴里,浓郁的甜味立刻弥漫开来,他随即转头对麻二说了一句日语,意思很明确:“这些枣很好吃,全都搬走!”

看到他们的动作,常大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枣堆里藏着肖华司令员,一旦这些枣被拉走,后果不堪设想。

“大爷们,这些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常大娘急忙上前,拦在鬼子面前,装作心疼地说道,“我们穷人家靠这点枣过日子,全村都靠它换粮食呢!可不能全给您搬走啊!”

鬼子队长听不懂她的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手下继续搬枣。

眼见鬼子开始动手搬枣,常大娘眼珠飞快一转,突然抬高声音大喊:

“哎呀,不好了!救命啊,鬼子要抢枣了!”喊着,她快步走到水缸旁,手里抓起一把铁勺,狠狠敲在缸沿上,发出一阵清脆的金属声。

藏在柴堆后的儿子听到信号,立刻按照母亲的吩咐,翻过后墙,故意踢掉几块砖头,发出巨大的声响,然后撒腿朝枣林方向跑去。

他跑得飞快,脚步声在寂静的村子里格外清晰,仿佛在告诉所有人,“逃跑的人就在这儿!”

鬼子队长一听,立刻警觉起来,他挥手命令手下停止搬枣,转身朝后墙方向追去,嘴里喊着:“快追!有八路军!”

麻二紧随其后,带着人追出院子,瞬间院子里变得空无一人。

枣堆下的肖华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确认脚步声已经远去后,他才缓缓探出头,看到常大娘正朝他挥手:“快走吧,趁现在鬼子追出去了,从前门撤!”

肖华从枣堆中爬出来,看着眼前这个瘦小却无比坚毅的女人,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带着满满的感激,匆匆消失在村道尽头。

传奇母亲

枣堆事件之后,常大娘的家虽然恢复了平静,但她的日子并没有因此轻松下来。

作为山东乐陵县大常村抗日根据地的一员,她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更是八路军战士最可靠的支持者。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田间还是家中,她始终为抗日事业尽心尽力。

抗战的烽火从未熄灭,而常大娘的家,早已成为根据地的重要枢纽。

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娘”,她也总是热情地回应,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这些奔波在敌后战场的英雄们。

家里总是人来人往,既有受伤的战士躺在她的炕上养伤,也有传递重要情报的八路军干部在这里短暂停留。

为了守住秘密,她甚至在家中挖掘了一条直通后山的地道,用来在危急时刻掩护同志们撤离。

这条地道的存在,是村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甚至连自己的邻居也被蒙在鼓里。

每当夜深人静,她才会与丈夫和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一点点挖掘地道,生怕声音惊动了附近的敌人。

挖地道的日子最艰难,但常大娘从未有过怨言。

“保住这些八路军的同志们,才是咱老百姓的大事。”

常大娘的好几个孩子,也在她的教育下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

村里的八路军战士总是笑着说:“大娘是我们的靠山。”的确,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常大娘的家不仅是大常村的一座堡垒,更是战士们的精神寄托。

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村里鞭炮齐鸣,许多村民都赶到常大娘家中向她表示感谢。

她的故事早已传遍了部队,中共渤海区一地委专门为她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向抗日战争的功臣常大娘致敬”。

可常大娘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朴实的心,面对这些荣誉,她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只要咱的土地不再有鬼子的脚印,只要咱的孩子们能平平安安长大,比什么都强。

几十年后,常大娘的名字依然在乐陵县的大地上被人传颂。

她不仅代表了千千万万在战火中勇敢与敌人斗争的农村妇女,更是那个时代普通百姓为了民族解放付出一切的缩影。

在后来的岁月里,尽管生活逐渐平静,但她依旧以乐陵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为家乡的建设奔波劳碌。

她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81岁的常大娘实现了这个心愿,拿着党员证的那一刻,她的脸上泪流满面。

0 阅读:8